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大麻籽油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采用生物技術制備大麻籽油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大麻籽油含有約25%-35%的油脂,20%-25%的蛋白質,20%-30%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豐富的微量元素等。大麻籽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約為90%,其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約80%。ω-6與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約為3∶1,是理想的人體脂肪酸攝入比例,并且還含有γ一亞麻酸以及豐富的生育酚和植物甾醇。研究表明,大麻籽油在降低膽固醇、抗氧化、清除人體內自由基等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并且是安全無毒的,是一種具有很高利用價值的功能性油脂。現有技術中大麻籽油的制備方法如高溫法、化學萃取法、酶解法等需要消耗大量貴重的有機溶劑,能耗高,提取成本高,且現有技術中的方法容易使大麻中的營養物質變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生物技術制備大麻籽油的方法和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消耗大量貴重的有機溶劑,能耗高,提取成本高,容易使大麻中的營養物質變質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采用生物技術制備大麻籽油的方法,包括:
對大麻進行篩選、去皮、剝殼,以獲得大麻籽仁;
將大麻籽仁進行破碎,并進入恒溫干燥箱進行低溫烘干,其中,烘干溫度為30℃-45℃,烘干時間為24-72小時;
將大麻籽仁進入冷榨機進行冷榨,得到含渣毛油;
將含渣毛油進行第一次過濾除雜;
加入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膠,然后在氣壓為-0.1MPa,溫度為50~70℃,轉速為250~350r/min下攪拌20min,粗過濾,以去除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膠;
將毛油在攪拌下冷卻到0~5℃,靜置養晶48小時以上,進行第二次過濾除雜后得到大麻籽油成品。
一種采用生物技術制備大麻籽油的裝置,包括:
預處理設備,用于對大麻進行篩選、去皮、剝殼,以獲得大麻籽仁;
破碎機,用于將大麻籽仁進行破碎;
干燥箱,用于進行低溫烘干;
冷榨機,用于將大麻籽仁進入冷榨機進行冷榨,得到含渣毛油;
第一過濾器,用于將含渣毛油進行第一次過濾除雜;
脫水、脫色、除臭器,用于添加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膠,并在氣壓為-0.1MPa,溫度為50~70℃,轉速為250~350r/min下攪拌20min,粗過濾,并在出口處去除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膠;
第二過濾器,用于將毛油在攪拌下冷卻到0~5℃,靜置養晶48小時以上,進行第二次過濾除雜后得到大麻籽油成品。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生物技術制備大麻籽油的方法和裝置,通過對大麻進行篩選、去皮、剝殼,以獲得大麻籽仁;將大麻籽仁進行破碎,并進入恒溫干燥箱進行低溫烘干;將大麻籽仁進入冷榨機進行冷榨,得到含渣毛油;將含渣毛油進行第一次過濾除雜;加入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膠,攪拌之后粗過濾,以去除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膠;將毛油在攪拌下冷卻到0~5℃,靜置養晶48小時以上,進行第二次過濾除雜后得到大麻籽油成品。本發明通過低溫冷榨,有效的保存了大麻籽中重要營養成分,避免了其被氧化或被高溫破壞,提高了其營養價值。本發明生產的大麻籽油氧化穩定性和抗氧化活性高,油色純正、清澈透明,無異味。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采用生物技術制備大麻籽油的方法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采用生物技術制備大麻籽油的裝置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為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采用生物技術制備大麻籽油的方法,包括:
