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殘留降解劑的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含有三氟啶磺隆鈉鹽的農作物農藥殘留降解劑的制備方法,屬于農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農業進步的同時,為了提高產量,化肥和農藥的用量也逐步增加,農藥、化肥殘留于土壤內,進而造成了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土壤貧瘠、土壤質量下降,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長,直接影響作物生長的質量,這對農業發展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也嚴重影響了農戶的經濟收入,因此,調節土壤,強化土壤功能,提高土壤質量,就必須調節土壤肥力,從而為作物生長提高良好的環境,進而提高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從而有效保障農戶收益,加快我國農業進步,此外,大量的使用農藥化肥,農藥化肥殘留于作物表層,食用時較難清洗,若清洗不凈,還會威脅人體健康,因此,選用天然成分的有機肥料十分重要,不僅能有效培肥土壤,還能避免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從而實現農業的綠色化、無公害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使用農藥而導致的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導致土壤貧瘠、土壤質量下降,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長的缺陷,提供一種適用范圍廣、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的含有三氟啶磺隆鈉鹽的農作物農藥殘留降解劑。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達到的:
一種含有三氟啶磺隆鈉鹽的農作物農藥殘留降解劑的制備方法,所述農藥殘留降解劑的原料由泥炭土、麥草粉、中藥藥渣、雞蛋殼粉、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菌劑、發酵粉、三氟啶磺隆鈉鹽、氟硅碘和苯類溶劑組成,所述農藥殘留降解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麥草發酵,制成麥草粉:
取新鮮優質的麥草,切碎加入清水浸泡,浸泡后,取出后逐層堆放,每堆放一層在其表面均勻的噴灑發酵粉,用干草覆蓋發酵,得到發酵后的麥草堆,對發酵后的麥草堆進行脫水和烘干,并制成麥草粉;
步驟2:中藥藥渣酶解:
選取中藥藥渣生黃芪、丹參、白花蛇舌草、貓爪草、黃藥子、海藻、柴胡份、木香、野菊花和半枝蓮,混合后加入水,浸泡后,取出置于容器內,加入纖維素酶酶解,得到酶解后的中藥藥渣;
步驟3:粉碎:
取制成麥草粉和酶解后的中藥藥渣分別置于烘干機內烘干,再分別置于粉碎機內粉碎,得到麥草粉和中藥藥渣粉的混合物,備用;
步驟4:混合:
按重量份數,取微生物菌劑,加入10~15倍去離子水,混合均勻后,得微生物菌劑水溶液;
按重量份數,取麥草粉和中藥藥渣粉的混合物置于混合機內,加入泥炭土、雞蛋殼粉、微量元素肥料、三氟啶磺隆鈉鹽、氟硅碘和苯類溶劑,混合1.5~2h,混合的同時,向混合機內勻速噴灑微生物菌劑水溶液,得到濕混合物;
步驟5:制粒:
取濕混合物,置于搖擺制粒機內制粒,得到顆粒物;
步驟6:干燥:
取顆粒物置于烘干機內,烘干,包裝,即得成品。
進一步的,所述農藥殘留降解劑的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成:泥炭土20~25份、麥草粉20~28份、中藥藥渣6~10份、雞蛋殼粉6~10份、微量元素肥料3~5份、微生物菌劑1.5~2份、發酵粉2.5~3份、三氟啶磺隆鈉鹽3~5份、氟硅碘3~5份、苯類溶劑4~7份。
進一步的,所述中藥藥渣中的成分按以下重量配比份數的原料組成:生黃芪20~25份、丹參20~25份、白花蛇舌草25~35份、貓爪草10~15份、黃藥子10~15份、海藻15~20份、柴胡5~10份、木香5~10份、野菊花5~10份、半枝蓮5~10份。
進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肥料為銅肥、鋅肥、鉬肥、鉀肥、磷肥、鈣肥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所述微生物菌劑為微生物產氣劑、農藥殘留降解菌劑、光合菌劑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麥草切制成4~5cm長,加入9~11倍清水浸泡,浸泡至含水量為40%~50%后,堆放后的麥草堆用干草覆蓋發酵,發酵3~5天后,發酵粉和麥草的比例為1~10:100。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選取中藥藥渣生黃芪、丹參、白花蛇舌草、貓爪草、黃藥子、海藻、柴胡份、木香、野菊花和半枝蓮,混合后加入6~10倍的水,浸泡至含水量在50~60%后,取出置于容器內,加入纖維素酶,于50~60℃條件下,酶解1~2h,得到酶解后的中藥藥渣;其中,纖維素酶和中藥藥渣的比例為1~10:100。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中,取制成麥草粉和酶解后的中藥藥渣分別置于烘干機內,于65~70℃條件下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1~15%,再分別置于粉碎機內,粉碎至150~200目,得到麥草粉和中藥藥渣粉的混合物。