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濕法冶金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2-乙基己基)(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2-乙基己基磷酸-2-乙基己基酯(P507)和以二(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Cyanex 272)為代表的二烷基次膦酸是萃取分離稀土和鎳鈷的有效萃取劑。P507能夠高效分離輕、中稀土,但對重稀土反萃酸度高,選擇性差,萃取速率慢。Cyanex 272對重稀土反萃酸度大大低于P507,分離重稀土和鎳鈷性能優于P507,但飽和負載量低,易于乳化。二癸基次膦酸對鎳鈷的分離性能優于P507和Cyanex 272,其合成原料混合癸烯是石油化工副產品,價格低廉,但來源不穩定(居中軍等,二癸基次膦酸的合成與萃取性能.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0,20(11):2254-2259;Li Linyan,et al.,Dialkyl phosphinic acids: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as extraction for nickel and cobalt separation.Trans.Nonferrous Metals Soc.China.2010,20(Suppl.1):205-210;Xing Peng,et al.,Cobalt separation from nickel in sulfate aqueous solution by a new extractant:didecylphosphinic acid(DDPA).Hydrometallurgy,2012,113:86-90)。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P227)對重稀土反萃酸度亦低于P507,分離性能亦優于P507,飽和負載量與P507相當,且萃取過程不易乳化,但萃取重稀土達平衡時間長,合成P227的原料2-乙基-1-己烯價格昂貴,反應中2-乙基-1-己烯需過量,造成成本進一步增加(Du ruobing,et al.,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dialkylphosphinic acids and a structure-reactivity study in rare earth metal extraction.RSC Advances.2015,5:104258-104262)。
新型萃取劑(2-乙基己基)(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繼承了P227和Cyanex 272的優點,反萃酸度低于P507,分離性能優于P507,飽和負載量與P227相當,且萃取平衡時間短。采用本發明的合成方法合成(2-乙基己基)(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時,2-乙基-1-己烯用量少,成本較P227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2-乙基己基)(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的合成方法,該萃取劑可用于金屬離子(如稀土離子、有色金屬離子、稀貴金屬離子等)的萃取、分離和純化。
該(2-乙基己基)(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萃取劑的結構為式I:
該合成方法步驟如下:
(1)將次磷酸鈉或次磷酸與酸、2-乙基-1-己烯、引發劑、有機溶劑混合進行一次自由基加成反應,反應溫度為70~150℃,反應時間4~48h;其中,次磷酸鈉或次磷酸與2-乙基-1-己烯的摩爾比為0.8:1~5:1;
(2)將步驟(1)一次自由基加成反應后所得反應液冷卻,用堿液萃取至水相pH>7,合并萃取所得水相,向水相中加入酸至pH<7,然后用有機溶劑萃取,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洗滌后用干燥劑干燥,過濾,用旋轉蒸發儀除去有機溶劑,得到淡黃色的油狀物,即單(2-乙基己基)次膦酸;
(3)將步驟(2)所得單(2-乙基己基)次膦酸與酸、二異丁烯、引發劑、有機溶劑混合進行二次自由基加成反應,反應溫度70~150℃,反應時間4~48h;其中,單(2-乙基己基)次膦酸和二異丁烯的摩爾比為1:1~1:5;
(4)將步驟(3)二次自由基加成反應所得反應液冷卻,用堿液洗滌至水相pH>7,再用酸酸化至水相pH<7,繼而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洗滌后用干燥劑干燥,過濾,用旋轉蒸發儀除去有機溶劑,得到淡黃色的油狀物,即(2-乙基己基)(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
其中,步驟(1)、步驟(2)、步驟(3)和步驟(4)中的酸可以相同,可以不同,酸為鹽酸、硫酸、硝酸、磷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中的一種或幾種,步驟(1)中酸與次磷酸鈉或次磷酸的摩爾比為1:3~3:1,步驟(3)中酸與單(2-乙基己基)次膦酸的摩爾比為1:3~3:1。
步驟(1)和步驟(3)中引發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引發劑為叔丁基過氧化氫、異丙苯過氧化氫、過氧化二叔丁基、過氧化二異丙苯、過氧化二苯甲酰、過氧化十二酰、過氧化叔戊酸叔丁酯、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環己酯、過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酯、偶氮二異丁腈中的一種或幾種,步驟(1)中引發劑用量為2-乙基-1-己烯摩爾量的0.01-10%,步驟(3)中引發劑用量為二異丁烯摩爾量的0.01-10%。
