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鞋底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低密度微孔聚氨酯鞋底材料。
背景技術:
鞋底的構造相當復雜,就廣義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與鞋跟等所有構成底部的材料。依狹義來說,則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應具備耐磨、耐水,耐油、耐熱、耐壓、耐沖擊、彈性好、容易適合腳型、定型后不易變型、保溫、易吸收濕氣等,同時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換腳時有剎車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項條件。鞋底用料的種類很多,可分為天然類底料和合成類底料兩種。天然類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類底料包括橡膠、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彈性硬紙板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低密度微孔聚氨酯鞋底材料,能夠使得得到的制品硬度、密度均降低,改善了普通鞋底底料密度降低而導致的塑料感缺陷。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低密度微孔聚氨酯鞋底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聚酯多元醇100
二元醇擴鏈劑5-20
硅酮表面活性劑0.5-1.2
叔胺催化劑0.3-1.0
有機金屬催化劑0-0.5
石墨烯纖維5-10。
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低密度微孔聚氨酯鞋底材料,還包括回收的橡膠輪胎改性顆粒10-20。
優選的,所述回收的橡膠輪胎改性顆粒,其制備方法如下:
(1)廢舊輪胎除去金屬、纖維雜質,破碎成顆粒;
(2)將所述顆粒洗滌,烘干;
(3)將所述烘干后的顆粒按照廢舊輪胎顆粒:均聚聚丙烯:碳酸鈣: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熱塑性丁苯橡膠:鈦酸酯偶聯劑: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抗氧劑:潤滑劑:交聯劑為50:(12-17):(12-17):(5-10):(5-10):(1-2):(1-3):(0.5-2):(0.5-2):(0.01-0.05)的重量比例進行混合均勻;
(4)將混合物料置于擠出機中擠出造粒,擠出機輸送段溫度為160-190℃,熔融段溫度為170-200℃,均化段溫度為180-210℃,得到橡膠輪胎改性顆粒。
本發明的材料由于軟硬鏈段設計合理,發泡劑適當,因此制備得到的制品硬度、密度均降低,改善了普通鞋底底料密度降低而導致的塑料感缺陷。同時,由于摻雜了石墨烯,因此其耐磨性能、拉伸強度、撕裂強度等都獲得了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一種低密度微孔聚氨酯鞋底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聚酯多元醇100
二元醇擴鏈劑5
硅酮表面活性劑0.5
叔胺催化劑0.3
有機金屬催化劑0.1
石墨烯纖維5。
實施例2
一種低密度微孔聚氨酯鞋底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聚酯多元醇100
二元醇擴鏈劑20
硅酮表面活性劑1.2
叔胺催化劑1.0
有機金屬催化劑0.5
石墨烯纖維10。
實施例3
一種低密度微孔聚氨酯鞋底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聚酯多元醇100
二元醇擴鏈劑10
硅酮表面活性劑0.8
叔胺催化劑0.5
有機金屬催化劑0.25
石墨烯纖維5
回收的橡膠輪胎改性顆粒15。
實施例1-3制備得到的鞋底其成型密度為0.3-0.5g/cm3,拉伸其強度4.36MPa,撕裂強度超過14.29MPa,性能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