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脫羰基heck反應制備白藜蘆醇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化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制備白藜蘆醇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特 別是涉及一種脫羰基heck反應制備白藜蘆醇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
背景技術:
白藜蘆醇(Reveratrol),化學名為反式-3,4',5_三羥基二苯乙烯(trans-3, 4',5-trihydroxystilbene),是一種存在于植物中的具有芪類結構的非黃酮類天然多酚化合物,其化學結構式如下所示
權利要求
1. 一種制備白藜蘆醇衍生物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二取代苯乙烯 化合物III以及對取代苯甲酰氯化合物IV溶解在有機溶劑中,在有機堿和催化劑及其配體 存在下,進行heck反應,得到白藜蘆醇衍生物11,
2. 一種制備白藜蘆醇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二取代苯乙烯化合物 III以及對取代苯甲酰氯化合物IV溶解在有機溶劑中,在有機堿和催化劑及其配體存在 下,進行heck反應,得到白藜蘆醇衍生物II,水解脫保護得白藜蘆醇I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取代苯乙烯化合物III,R1為 乙酰氧基,&為乙酰氧基。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取代苯甲酰氯化合物IV的量 為二取代苯乙烯化合物III摩爾量的0. 9 1. 5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機溶劑選自乙腈、二氧六環、甲 苯、對二甲苯、甲基異丙酮、乙酸丁酯、N-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氯苯;有機溶劑的 量為二取代苯乙烯化合物III重量的2 15倍。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機堿選自N,N-二甲基芐胺, N-甲基嗎啉,N,N-二甲苯胺或二甲基氨基吡啶;有機堿的量為二取代苯乙烯化合物III摩 爾量的1 3倍。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劑為鈀(II)鹽,催化劑的量 為二取代苯乙烯化合物III摩爾量的0. 1%。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劑配體為N-雜環卡賓型, 其中N-雜環卡賓型配體多為咪唑類化合物比如N,N'-雙(2,6_ 二異丙基苯基)咪唑氯 化物、N,N'-雙0,4,6-三甲基苯基)咪唑氯化物、N,N'-雙(1-金剛烷基)咪唑氯化 物,優選N,N'-雙(2,6-二異丙基苯基)咪唑氯化物;配體的量為催化劑鈀鹽的摩爾量的 0.5 3倍,優選1.0 1.5倍。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溫度為70°C至130°C;反應 時間2h 15h。
10.根據權利要求2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脫保護在三氯化鋁/二氯甲烷 體系、三溴化硼/ 二氯甲烷體系或甲醇/無機堿或有機強堿體系中進行,其中有機堿選自甲 醇鈉、乙醇鈉、叔丁醇鈉等,無機堿為碳酸鈉、氫氧化鈉、碳酸鉀或氫氧化鉀。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羰基heck反應制備白藜蘆醇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本發明的方法步驟如下將所述原料溶于有機溶劑與有機堿的溶液中,然后加入鈀催化劑以及配體,逐漸升至合適溫度反應,反應完畢后,冷卻,過濾,堿洗,干燥,濃縮,精制得三取代的白藜蘆醇衍生物II,然后通過合適的水解方法得到白藜蘆醇。
文檔編號C07C37/055GK102050705SQ201010534110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日
發明者劉沫毅, 李志強 申請人:北京賽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