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節能裝置,特別是一種醫用分子篩制氧機提效節能裝置。
背景技術:
醫用中心制氧系統主要采用分子篩制氧法,其基本原理是,以大排量無油壓縮機為動力,把空氣打入空氣冷干系統,冷干機根據冷凍除濕原理,將壓縮空氣強制通過蒸發器進行熱交換而降溫,使壓縮空氣中氣態的水和油經過等壓冷卻,凝結成液態的水和油,并夾帶塵埃,通過自動排水器排出系統外,從而獲得清潔的壓縮空氣,然后通過分子篩制氧裝置,把空氣中的氮氣與氧氣分離,從而獲得純凈的醫用氧氣(93± 3%)。
目前,現有技術在實踐中發現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冷干機散出的熱量滯留在車間內,使室溫升高;二是分子篩制氧機組排出的廢氣全部散發在車間內,導致室內空氣含氧量低,制氧系統效益低下。因此使整個循環空氣系統溫度升高,冷干效率下降,同時由于進入壓縮機的空氣含氧量下降,最終造成制氧效率大為下降。實踐中發現即使兩個機組同時工作,仍然不能滿足供氧要求,經常出現空壓機組運行溫度過高,保護性停機,醫院供氧可靠性下降,危及醫院醫療安全的情況。
因此,如何提高醫用分子篩中心制氧系統的工作效率并節約能源,提高供氧可靠性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分子篩制氧機提效節能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途徑實現的:一種醫用分子篩制氧機提效節能裝置,該裝置包括至少一套由下列部件連接構成的機組:空氣壓縮機的進氣管道連接外界,其出氣管道連接冷干機的進氣管道,冷干機的出氣管道連接空氣罐,冷干機的廢棄排風口經隔離排風管道排到隔離墻外;所述的空氣罐的出氣管道連接分子篩制氧機組,分子篩制氧機組的出氣管道連接氧氣罐,氧氣罐連接醫院供氣管道。
本實用新型一種醫用分子篩制氧機提效節能裝置,使得醫用分子篩中心制氧系統效率提高2倍以上,能源消耗大為降低,一個大型三甲醫院每個月節約用電量合計約3萬元人民幣。以前A、B兩個機組日夜不間斷工作仍然不能滿足需求,現在平均每天只用一個機組工作就可以滿足需要。機器壽命也相應延長一倍。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空氣壓縮機1、冷干機2、空氣罐3、隔離排風管道4、隔離墻5、分子篩制氧機組6、氧氣罐7。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醫用分子篩制氧機提效節能裝置,該裝置包括至少一套由下列部件連接構成的機組:空氣壓縮機1的進氣管道連接外界,其出氣管道連接冷干機2的進氣管道,冷干機2的出氣管道連接空氣罐3,冷干機2的冷卻風機排風口經隔離排風管道4排到隔離墻5外,冷干機排出的熱廢氣,通過隔離排風管道排到隔離墻外,杜絕熱廢氣重新進入制氧循環系統;所述的空氣罐3的出氣管道連接分子篩制氧機組6,分子篩制氧機組6的出氣管道連接氧氣罐7,氧氣罐7連接醫院供氣管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