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鞋底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淀粉乙烯-醋酸乙烯酯復合發泡劑鞋底材料。
背景技術:
鞋底的構造相當復雜,就廣義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與鞋跟等所有構成底部的材料。依狹義來說,則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應具備耐磨、耐水,耐油、耐熱、耐壓、耐沖擊、彈性好、容易適合腳型、定型后不易變型、保溫、易吸收濕氣等,同時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換腳時有剎車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項條件。鞋底用料的種類很多,可分為天然類底料和合成類底料兩種。天然類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類底料包括橡膠、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彈性硬紙板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淀粉乙烯-醋酸乙烯酯復合發泡劑鞋底材料,能夠提高材料的性能。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淀粉乙烯-醋酸乙烯酯復合發泡劑鞋底材料,按重量份計包括
乙烯-醋酸乙烯酯 100
淀粉 30-50
聚酰亞胺樹脂 10-30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10-30
石墨烯纖維 5-10
無機填料 0-30
甘油增塑劑 4-12。
本發明采用部分淀粉部分替換掉原先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增加了其生物降解能力,利于保護環境,同時又減少了成本。
但由于淀粉的物理性質會導致鞋底材料的性能下降,因此本發明必須將石墨烯纖維加入,與淀粉協同使用,來增加其拉伸強度和撕裂強度。
本發明所述的鞋底材料,在制備成鞋底之后,其密度最小為0.099-0.114g/cm3,拉伸強度達到24kg/cm2,回彈性超過54%,撕裂強度超過27kg/cm。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乙烯-醋酸乙烯酯 100
淀粉 30
聚酰亞胺樹脂 10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10
石墨烯纖維 5
無機填料 10
甘油增塑劑 4。
實施例2
乙烯-醋酸乙烯酯 100
淀粉 50
聚酰亞胺樹脂 30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30
石墨烯纖維 10
無機填料 30
甘油增塑劑 12。
實施例3
乙烯-醋酸乙烯酯 100
淀粉 40
聚酰亞胺樹脂 20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20
石墨烯纖維 8
無機填料 15
甘油增塑劑 10。
實施例1-3所述的鞋底材料,在制備成鞋底之后,其密度最小為0.099-0.114g/cm3,拉伸強度達到24kg/cm2,回彈性超過54%,撕裂強度超過27kg/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