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活性炭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充分利用了尾氣余熱的活化爐。
背景技術:
活性炭又稱活性炭黑,是一種黑色粉末狀或顆粒狀的無定形碳,具有發達的孔隙結構和巨大的表面積。活性炭生產原料在炭化過后,需要送入活化爐中進行活化處理。目前常用的活化爐主要有臥式轉爐和斯普列爐,但是都存在投資大,產品質量不穩定,資源浪費,污染環境等問題。針對這種問題,有人提出了一種生產活性炭的活化爐,如201520273602.4所述。
201520273602.4公布了一種活性炭生產用的活化爐,其包括活化爐、余熱利用裝置和尾氣凈化裝置,所述活化爐包括爐體和爐蓋,爐體里面設有轉動臂,轉動臂上垂直設有若干個耙齒,所述爐體內壁上軸向設有六根水蒸汽分布管,所述爐蓋設有測溫孔和進料斗,爐體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余熱利用裝置包括保溫爐,保溫爐的一側設有余熱進氣口,另一側設有余熱出氣口,保溫爐頂部左側設有進水口,底部右側設有出水口,在進水口與出水口之間連接一根可導熱的螺旋管,所述尾氣凈化裝置包括凈化水槽,凈化水槽里面設有水,其上面設有槽蓋,槽蓋上設有尾氣進口和尾氣出口。該案的活化效率不高,無法充分利用活化爐的余熱,造成能源的浪費。
因此,現有技術仍有改進的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充分利用了尾氣余熱的活化爐,本案充分利用了爐體內產生的高溫尾氣的余熱,用以加熱蒸汽盤管內的低壓蒸汽,大幅提高了炭粉的活化效率和質量,減少了廢氣熱源對大氣的污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充分利用了尾氣余熱的活化爐,其包括爐體、蓄熱室和尾氣凈化裝置,所述爐體上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爐體內設有一活化腔,所述活化腔底部設有一攪拌臂,所述攪拌臂通過一轉軸連接攪拌電機,所述活化腔內壁上設有蒸汽管道和空氣管道,所述空氣管道上設有若干第一噴嘴,所述空氣管道通過一進氣管連接風機,所述蒸汽管道上設有若干第二噴嘴,所述蒸汽管道連接一蒸汽輸送管,所述蒸汽輸送管上設有一第一閥門,所述爐體通過一尾氣導管連接所述蓄熱室,所述蓄熱室內設有一蒸汽盤管,所述蒸汽盤管的進氣端和出氣端均連接在所述蒸汽輸送管上,所述進氣端和出氣端上分別設有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所述蓄熱室通過一導氣管連接所述尾氣凈化裝置,所述尾氣凈化裝置包括噴淋裝置和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設有一排氣管。
在本實用新型的充分利用了尾氣余熱的活化爐中,所述攪拌臂上均勻設有若干攪拌齒。
在本實用新型的充分利用了尾氣余熱的活化爐中,所述進氣管上設有一第一單向閥。
在本實用新型的充分利用了尾氣余熱的活化爐中,所述尾氣導管上設有一第二單向閥,所述尾氣導管連接一進氣排管。
在本實用新型的充分利用了尾氣余熱的活化爐中,所述噴淋裝置包括輸水管和噴霧器。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這種充分利用了尾氣余熱的活化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爐體內產生的高溫尾氣通過尾氣導管導入蓄熱室內,在高溫的作用下自燃,將尾氣余熱充分釋放出來。蒸汽盤管中的低壓蒸汽經過對流換熱后可以大幅提高溫度,變為過熱蒸汽,大大提高了炭粉的活化效率和質量,還可以徹底消除蒸汽中的明水,防止氣道堵塞。燃燒過后的尾氣經過尾氣凈化裝置的處理,再排放,可以減小大氣污染。空氣和蒸汽沿著活化腔內壁的切向進入,可以使得炭粉原料充分旋轉、燃燒,提高活化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這種充分利用了尾氣余熱的活化爐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這種充分利用了尾氣余熱的活化爐,其包括爐體1、蓄熱室3和尾氣凈化裝置4。