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高強度混凝土構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由膠凝材料,顆粒狀集料,水,以及必要時加入的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經均勻攪拌,密實成型,養護硬化而成的一種人工石材,其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在混凝土中常會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以改善某些方面的性能,比如:減水劑、早強劑、引氣劑、阻銹劑、膨脹劑、防凍劑等,但各廠家在制備混凝土時添加劑的用量不僅相同,有些片面的追求單方面的性能,添加后導致混凝土的整體性能的下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強度混凝土構件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經過測試,強度大于85兆帕,其它的性能均優于傳統配方制得的構件;本發明質地堅硬,使用壽命長,強度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強度混凝土構件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減水劑0.5-0.9份、酚醛纖維6-8份、泥炭土40-60份、水泥40-50份、亞甲基二苯酸鈉2-4份、氯化鐵4-6份、黃砂20-30份、高爐礦渣20-30份、氧化鎂1-3份、三乙醇胺2-6份、碎石20-30份、蒙脫土10-12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減水劑0.5份、酚醛纖維6份、泥炭土40份、水泥40份、亞甲基二苯酸鈉2份、氯化鐵4份、黃砂20份、高爐礦渣20份、氧化鎂1份、三乙醇胺2份、碎石20份、蒙脫土10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減水劑0.7份、酚醛纖維7份、泥炭土50份、水泥45份、亞甲基二苯酸鈉3份、氯化鐵5份、黃砂25份、高爐礦渣25份、氧化鎂2份、三乙醇胺4份、碎石25份、蒙脫土11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減水劑0.9份、酚醛纖維8份、泥炭土60份、水泥50份、亞甲基二苯酸鈉4份、氯化鐵6份、黃砂30份、高爐礦渣30份、氧化鎂3份、三乙醇胺6份、碎石30份、蒙脫土12份。
進一步: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原料按照質量份數配比,備用;
步驟二、泥炭土、水泥、黃砂、高爐礦渣、碎石、蒙脫土和適量的水加入攪拌機中,攪拌3分鐘,使各組分均勻混合;
步驟三、在攪拌機中繼續加入酚醛纖維、亞甲基二苯酸鈉、氧化鎂、三乙醇胺、氯化鐵,繼續攪拌;
步驟四、在攪拌機中繼續加入減水劑,繼續攪拌;
步驟五、使用常規模具,下好鋼筋籠后,澆筑步驟⑷的產物,養護硬化后得到成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經過測試,強度大于85兆帕,其它的性能均優于傳統配方制得的構件;
2、本發明質地堅硬,使用壽命長,強度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高強度混凝土構件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減水劑0.5-0.9份、酚醛纖維6-8份、泥炭土40-60份、水泥40-50份、亞甲基二苯酸鈉2-4份、氯化鐵4-6份、黃砂20-30份、高爐礦渣20-30份、氧化鎂1-3份、三乙醇胺2-6份、碎石20-30份、蒙脫土10-12份。
實施例二:
一種高強度混凝土構件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減水劑0.5份、酚醛纖維6份、泥炭土40份、水泥40份、亞甲基二苯酸鈉2份、氯化鐵4份、黃砂20份、高爐礦渣20份、氧化鎂1份、三乙醇胺2份、碎石20份、蒙脫土10份。
實施例三:
一種高強度混凝土構件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減水劑0.7份、酚醛纖維7份、泥炭土50份、水泥45份、亞甲基二苯酸鈉3份、氯化鐵5份、黃砂25份、高爐礦渣25份、氧化鎂2份、三乙醇胺4份、碎石25份、蒙脫土11份。
實施例四:
一種高強度混凝土構件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減水劑0.9份、酚醛纖維8份、泥炭土60份、水泥50份、亞甲基二苯酸鈉4份、氯化鐵6份、黃砂30份、高爐礦渣30份、氧化鎂3份、三乙醇胺6份、碎石30份、蒙脫土12份。
實施例五:
一種高強度混凝土構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原料按照質量份數配比,備用;
步驟二、泥炭土、水泥、黃砂、高爐礦渣、碎石、蒙脫土和適量的水加入攪拌機中,攪拌3分鐘,使各組分均勻混合;
步驟三、在攪拌機中繼續加入酚醛纖維、亞甲基二苯酸鈉、氧化鎂、三乙醇胺、氯化鐵,繼續攪拌;
步驟四、在攪拌機中繼續加入減水劑,繼續攪拌;
步驟五、使用常規模具,下好鋼筋籠后,澆筑步驟⑷的產物,養護硬化后得到成品。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