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玻璃折彎機,具體為一種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
背景技術:
目前,手機已成為人們交流、生活、工作、娛樂、學習等的一個比不可少的工具,遠遠超出了通話工具的范疇,更成為了一個時尚品,不僅要適用,更要時尚;作為手機視窗的玻璃也從平面發展到了曲面,三星手機已經實現;但是由于曲面玻璃的加工難度大,工藝復雜,目前也只有三星手機使用了曲面玻璃,國產手機因玻璃的加工問題尚不能制作曲面屏幕和曲面蓋板。邊緣為圓弧形的手機較之以前棱角分明的手機外型,良好的手感,順滑的曲線,一經面世即受到大多數人的喜好。由于邊緣為圓弧形的手機的特殊外形,其顯示屏外層的保護屏—玻璃屏的邊緣亦被要求加工為圓弧形,這對保護屏的生產加工企業是一道難以解決的難題,而境外的高昂加工設備的費用,使得眾多生產企業望而卻步。
目前,現有的手機玻璃屏熱彎機由加熱爐、送料帶、成型模具及移位傳送帶所組成,呈長條狀的加熱爐的底部設置有回轉的送料帶,加熱爐的兩端開口,在加熱爐的入口處設置由爐門氣缸控制開啟的爐門,在加熱爐的前段為電加熱區,其頂部設置有若干個可對送料帶上的成型模具進行施壓的壓力氣缸,在加熱爐的后段為冷卻區,其周壁設有冷卻水循環水管,其出口端設置有移位傳送帶。該種通過加熱爐給手機玻璃加熱,然后進入成型模具進行成型,成型后通過冷卻段進行冷卻的技術方案,由于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集成料,其在加熱爐內加熱從固態變成軟化狀態的快速加熱過程一方面加熱效果不均勻,另一方面容易損壞玻璃的構成,破壞玻璃的化學結構,進而影響熱彎后的玻璃質量;同時,加熱爐的兩端開口設置,在玻璃被加熱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氧化等化學反應,影響加工后的手機玻璃質量和使用壽命;最后,其在加熱爐內將玻璃加熱至軟化可熱彎狀態,其加熱時間長,生產效率低,同時,其加熱完一個或一組玻璃后,需先取出再進行下一個或下一組產品的加熱,下一個或下一組產品的生產需要等待,造成生產的間隔和不連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熱效果均勻、生產連續性好以及生產效率高的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包括機架和操作控制臺,所述操作控制臺和機架均獨立設置,所述機架上設有成型部分和模具放置平臺,所述模具放置平臺位于成型部分的前方,所述成型部分包括成型倉,所述成型倉的一端為進口端,另一端為出口端,所述成型倉內從進口端至出口端依次設有模具預熱機構、成型機構、整形機構、模具預冷機構和模具第一冷卻機構,所述模具預熱機構、成型機構、整形機構、模具預冷機構和模具第一冷卻機構的后側設有用于傳送模具至各機構的叉料傳送機構,所述叉料傳送機構依次將成型倉內各機構處的模具向下一機構處傳送,并將模具第一冷卻機構處的模具傳送出成型倉至出料倉內,實現成型倉內各機構的模具自動傳送及成型倉至出料倉的模具傳送;所述成型倉的進口端外側設有過渡倉,所述過渡倉的前方設有模具進料機構,所述過渡倉的外側設有推模具機構,所述過渡倉內設有模具第一預熱機構,所述模具進料機構將模具傳送至過渡倉內的模具第一預熱機構下方,由模具第一預熱機構對模具進行一次預加熱,一次預加熱完成后,由推模具機構將模具推送至成型部分;所述成型倉的出口端外側設有出料倉,所述出料倉內設有模具第二冷卻機構,所述出料倉的后側設有出料推送機構,所述出料倉的前方設有出倉二次冷卻機構,所述出倉二次冷卻機構的外側設有用于傳送模具的出倉冷卻傳送機構,當模具由叉料傳送機構將成型倉內的模具傳送至出料倉內后,待出料倉內的模具第二冷卻機構冷卻完成后,出料倉后側的出料推送機構啟動將模具推送至出倉二次冷卻機構處,模具經二次冷卻后,由出倉冷卻傳送機構將冷卻后的模具傳送至模具放置平臺上。