步驟101、預處理:對大麻進行篩選、去皮、剝殼,以獲得大麻籽仁;
步驟102、低溫烘干:將大麻籽仁進行破碎,并進入恒溫干燥箱進行低溫烘干,其中,烘干溫度為30℃-45℃,烘干時間為24-72小時;
其中,本步驟中將大麻籽仁低溫烘干至水分為3~5%
步驟103、冷榨:將大麻籽仁進入冷榨機進行冷榨,得到含渣毛油;
其中,步驟103具體可以包括:
步驟103-1、采用低溫雙螺旋冷榨機對大麻籽仁進行冷榨,進料溫度控制在50-60℃,膛溫60-90℃,壓力20-30MPa,壓榨時間100-300s;
步驟103-2、協同進行超聲處理,超聲功率150-200W,每次超聲間隔時間5-30min,超聲時間15-60min。
步驟103-1與步驟103-2操作在時間是可以是同時的。
步驟104、一次過濾除雜:將含渣毛油進行第一次過濾除雜;
其中,本步驟中的過濾除雜具體為倒入底部有無菌脫脂棉的漏斗內過濾,除去油渣。
步驟105、脫水、脫臭、脫色處理:加入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膠,然后在氣壓為-0.1MPa,溫度為50~70℃,轉速為250~350r/min下攪拌20min,粗過濾,以去除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膠;
步驟106、二次過濾除雜:將毛油在攪拌下冷卻到0~5℃,靜置養晶48小時以上,進行第二次過濾除雜后得到大麻籽油成品。
由于經過精煉的大麻籽油中天然抗氧化成分基本被去除,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酸敗,氧氣、金屬離子、光線等都會加速氧化,應添加適當抗氧化劑和選擇不透明的包裝容器以提高貯存期,因此步驟106之后,還可以包括向大麻籽油成品中添加0.3%~0.5%的維生素E作為抗氧化劑,并進行充分攪拌。
本發明實施例中,步驟102將大麻籽仁送入恒溫干燥箱進行低溫烘干之后,步驟103將大麻籽仁進入冷榨機進行冷榨之前,還可以包括:將大麻籽仁置于大型微波爐中,在微波頻率2450MHz、功率560W的條件下,微波處理7min之后,冷卻至室溫。為了該操作的技術效果,本發明實施例中取150大麻籽,在微波頻率2450MHz、功率560W的條件下,微波處理7min,取出樣品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然后加入冷榨機壓榨,收集油樣得到壓榨油,壓榨油密封保存于4℃冰箱并完成品質分析。與未經微波處理的大麻籽直接低溫壓榨制得的大麻籽油為對照進行說明,如表1中的實驗數據所示,如下:
表1 大麻籽油中微量成分含量對比
表中微波預處理使油中α-維生素E和γ-維生素E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γ-維生素E的增加量顯著高于α-維生素E的增加量,微波預處理后油中總維生素E含量增加了41.99mg/kg;微波預處理顯著增加了大麻籽油中菜油甾醇、谷甾醇、Δ5燕麥甾醇以及未知甾醇的含量,同時使總甾醇含量增加58.68mg/100g,總酚含量是為進行微波預處理的兩倍。可見,采用微波技術預處理大麻籽對大麻籽油的脂肪酸組成沒有顯著影響,可增加油中天然維生素E、植物甾醇和多酚含量并提高油的氧化穩定性和抗氧化活性。
本發明通過低溫冷榨,有效的保存了大麻籽中重要營養成分,避免了其被氧化或被高溫破壞,提高了其營養價值。本發明生產的大麻籽油氧化穩定性和抗氧化活性高,油色純正、清澈透明,無異味。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采用生物技術制備大麻籽油的裝置,如圖2所示,包括:
預處理設備210,用于對大麻進行篩選、去皮、剝殼,以獲得大麻籽仁;
破碎機220,用于將大麻籽仁進行破碎;
干燥箱230,用于進行低溫烘干;
冷榨機240,用于將大麻籽仁進入冷榨機進行冷榨,得到含渣毛油;
第一過濾器250,用于將含渣毛油進行第一次過濾除雜;
脫水、脫色、除臭器260,用于添加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膠,并在氣壓為-0.1MPa,溫度為50~70℃,轉速為250~350r/min下攪拌20min,粗過濾,并在出口處去除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膠;
第二過濾器270,用于將毛油在攪拌下冷卻到0~5℃,靜置養晶48小時以上,進行第二次過濾除雜后得到大麻籽油成品。
其中,所述第一過濾器250和所述第二過濾器270均包括無菌脫脂棉的漏斗。
所述冷榨機240包括:
雙螺旋冷榨機,用于對大麻籽仁進行冷榨;
超聲波發生器,用于間隔時間5-30min產生功率為150-200W的持續時間為時間15-60min的超聲波。
干燥箱230與冷榨機240之間連接有大型微波爐280,用于將大麻籽仁在微波頻率2450MHz、功率560W的條件下,微波處理7min,并冷卻至室溫。
以上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