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粉石灰懸浮煅燒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20800閱讀:456來源:國知局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灰生產設備,是一種粉石灰懸浮煅燒生產線。



背景技術:

傳統的石灰粉生產方式大都是通過對大顆粒的石灰石塊進行煅燒反應,再將塊狀的石灰敲碎后得到石灰粉。這種方式不僅產石灰效率不高,且煅燒反應無法保證塊狀石灰石的充分分解,往往存在過燒或欠燒的問題,導致最終的石灰粉產量不高,質量欠佳。除此以外,傳統的石灰生產,不僅效率低,熱利用低,且存在大量的粉塵和廢渣,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現有技術已經公開一些采用懸浮煅燒工藝制備粉石灰,即石灰石先進行磨粉形成石灰石粉,再進入懸浮煅燒設備進行懸浮煅燒制得粉石灰,不僅大幅提高生產效率,且熱利用率高,降低能耗,改善環境污染的問題。但是現有的懸浮煅燒設備在燃料共給方面仍存在問題,主要是燃料未充分與空氣結合,導致燃燒前充分,從而導致懸浮煅燒設備整體熱利用和工作性能欠佳。為此,有待對現有的設備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粉石灰懸浮煅燒生產線,使其解決現有同類粉石灰生產設備生產效率及質量欠佳的技術問題。其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該粉石灰懸浮煅燒生產線包括懸浮煅燒冷卻裝置、燃料供給裝置、篩料裝置,篩料裝置設置于懸浮煅燒冷卻裝置的出料端,燃料供給裝置包括煤粉供給端和燃氣供給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浮煅燒冷卻裝置包括預熱部分、煅燒部分、冷卻部分,預熱部分包括一級加熱斗、二級加熱斗、三級加熱斗、四級加熱斗、五級加熱斗,煅燒部分為分解爐,冷卻部分包括一級冷卻斗、二級冷卻斗、三級冷卻斗,各加熱斗及冷卻斗的頂部均連接旋風送管,各加熱斗及冷卻斗的側面均連接旋風回管,各加熱斗及冷卻斗的底部均連接料管,所述二級加熱斗的旋風送管作為懸浮煅燒冷卻裝置的進料端,并連接至所述一級加熱斗的旋風回管,一級加熱斗的旋風送管作為所述懸浮煅燒冷卻裝置的排氣端,一級加熱斗的料管連接至所述二級加熱斗的旋風回管及三級加熱斗的旋風送管,二級加熱斗的料管連接至所述三級加熱斗的旋風回管及四級加熱斗的旋風送管,三級加熱斗的料管連接至四級加熱斗的旋風回管及五級加熱斗的旋風送管,四級加熱斗的料管連接至所述分解爐內,分解爐頂部通過倒U形風管與所述五級加熱斗的旋風回管連接,分解爐底部連接所述一級冷卻斗的旋風送管,所述五級加熱斗的料管連接至所述二級冷卻斗的旋風送管及一級冷卻斗的旋風回管,一級冷卻斗的料管連接至所述三級冷卻斗的旋風送管及二級冷卻斗的旋風回管,二級冷卻斗的料管連接至三級冷卻斗的旋風回管,三級冷卻斗的旋風回管連接至風機出風管和篩料裝置的第一進料端,三級冷卻斗的料管連接至所述篩料裝置的第二進料端;所述燃料供給裝置的煤粉供給端直接連接至所述分解爐內,所述燃氣供給端分支連接至所述一級冷卻斗的旋風回管、所述三級冷卻斗的旋風回管及所述分解爐。通過上述結構,利用五級的加熱斗實現預熱,從而提高熱利用率,同時將燃料供給裝置的燃氣供給端預先通至冷卻斗的管路中,借助氣流流動進行充分混合,從而保證燃氣進入分解爐內能夠充分燃燒,提高熱效率及石灰石粉分解效率,實現節能減排。

上述結構中,相接的旋風送管與旋風回管為一體式管,方便結構加工和連接。所述一級加熱斗為雙列結構,即兩個一級加熱斗并列設置。雙列結構有利于充分對石灰石粉預熱。

該粉石灰懸浮煅燒生產線還包括碎石灰石存儲裝置、石灰石粉制備裝置、喂料裝置、成品儲料裝置、廢氣處理裝置,碎石灰石存儲裝置的出料端連接至石灰石粉制備裝置的進料端,石灰石粉制備裝置的出料端通過輸送機構連接喂料裝置的進料端,喂料裝置的出料端連接至所述懸浮煅燒冷卻裝置的進料端,所述篩料裝置的出料端連接所述成品儲料裝置,所述懸浮煅燒冷卻裝置、石灰石粉制備裝置的各自排氣端通過帶風機的管路連接至廢氣處理裝置的進氣口,廢氣處理裝置的排氣口通過帶風機的管路連接至排氣煙囪。通過該結構,以實現粉石灰的大批量生產,同時對廢氣排放有效控制,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環保生產。

