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溫拉絲爐玻璃球下料軌道。
背景技術:
在高溫拉絲爐投料過程中,需根據拉出玻纖絲的號數來確定投放玻璃球的數量,且投料時需要一定的緩沖并保持相對均勻,但目前的投料方式投料較為集中,投料不均勻,影響拉出玻纖絲的號數大小,進而影響織造后產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投料均勻,平滑,具有一定緩沖并能夠連續供料的高溫拉絲爐玻璃球下料軌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溫拉絲爐玻璃球下料軌道,它包括設置在高溫拉絲爐1上部的進料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拉絲爐1的上部安裝有集料箱2,所述集料箱2底部的側壁上設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與一帶槽的面板11連接,所述面板11的另一端與兩彎曲滑道5連接,兩所述彎曲滑道5的另一端與第一套管12連接,所述第一套管12的另一端與螺旋套筒6連接,所述螺旋套筒6的另一端與第二套筒9連接,所述第二套筒9的另一端與限位軌道7連接,所述限位軌道7的另一端扣接在所述進料口8的邊緣處。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出料口3的出口處設有帶撥齒的轉軸4。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面板11的中間位置且在所述轉軸4的外側設有玻璃球流量擋板10。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每個所述螺旋套筒6外壁設有玻璃球流量計數器13。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所述高溫拉絲爐1的上部安裝有集料箱2,所述集料箱2底部的側壁上設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與一帶槽的面板11連接,所述面板11的另一端與兩彎曲滑道5連接,兩所述彎曲滑道5的另一端與第一套管12連接,所述第一套管12的另一端與螺旋套筒6連接,所述螺旋套筒6的另一端與第二套筒9連接,所述第二套筒9的另一端與限位軌道7連接,所述限位軌道7的另一端扣接在所述進料口8的邊緣處;投玻璃球原料時,玻璃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從集料箱2移動至出料口3并通過轉軸4上的撥齒定量的將玻璃球撥至面板11的槽內,然后沿兩彎曲滑道5滾落至第一套管12處,通過第一套管12的緩沖進入螺旋套筒6的通道內進行進一步緩沖并通過玻璃球流量計數器13計數確定投放的數量,再通過第二套筒9二次緩沖后通過定向用的限位軌道7進入進料口8完成玻璃球的投料,這樣實現了結構簡單,投料均勻,平滑,具有一定緩沖并能夠連續供料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1-2中1、高溫拉絲爐,2、集料箱,3、出料口,4、轉軸,5、彎曲滑道,6、螺旋套筒,7、限位軌道,8、進料口,9、第二套筒,10、玻璃球流量擋板,11、面板,12、第一套管,13、玻璃球流量計數器。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至2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溫拉絲爐玻璃球下料軌道,它包括設置在高溫拉絲爐1上部的進料口8,所述高溫拉絲爐1的上部安裝有集料箱2,所述集料箱2底部的側壁上設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的出口處設有帶撥齒的轉軸4,所述出料口3與一帶槽的面板11連接,所述面板11的中間位置且在所述轉軸4的外側設有玻璃球流量擋板10,所述面板11的另一端與兩彎曲滑道5連接,兩所述彎曲滑道5的另一端與第一套管12連接,所述第一套管12的另一端與螺旋套筒6連接,每個所述螺旋套筒6外壁設有玻璃球流量計數器13,所述螺旋套筒6的另一端與第二套筒9連接,所述第二套筒9的另一端與限位軌道7連接,所述限位軌道7的另一端扣接在所述進料口8的邊緣處;投玻璃球原料時,玻璃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從集料箱2移動至出料口3并通過轉軸4上的撥齒定量的將玻璃球撥至面板11的槽內,通過玻璃球流量擋板10可以限定玻璃球的流量,然后依據玻璃球流量擋板10可以限定玻璃球沿兩條彎曲滑道5或一條彎曲滑道5滾落至第一套管12處,通過第一套管12的緩沖進入螺旋套筒6的通道內進行進一步緩沖并通過玻璃球流量計數器13計數確定投放的數量,再通過第二套筒9二次緩沖后通過定向用的限位軌道7進入進料口8完成玻璃球的投料,這樣實現了結構簡單,投料均勻,平滑,具有一定緩沖并能夠連續供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