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纖維纏繞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預浸濕法纖維纏繞工藝。
背景技術:
預浸濕法纏繞技術是美國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問世,九十年代開始應用的新技術,該技術綜合了傳統濕法纏繞工藝和干法纏繞工藝的優點,代表了高性能復合材料纖維纏繞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
預浸濕法工藝又稱為濕法重卷(wet-rerool)技術,其工藝難點是尋找一種具有高觸變性樹脂配方體系,該樹脂體系應達到以下要求:在一定條件下對增強材料具有良好的浸潤性;當浸潤完成后,樹脂在收卷時粘度有一個突變過程,可迅速達到比較大的粘度以滿足貯存的要求:貯存時粘度變化較小、不發生樹脂的遷移、不粘連;室溫儲存期較長;揮發分含量盡可能低;與增強材料界面相匹配。
采用這種樹脂體系浸漬增強材料,然后收卷制成預浸紗,在室溫(或低溫)下儲存,使用時可直接退卷纏繞。
預浸濕法工藝與傳統干法纏繞工藝相比,具有預浸材料不需低溫貯存,固化不需加壓等優點。與傳統濕法纏繞工藝相比,又具有纏繞速度快、纏繞軌跡穩定、操作環境好和纏繞制品質量波動小等優點。
預浸濕法纏繞技術與傳統濕法纏繞技術相比,可降低并精確控制含膠量,減少樹脂及纖維廢料的產生,與干法纏繞工藝相比,不需要熱壓釜加壓固化,此外,該預浸技術在預浸過程中無溶劑,無需溶劑回收處理系統。因此可以明顯降低生產成本,也是一種低成本制造技術。
國外己成功地將該項技術應用于制造火箭發動機殼體、燃氣發生器等航天制品,逐步取代原有濕法和干法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預浸濕法纖維纏繞工藝,能夠使得纏繞工藝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穩定性及可靠性。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預浸濕法纖維纏繞工藝,其采用環氧樹脂體系浸漬纖維材料,所述環氧樹脂體系包括環氧樹脂、氣相法納米二氧化硅、甲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乙酰丙酮鑭系過渡金屬絡合物和硅烷偶聯劑。
在本發明中,所述環氧樹脂為雙酚A型含磷和溴的環氧樹脂,其通過如下方法制備:
按重量份數,將100份的二官能雙酚A型環氧樹脂EPIKOTE828EL(美國Hexion)、10.8份的10-(2,5-二羥基苯基)-10-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DOPO-HQ,日本三光,磷含量9.6%)一起混合均勻并加熱,加熱至130℃時加入0.05~0.15份乙基三苯基溴化膦,繼續加熱,135-150℃下反應1~3小時,降溫至135℃以下加入50份的四溴雙酚A(TBBPA,美國雅寶,溴含量58%)混合均勻,加熱至130℃時加入0.05~0.15份乙基三苯基溴化膦,135-150℃下反應2~4小時后,然后降溫至130℃以下,加入丁酮(MEK)溶解成固含量為80%的MEK溶液,即得到雙酚A型含磷和溴的環氧樹脂。該樹脂中溴含量為18.0%,磷含量為0.63%。
在本發明中,氣相法納米二氧化硅作為環氧樹脂的觸變劑。其含量以環氧樹脂為100%計為2-5wt%,例如2.5%、3%、3.5%、4%和4.5%。
甲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作為固化劑。其含量以環氧樹脂為100wt%計為50-80wt%。
乙酰丙酮鑭系過渡金屬絡合物作為促進劑。其含量以環氧樹脂為100wt%計為0.5-2wt%。
硅烷偶聯劑含量以環氧樹脂為100wt%計為0.1-2.0wt%,例如0.5%、1.0%和1.5%。
60℃下進行玻璃纖維預浸,冷卻至室溫10分鐘后收卷。預浸后的纖維放置一個月后,可以直接退卷,纖維之間不粘連,樹脂上下含量幾乎未發生改變,采用該環氧樹脂體系的預浸濕法纖維纏繞工藝完全滿足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一種預浸濕法纖維纏繞工藝,其采用環氧樹脂體系浸漬纖維材料,所述環氧樹脂體系包括環氧樹脂、氣相法納米二氧化硅、甲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乙酰丙酮鑭系過渡金屬絡合物和硅烷偶聯劑,其重量比為100:2.5:70:1.5:1.0。
