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肥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根類作物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大都使用化肥對農作物進行施肥,化肥雖然能夠使農作物生產速度加快,達到高產的目的,但隨著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變硬、鹽堿化、板結的問題開始突顯,還包括農作物品質下降,農作物里面含有藥物殘留化學激素等問題,為此人們開始使用更加環保和安全的有機肥料。有機肥料是天然有機質經微生物分解或發酵而成的一類肥料,傳統的有機肥料有養分含量不均衡、肥效緩慢、吸收慢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根類作物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制備方法方便簡單、成本低。能夠有效的改善土壤,減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同時能夠有效預防蟲害,增強植物根系細胞壁的滲透性和吸收能力。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根類作物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組分組成:麥麩皮、苜蓿草、磷酸鉀、硼砂、茶籽油、羊屎豆、腐葉土、吲哚乙酸。
優選地,所述的一種根類作物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麥麩皮15-20份、苜蓿草12-18份、磷酸鉀10-15份、硼砂3-6份、茶籽油6-10份、羊屎豆20-30份、腐葉土12-19份、吲哚乙酸1-3份。
優選地,所述的一種根類作物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步驟為:(1)將麥麩皮、苜蓿草、磷酸鉀、硼砂、羊屎豆、腐殖土分別烘干粉碎,過40-50目篩,得到粉末狀,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料;(2)將(1)中所得混合物料放置于發酵罐中,然后分別加入茶籽油和吲哚乙酸,攪拌8-10分鐘,然后加熱至40-50℃,自然冷卻至常溫狀態;(3)經加熱脫水;(4)造粒。
本發明有益效果:能夠有效的改善土壤,減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同時能夠有效預防蟲害,增強植物根系細胞壁的滲透性和吸收能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實施例1
一種根類作物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麥麩皮18份、苜蓿草15份、磷酸鉀12份、硼砂5份、茶籽油8份、羊屎豆25份、腐葉土15份、吲哚乙酸2份。
優選地,所述的一種根類作物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步驟為:(1)將麥麩皮、苜蓿草、磷酸鉀、硼砂、羊屎豆、腐殖土分別烘干粉碎,過40-50目篩,得到粉末狀,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料;(2)將(1)中所得混合物料放置于發酵罐中,然后分別加入茶籽油和吲哚乙酸,攪拌8-10分鐘,然后加熱至40-50℃,自然冷卻至常溫狀態;(3)經加熱脫水;(4)造粒。
實施例2
一種根類作物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麥麩皮15份、苜蓿草18份、磷酸鉀10份、硼砂6份、茶籽油6份、羊屎豆30份、腐葉土12份、吲哚乙酸3份。
優選地,所述的一種根類作物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步驟為:(1)將麥麩皮、苜蓿草、磷酸鉀、硼砂、羊屎豆、腐殖土分別烘干粉碎,過40-50目篩,得到粉末狀,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料;(2)將(1)中所得混合物料放置于發酵罐中,然后分別加入茶籽油和吲哚乙酸,攪拌8-10分鐘,然后加熱至40-50℃,自然冷卻至常溫狀態;(3)經加熱脫水;(4)造粒
實施例3:
一種根類作物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麥麩皮20份、苜蓿草12份、磷酸鉀15份、硼砂3份、茶籽油10份、羊屎豆20份、腐葉土19份、吲哚乙酸1份。
優選地,所述的一種根類作物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步驟為:(1)將麥麩皮、苜蓿草、磷酸鉀、硼砂、羊屎豆、腐殖土分別烘干粉碎,過40-50目篩,得到粉末狀,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料;(2)將(1)中所得混合物料放置于發酵罐中,然后分別加入茶籽油和吲哚乙酸,攪拌8-10分鐘,然后加熱至40-50℃,自然冷卻至常溫狀態;(3)經加熱脫水;(4)造粒。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