步驟(1)、步驟(2)、步驟(3)和步驟(4)中的有機溶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有機溶劑為環己烷、石油醚、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異辛烷、四氫呋喃、乙醚、1,4-二氧六環、甲苯、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步驟(1)和步驟(3)中有機溶劑的用量質量為2-乙基-1-己烯質量的0-50倍。
步驟(2)和步驟(4)中堿液為氫氧化鋰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鉀溶液中一種或幾種。
步驟(2)和步驟(4)中的干燥劑為無水硫酸鈉或無水硫酸鎂。
步驟(1)中的2-乙基-1-己烯和步驟(3)中的二異丁烯互換,即先合成單(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再與2-乙基-1-己烯反應,生成(2-乙基己基)(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萃取劑合成方法簡單,萃取劑次膦酸對重稀土離子的反萃酸度低于P507,飽和萃取容量高于Cyanex 272,萃取達平衡時間短于P227,且反應條件溫和,易于實施,副反應少,產物純化簡單,適合規模化大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本發明提供一種(2-乙基己基)(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的合成方法。
實施例1
(1)稱取次磷酸鈉13.2g、石油醚15.0g、過氧化二叔丁基0.32g、2-乙基-1-己烯5.8g、濃硫酸3ml于帶100mL聚四氟乙烯內襯的反應釜中,加入磁子,密封,置于下設磁力攪拌器的小型管式爐中,開動攪拌器于135℃反應12h。
(2)降至室溫,將產物轉移至250mL分液漏斗中,用30mL 4%NaOH萃取三次,合并水相。向水相中加入20mL10%H2SO4,然后用50mL乙醚萃取3次,合并乙醚相,用30mL飽和食鹽水洗滌3次,然后用無水硫酸鎂干燥,過濾,用旋轉蒸發儀除去乙醚,得到淡黃色油狀物7.4g,產率80%,即單(2-乙基己基)次膦酸。
(3)將上述所得單(2-乙基己基)次膦酸產物和10mL石油醚、9.4g二異丁烯、2mL硫酸、0.32g過氧化二叔丁基于帶50mL聚四氟乙烯內襯的反應釜中,并加入磁子,密封,置于上述小型管式爐中,開動攪拌器于135℃反應8h;降至室溫,補加過氧化二叔丁基0.32g,于135℃再反應16h。
(4)將產物用50mL石油醚稀釋后轉移至250mL分液漏斗中,用20mL4%NaOH洗滌3次,繼而加入20mL 10%H2SO4酸化,除去水相,有機相用30mL飽和食鹽水洗滌3次,無水硫酸鎂干燥,過濾,用旋轉蒸發儀除去有機溶劑,得淡黃色油狀物8.1g,產率67%,即(2-乙基己基)(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
實施例2
(1)稱取次磷酸鈉26.2g、正辛烷30.0g、過氧化二叔丁基0.8g、2-乙基-1-己烯10.0g、冰醋酸15.2g于帶100mL聚四氟乙烯內襯的反應釜中,加入磁子,密封,置于下設磁力攪拌器的小型管式爐中,開動攪拌器于120℃反應8h。
(2)降至室溫,將產物轉移至250mL分液漏斗中,用50mL 6%KOH萃取三次,合并水相。向水相中加入50mL10%HCl,然后用50mL乙醚萃取4次,合并乙醚相,用30mL飽和食鹽水洗滌3次,然后用無水硫酸鈉干燥,過濾,用旋轉蒸發儀除去乙醚,得到淡黃色油狀物14.1g,產率89%,即單(2-乙基己基)次膦酸。
(3)將上述所得單(2-乙基己基)次膦酸產物和20mL正辛烷、15.2g二異丁烯、4.2g冰醋酸、0.41g過氧化二叔丁基于帶100mL聚四氟乙烯內襯的反應釜中,并加入磁子,密封,置于上述小型管式爐中,開動攪拌器于135℃反應8h;降至室溫,補加過氧化二叔丁基0.22g,于135℃再反應8h,再補加過氧化二叔丁基0.23g,于135℃再反應8h,共反應24h。
(4)將產物用50mL正辛烷稀釋后轉移至250mL分液漏斗中,用30mL6%KOH洗滌3次,繼而加入20mL 10%HCl酸化,除去水相,有機相用30mL飽和食鹽水洗滌4次,無水硫酸鈉干燥,過濾,用旋轉蒸發儀除去有機溶劑和未反應二異丁烯,得淡黃色油狀物12.2g,產率53%,即(2-乙基己基)(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
實施例3
(1)稱取次磷酸鈉26.8g、環己烷25.0g、偶氮二異丁腈0.75g、二異丁烯12.2g、冰醋酸13.2g于帶100mL聚四氟乙烯內襯的反應釜中,加入磁子,密封,置于下設磁力攪拌器的小型管式爐中,開動攪拌器于80℃反應16h。
(2)降至室溫,將產物轉移至250mL分液漏斗中,用50mL 6%KOH萃取三次,合并水相。向水相中加入50mL10%HCl,然后用50mL石油醚萃取3次,合并石油醚相,用30mL飽和食鹽水洗滌3次,然后用無水硫酸鈉干燥,過濾,用旋轉蒸發儀除去乙醚,得到淡黃色油狀物13.0g,產率67%。
(3)將上述所得單烷基次膦酸產物和15mL環己烷、24.2g 2-乙基-1-己烯、4.2g冰醋酸、0.34g過氧化二叔丁基于帶100mL聚四氟乙烯內襯的反應釜中,并加入磁子,密封,置于上述小型管式爐中,開動攪拌器于130℃反應8h;降至室溫,補加過氧化二叔丁基0.38g,于130℃再反應12h。
(4)將產物用50mL環己烷稀釋后轉移至250mL分液漏斗中,用30mL6%KOH洗滌3次,繼而加入20mL 10%HCl酸化,除去水相,有機相用30mL飽和食鹽水洗滌3次,無水硫酸鈉干燥,過濾,用旋轉蒸發儀除去有機溶劑和未反應烯烴,得淡黃色油狀物11.8g,產率56%。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