所述環氧樹脂為雙酚A型含磷和溴的環氧樹脂,其通過如下方法制備:
按重量份數,將100份的二官能雙酚A型環氧樹脂EPIKOTE828EL(美國Hexion)、10.8份的10-(2,5-二羥基苯基)-10-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DOPO-HQ,日本三光,磷含量9.6%)一起混合均勻并加熱,加熱至130℃時加入0.05~0.15份乙基三苯基溴化膦,繼續加熱,135-150℃下反應1~3小時,降溫至135℃以下加入50份的四溴雙酚A(TBBPA,美國雅寶,溴含量58%)混合均勻,加熱至130℃時加入0.05~0.15份乙基三苯基溴化膦,135-150℃下反應2~4小時后,然后降溫至130℃以下,加入丁酮(MEK)溶解成固含量為80%的MEK溶液,即得到雙酚A型含磷和溴的環氧樹脂。該樹脂中溴含量為18.0%,磷含量為0.63%。
60℃下進行玻璃纖維預浸,冷卻至室溫10分鐘后收卷。預浸后的纖維放置一個月后,可以直接退卷,纖維之間不粘連,樹脂上下含量幾乎未發生改變,采用該環氧樹脂體系的預浸濕法纖維纏繞工藝完全滿足要求。
實施例2
一種預浸濕法纖維纏繞工藝,其采用環氧樹脂體系浸漬纖維材料,所述環氧樹脂體系包括環氧樹脂、氣相法納米二氧化硅、甲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乙酰丙酮鑭系過渡金屬絡合物和硅烷偶聯劑,其重量比為100:5:80:0.5:1.5。
所述環氧樹脂為雙酚A型含磷和溴的環氧樹脂,其通過如下方法制備:
按重量份數,將100份的二官能雙酚A型環氧樹脂EPIKOTE828EL(美國Hexion)、10.8份的10-(2,5-二羥基苯基)-10-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DOPO-HQ,日本三光,磷含量9.6%)一起混合均勻并加熱,加熱至130℃時加入0.05~0.15份乙基三苯基溴化膦,繼續加熱,135-150℃下反應1~3小時,降溫至135℃以下加入50份的四溴雙酚A(TBBPA,美國雅寶,溴含量58%)混合均勻,加熱至130℃時加入0.05~0.15份乙基三苯基溴化膦,135-150℃下反應2~4小時后,然后降溫至130℃以下,加入丁酮(MEK)溶解成固含量為80%的MEK溶液,即得到雙酚A型含磷和溴的環氧樹脂。該樹脂中溴含量為18.0%,磷含量為0.63%。
60℃下進行玻璃纖維預浸,冷卻至室溫10分鐘后收卷。預浸后的纖維放置一個月后,可以直接退卷,纖維之間不粘連,樹脂上下含量幾乎未發生改變,采用該環氧樹脂體系的預浸濕法纖維纏繞工藝完全滿足要求。
實施例3
一種預浸濕法纖維纏繞工藝,其采用環氧樹脂體系浸漬纖維材料,所述環氧樹脂體系包括環氧樹脂、氣相法納米二氧化硅、甲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乙酰丙酮鑭系過渡金屬絡合物和硅烷偶聯劑,其重量比為100:4:60:1:0.5。
所述環氧樹脂為雙酚A型含磷和溴的環氧樹脂,其通過如下方法制備:
按重量份數,將100份的二官能雙酚A型環氧樹脂EPIKOTE828EL(美國Hexion)、10.8份的10-(2,5-二羥基苯基)-10-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DOPO-HQ,日本三光,磷含量9.6%)一起混合均勻并加熱,加熱至130℃時加入0.05~0.15份乙基三苯基溴化膦,繼續加熱,135-150℃下反應1~3小時,降溫至135℃以下加入50份的四溴雙酚A(TBBPA,美國雅寶,溴含量58%)混合均勻,加熱至130℃時加入0.05~0.15份乙基三苯基溴化膦,135-150℃下反應2~4小時后,然后降溫至130℃以下,加入丁酮(MEK)溶解成固含量為80%的MEK溶液,即得到雙酚A型含磷和溴的環氧樹脂。該樹脂中溴含量為18.0%,磷含量為0.63%。
60℃下進行玻璃纖維預浸,冷卻至室溫10分鐘后收卷。預浸后的纖維放置一個月后,可以直接退卷,纖維之間不粘連,樹脂上下含量幾乎未發生改變,采用該環氧樹脂體系的預浸濕法纖維纏繞工藝完全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