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通過在過渡倉內設置模具第一預熱機構進行初步預加熱,然后由推模具機構將初步預加熱后的模具推送至成型倉內的模具預熱機構處,由模具預熱機構進行多段分級預熱,多段預熱結構的設置,使模具緩慢升溫,再由模具將熱量傳遞給玻璃,使玻璃慢慢提升溫度至可熱彎軟化的溫度,然后由叉料傳送機構將預熱后的模具連同玻璃一起傳送至成型機構處,由成型機構動作進行擠壓使玻璃成型,成型后再由叉料傳送機構傳送至整形機構處,對玻璃進行整形,整形完成后,進入模具預冷機構進行自然預冷,然后再進入模具第一冷卻機構進行冷卻,經模具第一冷卻機構冷卻后,出成型倉,進入出料倉,在出料倉內由模具第二冷卻機構對玻璃進行進一步冷卻,經模具第二冷卻機構冷卻后,由出料推送機構將模具推送至出倉二次冷卻機構處,出倉后由出倉二次冷卻機構繼續對模具和玻璃冷卻,出倉二次冷卻后,由出倉冷卻傳送機構將模具傳送至模具放置平臺上。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從進料、預熱、成型、預冷、冷卻至出倉至模具放置平臺整個過程均自動化完成,自動化程度高,效率高;模具從模具放置平臺上的一側進料至預熱、成型、預冷、冷卻,然后冷卻后到模具放置平臺上,整個過程為循環過程,其中預熱、預冷和冷卻分多段分級進行,一方面使玻璃慢慢勻速升溫,其加熱均勻效果好,有效提升產品加工精度,滿足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的精度需求,同時多段分級的設置,使整個過程形成連續不間斷的過程,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其中預熱分多段分級進行,有效避免了玻璃在一個工位連續升溫造成玻璃損壞的問題,使玻璃分段逐級升溫,有效確保玻璃的材質不被破壞,有效確保玻璃熱彎成型后的質量和效果;預冷和冷卻分多段分級進行,玻璃在高溫狀態在熱彎成型后,需要及時冷卻降溫使玻璃固化定型,然而其一次性直接進入冷卻液或冷卻水內進行急速降溫,容易破壞玻璃材質,進而影響熱彎玻璃的使用壽命,先經過預冷階段的自然冷卻,使熱彎玻璃降溫至一定溫度范圍后,再進入冷卻階段采用冷卻液或冷卻水進行快速降溫,有效確保了玻璃材質不被破壞,進而有效提升熱彎后玻璃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成型倉為密閉設置,所述成型倉的側壁上設有抽真空接口和充氮口。成型倉的密閉設置,以及成型倉上抽真空接口和充氮口的設置,通過抽真空接口與外部抽真空設備連接,對成型倉進行抽真空動作,抽真空完成后,通過充氮口向成型倉內充入一定量的氮氣,使模具進入成型倉后,玻璃不會和模具不會發生氧化,有效提升玻璃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模具預熱機構包括為模具第二預熱機構、模具第三預熱機構和模具第四預熱機構,所述模具第一預熱機構、模具第二預熱機構、模具第三預熱機構和模具第四預熱機構均包括預熱上發熱板、預熱上發熱板驅動機構和預熱下發熱板,所述預熱上發熱板驅動機構為由預熱電機和預熱絲桿組成的預熱伺服模組,所述模具第一預熱機構的預熱下發熱板安裝在過渡倉的底板上,所述模具第一預熱機構的預熱上發熱板驅動機構安裝在過渡倉的上面板上,所述模具第二預熱機構、模具第三預熱機構和模具第四預熱機構的預熱下發熱板安裝在成型倉的底板上,所述模具第二預熱機構、模具第三預熱機構和模具第四預熱機構的預熱上發熱板驅動機構安裝在成型倉的上面板上,所述預熱上熱板驅動機構的底部與預熱上發熱板連接,驅動預熱上發熱板上下運動壓緊或松開模具。預加熱過程中,玻璃通過上、下發熱板傳遞給模具,使模具慢慢升溫,然后再通過模具將熱量傳遞給玻璃,使玻璃勻速升溫,其加熱均勻、效果好。
進一步地,所述成型機構和整形機構均包括成型驅動機構、成型上發熱板和成型下發熱板,所述成型驅動機構為由成型電機和成型絲桿組成的成型伺服模組,所述成型下發熱板安裝在成型倉的底板上,所述成型驅動機構安裝在成型倉的上面板上,所述成型驅動機構的底部與成型上發熱板連接,成型驅動機構驅動成型上發熱板上下運動壓緊或松開模具。
進一步地,所述模具預冷機構包括模具第一預冷機構和模具第二預冷機構,所述模具第一預冷機構和模具第二預冷機構均包括預冷驅動機構、預冷上板和預冷下板,所述預冷驅動機構為由預冷電機和預冷絲桿組成的預冷伺服模組,所述預冷下板安裝在成型倉的底板上,所述預冷驅動機構安裝在成型倉的上面板上,所述預冷驅動機構的底部與預冷上板連接,預冷驅動機構驅動預冷上板上下運動壓緊或松開模具。