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5中,取濕混合物,置于搖擺制粒機內按粒徑為1~2mm/粒,重量為0.1~0.2g/粒的標準制粒,得到顆粒物。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6中,取顆粒物置于烘干機內,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8%,按25~40kg/袋包裝,即得成品。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發明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抑制土傳病害,增強作物抗逆性,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其他營養成分,解決了中藥藥渣對環境產生的污染問題,變廢為寶,實現環保、能源、肥料的綜合利用開發,本發明添加了泥炭土、雞蛋殼粉等成分,可修復改良污染土地,降低土壤鹽堿危害,適量的添加了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有效增強肥料的營養成分,本發明選擇原料科學,生產工藝先進,原料來源廣泛,產品易加工制造。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加清楚和明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本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含有三氟啶磺隆鈉鹽的農作物農藥殘留降解劑的制備方法,所述農藥殘留降解劑的原料由泥炭土、麥草粉、中藥藥渣、雞蛋殼粉、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菌劑、發酵粉、三氟啶磺隆鈉鹽、氟硅碘和苯類溶劑組成,所述農藥殘留降解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麥草發酵,制成麥草粉:
取新鮮優質的麥草,切制成4~5cm長,加入9~11倍清水浸泡,浸泡至含水量為40%~50%后,取出后逐層堆放,每堆放一層在其表面均勻的噴灑發酵粉,用干草覆蓋發酵,發酵3~5天后,得到發酵后的麥草堆,對發酵后的麥草堆進行脫水和烘干,并制成麥草粉,發酵粉和麥草的比例為1~10:100;
步驟2:中藥藥渣酶解:
選取中藥藥渣生黃芪、丹參、白花蛇舌草、貓爪草、黃藥子、海藻、柴胡份、木香、野菊花和半枝蓮,混合后加入6~10倍的水,浸泡至含水量在50~60%后,取出置于容器內,加入纖維素酶,于50~60℃條件下,酶解1~2h,得到酶解后的中藥藥渣;其中,纖維素酶和中藥藥渣的比例為1~10:100;
步驟3:粉碎:
取制成麥草粉和酶解后的中藥藥渣分別置于烘干機內,于65~70℃條件下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1~15%,再分別置于粉碎機內,粉碎至150~200目,得到麥草粉和中藥藥渣粉的混合物,備用;
步驟4:混合:
按重量份數,取微生物菌劑,加入10~15倍去離子水,混合均勻后,得微生物菌劑水溶液;
按重量份數,取麥草粉和中藥藥渣粉的混合物置于混合機內,加入泥炭土、雞蛋殼粉、微量元素肥料、三氟啶磺隆鈉鹽、氟硅碘和苯類溶劑,混合1.5~2h,混合的同時,向混合機內勻速噴灑微生物菌劑水溶液,得到濕混合物;
步驟5:制粒:
取濕混合物,置于搖擺制粒機內按粒徑為1~2mm/粒,重量為0.1~0.2g/粒的標準制粒,得到顆粒物;
步驟6:干燥:
取顆粒物置于烘干機內,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8%,按25~40kg/袋包裝,即得成品。
進一步的,所述農藥殘留降解劑的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制成:泥炭土25份、麥草粉28份、中藥藥渣10份、雞蛋殼粉10份、微量元素肥料5份、微生物菌劑2份、發酵粉3份、三氟啶磺隆鈉鹽5份、氟硅碘5份、苯類溶劑7份。
進一步的,所述中藥藥渣中的成分按以下重量配比份數的原料組成:生黃芪20份、丹參20份、白花蛇舌草25份、貓爪草10份、黃藥子10份、海藻15份、柴胡5份、木香5份、野菊花5份、半枝蓮5份。
進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肥料為銅肥、鋅肥、鉬肥、鉀肥、磷肥、鈣肥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所述微生物菌劑為微生物產氣劑、農藥殘留降解菌劑、光合菌劑中的任意一種。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抑制土傳病害,增強作物抗逆性,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其他營養成分,解決了中藥藥渣對環境產生的污染問題,變廢為寶,實現環保、能源、肥料的綜合利用開發,本實施例添加了泥炭土、雞蛋殼粉等成分,可修復改良污染土地,降低土壤鹽堿危害,適量的添加了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有效增強肥料的營養成分,本實施例選擇原料科學,生產工藝先進,原料來源廣泛,產品易加工制造。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專利優選的實施例,但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專利所公開的范圍內,根據本發明專利的技術方案及其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屬于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