所述懸浮煅燒冷卻裝置的排氣端與所述廢氣處理裝置的進氣口之間設置粉料過濾收集裝置。通過該粉料過濾收集裝置,減少污染的同時,有利于將懸浮煅燒冷卻裝置排氣端排出的石灰石粉回收再生產,減少資源浪費,充分提高產量。

所述懸浮煅燒冷卻裝置的排氣端所連接的風機管路分支連接至所述石灰石粉制備裝置的進風口。同樣的,有利于懸浮煅燒冷卻裝置排氣端排出的石灰石粉回收至石灰石粉制備裝置再生產。

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傳統粉石灰的生產結構,利用懸浮煅燒工藝生產粉石灰,不僅生產全程為封閉式,不易造成環境污染,且改進后的懸浮煅燒冷卻設備,提高了熱利用率,從而提高粉石灰生產效率及粉石灰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虛線表示氣流管路,箭頭表示方向。

圖中序號及名稱為:1、碎石灰石存儲裝置,2、石灰石粉制備裝置,3、喂料裝置,4、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01、旋風送管,402、旋風回管,403、料管,404、倒U形風管,405、分解爐,5、煤粉供給端,6、燃氣供給端,7、第一進料端,8、第二進料端,9、風機出風管,10、成品儲料裝置,11、粉料過濾收集裝置,12、廢氣處理裝置,13、排氣煙囪,C1、一級加熱斗,C2、二級加熱斗,C3、三級加熱斗,C4、四級加熱斗,C5、五級加熱斗,CL1、一級冷卻斗,CL2、二級冷卻斗,CL3、三級冷卻斗。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如下描述。

該粉石灰懸浮煅燒生產線包括碎石灰石存儲裝置1、石灰石粉制備裝置2、喂料裝置3、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燃料供給裝置、篩料裝置、成品儲料裝置10、廢氣處理裝置12,碎石灰石存儲裝置1的出料端連接至石灰石粉制備裝置2的進料端,石灰石粉制備裝置2的出料端通過輸送機構連接喂料裝置3的進料端,喂料裝置3的出料端連接至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的進料端。篩料裝置設置于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的出料端,燃料供給裝置包括煤粉供給端5和燃氣供給端6,篩料裝置的出料端連接成品儲料裝置10。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石灰石粉制備裝置2的各自排氣端通過帶風機的管路連接至廢氣處理裝置12的進氣口,廢氣處理裝置12的排氣口通過帶風機的管路連接至排氣煙囪13,且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的排氣端與廢氣處理裝置12的進氣口之間設置粉料過濾收集裝置11,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的排氣端所連接的風機管路分支連接至石灰石粉制備裝置2的進風口。

上述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包括預熱部分、煅燒部分、冷卻部分,預熱部分設有一級加熱斗C1、二級加熱斗C2、三級加熱斗C3、四級加熱斗C4、五級加熱斗C5,煅燒部分為分解爐405,冷卻部分設有一級冷卻斗CL1、二級冷卻斗CL2、三級冷卻斗CL3,各加熱斗及冷卻斗的頂部均連接旋風送管401,各加熱斗及冷卻斗的側面均連接旋風回管402,各加熱斗及冷卻斗的底部均連接料管403,二級加熱斗C2的旋風送管401作為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的進料端,并連接至一級加熱斗C1的旋風回管402,一級加熱斗C1的旋風送管401作為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的排氣端,一級加熱斗C1的料管403連接至二級加熱斗C2的旋風回管402及三級加熱斗C3的旋風送管401,二級加熱斗C2的料管403連接至三級加熱斗C3的旋風回管402及四級加熱斗C4的旋風送管401,三級加熱斗C3的料管403連接至四級加熱斗C4的旋風回管402及五級加熱斗C5的旋風送管401,四級加熱斗C4的料管403連接至分解爐405內,分解爐405頂部通過倒U形風管404與五級加熱斗C5的旋風回管402連接,分解爐405底部連接一級冷卻斗CL1的旋風送管401,五級加熱斗C5的料管403連接至二級冷卻斗CL2的旋風送管401及一級冷卻斗CL1的旋風回管402,一級冷卻斗CL1的料管403連接至三級冷卻斗CL3的旋風送管401及二級冷卻斗CL2的旋風回管402,二級冷卻斗CL2的料管403連接至三級冷卻斗CL3的旋風回管402,三級冷卻斗CL3的旋風回管402連接至風機出風管9和篩料裝置的第一進料端7,三級冷卻斗CL3的料管403連接至篩料裝置的第二進料端8;燃料供給裝置的煤粉供給端5直接連接至分解爐405內,燃氣供給端6分支連接至一級冷卻斗CL1的旋風回管402、三級冷卻斗CL3的旋風回管402及分解爐405。上述相接的旋風送管401與旋風回管402亦可設計呈一體式。上述一級加熱斗C1為雙列結構,即兩個一級加熱斗C1并列設置,有利于充分預熱。