進一步地,所述模具第一冷卻機構和模具第二冷卻機構均包括一次冷卻驅動機構、一次冷卻上板和一次冷卻下板,所述一次冷卻驅動機構為由一次冷卻電機和一次冷卻絲桿組成的一次冷卻伺服模組,所述模具第一冷卻機構的一次冷卻下板安裝在成型倉的底板上,所述模具第一冷卻機構的一次冷卻驅動機構安裝在成型倉的上面板上,所述模具第二冷卻機構的一次冷卻下板安裝在出料倉的底板上,所述模具第二冷卻機構的一次冷卻驅動機構安裝在出料倉的上面板上,所述一次冷卻驅動機構的底部與一次冷卻上板連接,一次冷卻驅動機構驅動一次冷卻上板上下運動夾緊或松開模具。
進一步地,所述模具第一冷卻機構和模具第二冷卻機構處均設有用于冷卻模具的冷卻水或冷卻液。
進一步地,所述出倉二次冷卻機構包括第一出倉冷卻機構、第二出倉冷卻機構和模具出倉傳送機構,所述第一出倉冷卻機構和第二出倉冷卻機構從后向前依次設置,均包括二次冷卻驅動機構、二次冷卻上板和二次冷卻下板,所述二次冷卻驅動機構為由二次冷卻電機和二次冷卻絲桿組成的二次冷卻伺服模組,所述二次冷卻驅動機構的底部與二次冷卻上板連接,二次冷卻驅動機構驅動二次冷卻上板上下運動夾緊或松開模具,所述模具出倉傳送機構用于將第一出倉冷卻機構處的模具傳送至第二出倉冷卻機構處,再將第二出倉冷卻機構處冷卻后的模具傳送至模具放置平臺上。
進一步地,所述叉料傳送機構和模具出倉傳送機構的驅動機構均為采用驅動電機和絲桿組成的伺服模組,所述推模具機構和出料推送機構的驅動源均為氣缸 。
進一步地,所述成型倉的前面板上設有多個視窗,所述視窗采用鋼化玻璃制成,視窗的設置,便于操作人員及時觀察成型倉內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生產效率高,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從進料、預熱、成型、預冷、冷卻至出倉至模具放置平臺整個過程均自動化完成,自動化程度高,效率高;
第二、生產連續性好,模具從模具放置平臺上的一側進料至預熱、成型、預冷、冷卻,然后冷卻后到模具放置平臺上,整個過程為循環過程,其中預熱、預冷和冷卻分多段分級進行,一方面使玻璃慢慢勻速升溫,其加熱均勻效果好,同時多段分級的設置,使整個過程形成連續不間斷的過程,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第三、加熱均勻效果好,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預熱分多段分級進行,有效避免了玻璃在一個工位連續升溫造成玻璃損壞的問題,使玻璃分段逐級升溫,有效確保玻璃的材質不被破壞,其加熱均勻效果好,有效確保玻璃熱彎成型后的質量和效果;
第四、使用壽命長,預冷和冷卻分多段分級進行,玻璃在高溫狀態熱彎成型后,需要及時冷卻降溫使玻璃固化定型,然而其一次性直接進入冷卻液或冷卻水內進行急速降溫,容易破壞玻璃材質,進而影響熱彎玻璃的使用壽命,先經過預冷階段的自然冷卻,使熱彎玻璃降溫至一定溫度范圍后,再進入冷卻階段采用冷卻液或冷卻水進行快速降溫,有效確保了玻璃材質不被破壞,進而有效提升熱彎后玻璃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的裝配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中成型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中模具出倉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中過渡倉處模具第二冷卻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中成型部分上面板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產品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包括機架1和操作控制臺14,所述操作控制臺14和機架1均獨立設置,所述機架1上設有成型部分7和模具放