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可降解超疏水聚乳酸塑料薄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受荷葉表面效應的啟發,超疏水材料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超疏水材料是指水滴在其表面呈球狀,接觸角大于 150°的材料。學者研究發現荷葉表面乳突上存在納米結構與微米結構相結合形成的階層分形結構,認為這是引起表面超疏水的主要原因。除了合適的表面粗糙形貌,通過低表面能物質修飾也是獲得超疏水材料的重要途徑。目前,制備超疏水材料的方法主要有化學刻蝕法、溶膠-凝膠法、氣相沉積法、等離子體技術、電化學方法和化學氣相沉積法等,這些方法或所采用的原料和設備較昂貴,或制備條件較苛刻, 或難以制備出大面積的超疏水薄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降解超疏水聚乳酸塑料薄膜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可降解超疏水聚乳酸塑料薄膜的制備方法,按1:1的配比稱取60-80% 的PPC 和50-70% 的PLA,將 PPC 和PLA 的混合物配制成溶度為10%的THF 溶液,將該溶液均勻涂布于玻璃基板上,靜置1小時,使溶劑充分揮發后形成可降解塑料薄膜,然后將其浸泡在50-80℃的 DMSO 中,10-30min后取出,自然晾干,制得可降解超疏水聚乳酸塑料薄膜。
所述原料配比為 PLA 質量分數50%,DMSO 處理溫度為 60℃,DMSO 處理時間為 25min。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呈超疏水性,薄膜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5d 降解率達到30.14% 。2) 掃描電鏡照片顯示薄膜多孔并具有蜂窩狀結構,具有粗糙的表面形貌。3) 進一步采用低表面能物質進行表面修飾,將自制含氟丙烯酸酯樹脂涂布于薄膜表面后接觸角提高到16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解釋說明。
可降解超疏水聚乳酸塑料薄膜的制備方法,按1:1的配比稱取60% 的PPC 和70% 的PLA,將 PPC 和PLA 的混合物配制成溶度為10%的THF 溶液,將該溶液均勻涂布于玻璃基板上,靜置1小時,使溶劑充分揮發后形成可降解塑料薄膜,然后將其浸泡在60℃的 DMSO 中,25min后取出,自然晾干,制得可降解超疏水聚乳酸塑料薄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