該粉石灰懸浮煅燒生產線的工藝過程為:由碎石灰石存儲裝置1的出料端將碎石灰石輸送至石灰石粉制備裝置2,進行石灰石粉的制備。石灰石粉制備裝置2制得的石灰石粉由輸送機構輸送至喂料裝置3,再由喂料裝置3將石灰石粉均勻喂入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的進料端,即一級加熱斗C1的旋風回管402中。由風機對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進行供氣,氣流由下而上通過各旋風送管401、旋風回管402、料管403及倒U形風管404連通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的各加熱斗、分解爐405、冷卻斗。由燃料供給裝置的煤粉供給端5直接向分解爐405內供應煤粉,由燃料供給裝置的燃氣供給端6向一級冷卻斗CL1的旋風回管402、三級冷卻斗CL3的旋風回管402及分解爐405供應燃氣,燃氣與氣流充分混合,并在分解爐405內燃燒。懸浮煅燒的具體過程為:落入一級加熱斗C1旋風回管402的石灰石粉在二級加熱斗C2旋風送管401的氣流作用下沿一級加熱斗C1的旋風回管402送入一級加熱斗C1內進行氣料分離并一級預熱;一級預熱后的石灰石粉沿一級加熱斗C1的料管403落入二級加熱斗C2的旋風回管402,由三級加熱斗C3旋風送管401的氣流將石灰石粉沿二級加熱斗C2的旋風回管402送入二級加熱斗C2內進行氣料分離并二級預熱;二級預熱后的石灰石粉沿二級加熱斗C2的料管403落入三級加熱斗C3的旋風回管402,由四級加熱斗C4旋風送管401的氣流將石灰石粉沿三級加熱斗C3的旋風回管402送入三級加熱斗C3內進行氣料分離并三級預熱;三級預熱后的石灰石粉沿三級加熱斗C3的料管403落入四級加熱斗C4的旋風回管402,由五級加熱斗C5旋風送管401的氣流將石灰石粉沿四級加熱斗C4的旋風回管402送入四級加熱斗C4內進行氣料分離并四級預熱;四級預熱后的石灰石粉沿四級加熱斗C4的料管403落入分解爐405內,控制分解爐405內煅燒溫度為850~1000℃,煅燒時間為10秒內,石灰石粉煅燒分解形成石灰粉,由分解爐405內氣流將分解爐405內的石灰粉沿分解爐405頂部的倒U形風管404及五級加熱斗C5的旋風回管402送入五級加熱斗C5內進行氣料分離和保持充分反應。五級加熱斗C5內的石灰粉沿五級加熱斗C5的料管403落入一級冷卻斗CL1的旋風回管402,由二級冷卻斗CL2旋風送管401的氣流將石灰粉沿一級冷卻斗CL1的旋風回管402送入一級冷卻斗CL1內進行氣料分離并一級冷卻;一級冷卻后的石灰粉沿一級冷卻斗CL1的料管403落入二級冷卻斗CL2的旋風回管402,由三級冷卻斗CL3旋風送管401的氣流將石灰粉沿二級冷卻斗CL2的旋風回管402送入二級冷卻斗CL2內進行氣料分離并二級冷卻;二級冷卻后的石灰粉沿二級冷卻斗CL2的料管403落入三級冷卻斗CL3的旋風回管402,部分未分解的石灰石粉或物料則落入篩料裝置的第一進料端7;由風機出風管9的氣流將三級冷卻斗CL3旋風回管402的石灰粉沿三級冷卻斗CL3的旋風回管402送入三級冷卻斗CL3內進行氣料分離并三級冷卻,三級冷卻后的石灰粉落入篩料裝置的第二進料端8。第一進料端7、第二進料端8的物料經篩料裝置篩料后得到成品粉石灰,成品粉石灰輸送至成品儲料裝置10進行儲存。由石灰石粉制備裝置2及懸浮煅燒冷卻裝置4的各排氣端排出的物料,一部分經粉料過濾收集裝置11過濾篩料后由廢氣處理裝置12處理并由排放煙囪排放廢氣,另一部分經由管路重新送入石灰石粉制備裝置2中進行再次生產利用。以上即為本實用新型粉石灰制備的整個工藝流程。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水市| 太湖县| 安多县| 紫金县| 获嘉县| 都江堰市| 通州市| 蒙阴县| 隆德县| 永嘉县| 南通市| 台湾省| 岳池县| 罗定市| 团风县| 牡丹江市| 历史| 阜康市| 班玛县| 双峰县| 马鞍山市| 衡阳县| 宣恩县| 蛟河市| 武威市| 铁力市| 柏乡县| 上蔡县| 维西| 进贤县| 泸西县| 东乌珠穆沁旗| 泰顺县| 永州市| 土默特右旗| 满城县| 游戏| 阳城县| 义乌市| 扶绥县|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