置平臺12,所述模具放置平臺12位于成型部分7的前方,所述成型部分7包括成型倉69,所述成型倉69的一端為進口端,另一端為出口端,所述成型倉69內從進口端至出口端依次設有模具預熱機構61-63、成型機構64、整形機構65、模具預冷機構66-67和模具第一冷卻機構68,所述模具預熱機構61-63、成型機構64、整形機構65、模具預冷機構66-67和模具第一冷卻機構68的后側設有用于傳送模具至各機構的叉料傳送機構(圖中未示出),所述叉料傳送機構(圖中未示出)依次將成型倉69內各機構處的模具向下一機構處傳送,并將模具第一冷卻機構68處的模具傳送出成型倉69至出料倉7內,實現成型倉69內各機構的模具自動傳送及成型倉69至出料倉7的模具傳送;所述成型倉69的進口端外側設有過渡倉5,所述過渡倉5的前方設有模具進料機構3,所述過渡倉5的外側設有推模具機構4,所述過渡倉5內設有模具第一預熱機構51,所述模具進料機構3將模具傳送至過渡倉5內的模具第一預熱機構51下方,由模具第一預熱機構51對模具進行一次預加熱,一次預加熱完成后,由推模具機構4將模具推送至成型部分7;所述成型倉69的出口端外側設有出料倉7,所述出料倉7內設有模具第二冷卻機構71,所述出料倉7的后側設有出料推送機構8,所述出料倉7的前方設有出倉二次冷卻機構10-11,所述出倉二次冷卻機構10-11的外側設有用于傳送模具的出倉冷卻傳送機構9,當模具由叉料傳送機構(圖中未示出)將成型倉69內的模具傳送至出料倉7內后,待出料倉7內的模具第二冷卻機構71冷卻完成后,出料倉7后側的出料推送機構8啟動將模具推送至出倉二次冷卻機構10-11處,模具經二次冷卻后,由出倉冷卻傳送機構9將冷卻后的模具傳送至模具放置平臺12上。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通過在過渡倉5內設置模具第一預熱機構51進行初步預加熱,然后由推模具機構4將初步預加熱后的模具推送至成型倉69內的模具預熱機構61-63處,由模具預熱機構61-63進行多段分級預熱,多段預熱結構的設置,使模具緩慢升溫,再由模具將熱量傳遞給玻璃,使玻璃慢慢提升溫度至可熱彎軟化的溫度,然后由叉料傳送機構(圖中未示出)將預熱后的模具連同玻璃一起傳送至成型機構64處,由成型機構64動作進行擠壓使玻璃成型,成型后再由叉料傳送機構(圖中未示出)傳送至整形機構65處,對玻璃進行整形,整形完成后,進入模具預冷機構66-67進行自然預冷,然后再進入模具第一冷卻機構68進行冷卻,經模具第一冷卻機構68冷卻后,出成型倉69,進入出料倉7,在出料倉7內由模具第二冷卻機構71對玻璃進行進一步冷卻,經模具第二冷卻機構71冷卻后,由出料推送機構8將模具推送至出倉二次冷卻機構10-11處,出倉后由出倉二次冷卻機構10-11繼續對模具和玻璃冷卻,出倉二次冷卻后,由出倉冷卻傳送機構9將模具傳送至模具放置平臺12上。本實用新型手機玻璃及手表面蓋熱彎成型機從進料、預熱、成型、預冷、冷卻至出倉至模具放置平臺12整個過程均自動化完成,自動化程度高,效率高;模具從模具放置平臺12上的一側進料至預熱、成型、預冷、冷卻,然后冷卻后到模具放置平臺12上,整個過程為循環過程,其中預熱、預冷和冷卻分多段分級進行,一方面使玻璃慢慢勻速升溫,其加熱均勻效果好,同時多段分級的設置,使整個過程形成連續不間斷的過程,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其中預熱分多段分級進行,有效避免了玻璃在一個工位連續升溫造成玻璃損壞的問題,使玻璃分段逐級升溫,有效確保玻璃的材質不被破壞,有效確保玻璃熱彎成型后的質量和效果;預冷和冷卻分多段分級進行,玻璃在高溫狀態在熱彎成型后,需要及時冷卻降溫使玻璃固化定型,然而其一次性直接進入冷卻液或冷卻水內進行急速降溫,容易破壞玻璃材質,進而影響熱彎玻璃的使用壽命,先經過預冷階段的自然冷卻,使熱彎玻璃降溫至一定溫度范圍后,再進入冷卻階段采用冷卻液或冷卻水進行快速降溫,有效確保了玻璃材質不被破壞,進而有效提升熱彎后玻璃的使用壽命。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所述叉料傳送機構(圖中未示出)和模具出倉傳送機構9的驅動機構均為采用驅動電機和絲桿組成的伺服模組,所述推模具機構4和出料推送機構8的驅動源均為氣缸 。