爐體1呈圓筒形,包括一個半圓形桶蓋,底部設有若干支撐腳。蓄熱室3放有可以吸收廢熱的格子磚,可以儲藏熱能。所述爐體1上設有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進料口11設置在爐體1頂部,出料口12設置在爐體1底部。所述爐體1內設有一活化腔13,炭粉原料在活化腔13中進行活化反應。所述活化腔13底部設有一攪拌臂20,所述攪拌臂20通過一轉軸21連接攪拌電機22,攪拌電機22通過轉軸21帶動攪拌臂20旋轉,可以將活化腔13內的炭粉原料攪動翻轉,使得炭粉原料充分燃燒,提高活化品質。所述活化腔13內壁上設有空氣管道蒸汽管道14和空氣管道15,空氣和蒸汽分別通過空氣管道15和蒸汽管道14送入活化腔13內。所述空氣管道15上設有若干第一噴嘴150,第一噴嘴150沿著活化腔13內壁的切向設置,空氣從噴嘴中射出,沿著活化腔13內壁的切向進入,可以將炭粉原料卷起,使得炭粉原料充分旋轉,從而使得其充分燃燒。所述空氣管道15通過一進氣管16連接風機10,所述蒸汽管道14上設有若干第二噴嘴140,第二噴嘴140沿著活化腔13內壁的切向設置,蒸汽從噴嘴中射出,沿著活化腔13內壁的切向進入,使得炭粉原料與蒸汽的反應更加充分。所述蒸汽管道14連接一蒸汽輸送管17,蒸汽輸送管17連接鍋爐,鍋爐內產生的水蒸汽通過蒸汽輸送管17送入蒸汽管道14中。所述蒸汽輸送管17上設有一第一閥門170,打開第一閥門170,可以將蒸汽導入蒸汽管道14中。所述爐體1通過一尾氣導管18連接所述蓄熱室3,爐體1內產生的高溫廢氣通過尾氣導管18導入蓄熱室3內。由于廢氣中含有可燃成分,在高溫下,廢氣可以自燃,將熱量完全釋放在蓄熱室3內,蓄熱室3內的格子磚可以將熱量儲藏。所述蓄熱室3內設有一蒸汽盤管30,蒸汽盤管30是一蛇形盤管。所述蒸汽盤管30的進氣端301和出氣端302均連接在所述蒸汽輸送管17上,所述進氣端301和出氣端302上分別設有第二閥門310和第三閥門320,進氣端301和出氣端302分別連接在蒸汽輸送管17上的第一閥門170的兩邊。在工作時,先將第一閥門170關閉,打開第二閥門310和第三閥門320,蒸汽通入蒸汽盤管30中。爐體1內產生的高溫廢氣通過尾氣導管18導入蓄熱室3內,在高溫的作用下自燃,完全釋放熱量。同時,蒸汽盤管30中的低壓蒸汽經過對流換熱后可以大幅提高溫度。而將過熱蒸汽通入活化腔13中,可以提高炭粉的活化質量和活化效率,并且還可以徹底消除蒸汽中的明水,防止氣道堵塞。所述蓄熱室3通過一導氣管31連接所述尾氣凈化裝置4,自燃過后的尾氣通過導氣管31從蓄熱室3導入尾氣凈化裝置4中。所述尾氣凈化裝置4包括噴淋裝置41和蓄水池42,噴淋裝置41向蓄水池42內噴射處理液水霧,可以充分吸收尾氣中的有害物質,并沉淀在蓄水池42中,進行處理。所述蓄水池42上設有一排氣管43,處理過后的尾氣通過排氣管43排出蓄水池42。
所述攪拌臂20上均勻設有若干攪拌齒200,攪拌齒200均勻設置在攪拌臂20上,可以使得炭粉原料得到充分的攪拌,從而使得活化反應更加充分。
所述進氣管16上設有一第一單向閥160,進氣管16上設有補風管,第一單向閥160設置在補風管上。打開單向閥,空氣從補風管進入進氣管16中,且保證了空氣只能從補風管單方向進入進氣管16中。
所述尾氣導管18上設有一第二單向閥180,打開第二單向閥180,可以將高溫尾氣從活化腔13中導入蓄熱室3內。所述尾氣導管18連接一進氣排管32,進氣排管32是一具有多個噴射口的氣流噴射器,其可以將尾氣導管18中的高溫尾氣分成多股噴射進蓄熱室3內,這樣可以使得高溫尾氣更充分的自燃。
所述噴淋裝置41包括輸水管411和噴霧器412,輸水管411通入蓄水池42中,噴霧器412均勻設置在輸水管411上,可以將輸水管411內的處理液噴射進蓄水池42中,并形成水霧,水霧具有更好的吸附性和溶解性,可以更充分的吸收尾氣中的有害物質。至此,本實用新型發明目的得以完成。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