如圖1所示,所述成型倉69為密閉設置,所述成型倉69的側壁上設有抽真空接口和充氮口。成型倉69的密閉設置,以及成型倉69上抽真空接口和充氮口的設置,通過抽真空接口與外部抽真空設備連接,對成型倉69進行抽真空動作,抽真空完成后,通過充氮口向成型倉69內充入一定量的氮氣,使模具進入成型倉69后,玻璃不會和模具不會發生氧化,有效提升玻璃的使用壽命。所述成型倉69的前面板上設有多個視窗13,所述視窗13采用鋼化玻璃制成,視窗13的設置,便于操作人員及時觀察成型倉69內的情況。
如圖1、圖4和圖5所示,所述模具預熱機構61-63包括為模具第二預熱機構61、模具第三預熱機構62和模具第四預熱機構63,所述模具第一預熱機構51、模具第二預熱機構61、模具第三預熱機構62和模具第四預熱機構63均包括預熱上發熱板610、預熱上發熱板驅動機構和預熱下發熱板(圖中未示出),所述預熱上發熱板驅動機構為主要由預熱電機611和預熱絲桿612組成的預熱伺服模組,所述模具第一預熱機構51的預熱下發熱板(圖中未示出)安裝在過渡倉5的底板上,所述模具第一預熱機構51的預熱上發熱板驅動機構安裝在過渡倉上面板52上,所述模具第二預熱機構61、模具第三預熱機構62和模具第四預熱機構63的預熱下發熱板(圖中未示出)安裝在成型倉69的底板上,所述模具第二預熱機構61、模具第三預熱機構62和模具第四預熱機構63的預熱上發熱板驅動機構安裝在成型倉上面板613上,所述預熱上熱板驅動機構的底部與預熱上發熱板610連接,驅動預熱上發熱板610上下運動壓緊或松開模具。預加熱過程中,玻璃通過上、下發熱板傳遞給模具,使模具慢慢升溫,然后再通過模具將熱量傳遞給玻璃,使玻璃勻速升溫,其加熱均勻、效果好。
如圖1和圖5所示,所述成型機構64和整形機構65均包括成型驅動機構、成型上發熱板614和成型下發熱板,所述成型驅動機構為主要由成型電機615和成型絲桿616組成的成型伺服模組,所述成型下發熱板安裝在成型倉69的底板上,所述成型驅動機構安裝在成型倉上面板613上,所述成型驅動機構的底部與成型上發熱板614連接,成型驅動機構驅動成型上發熱板614上下運動壓緊或松開模具。所述模具預冷機構66-67包括模具第一預冷機構66和模具第二預冷機構67,所述模具第一預冷機構66和模具第二預冷機構67均包括預冷驅動機構、預冷上板619和預冷下板,所述預冷驅動機構為主要由預冷電機617和預冷絲桿618組成的預冷伺服模組,所述預冷下板安裝在成型倉69的底板上,所述預冷驅動機構安裝在成型倉上面板613上,所述預冷驅動機構的底部與預冷上板619連接,預冷驅動機構驅動預冷上板619上下運動壓緊或松開模具。
如圖1和圖5所示,所述模具第一冷卻機構68和模具第二冷卻機構71均包括一次冷卻驅動機構、一次冷卻上板622和一次冷卻下板,所述一次冷卻驅動機構為主要由一次冷卻電機620和一次冷卻絲桿621組成的一次冷卻伺服模組,所述模具第一冷卻機構68的一次冷卻下板安裝在成型倉69的底板上,所述模具第一冷卻機構68的一次冷卻驅動機構安裝在成型倉上面板613上,所述模具第二冷卻機構71的一次冷卻下板安裝在出料倉7的底板上,所述模具第二冷卻機構71的一次冷卻驅動機構安裝在出料倉7的上面板上,所述一次冷卻驅動機構的底部與一次冷卻上板622連接,一次冷卻驅動機構驅動一次冷卻上板622上下運動夾緊或松開模具。所述模具第一冷卻機構68和模具第二冷卻機構71處均設有用于冷卻模具的冷卻水或冷卻液。
如圖1和圖3所示,所述出倉二次冷卻機構10-11包括第一出倉冷卻機構10、第二出倉冷卻機構11和模具出倉傳送機構9,所述第一出倉冷卻機構10和第二出倉冷卻機構11從后向前依次設置,均包括二次冷卻驅動機構、二次冷卻上板和二次冷卻下板,所述二次冷卻驅動機構為由二次冷卻電機和二次冷卻絲桿組成的二次冷卻伺服模組,所述二次冷卻驅動機構的底部與二次冷卻上板連接,二次冷卻驅動機構驅動二次冷卻上板上下運動夾緊或松開模具,所述模具出倉傳送機構9用于將第一出倉冷卻機構10處的模具傳送至第二出倉冷卻機構11處,再將第二出倉冷卻機構11處冷卻后的模具傳送至模具放置平臺12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實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