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分子印跡技術(MolecularImprintingTechnology,MIT)是高分子化學、材料化學和生物化學的交叉學科,至今已有70年的發展歷史,在色譜分離、固相萃取、生物傳感器、模擬酶催化、生物醫學等方面得到了日益廣泛的研究和開發,展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利用MIT可以在聚合物中留下與模板分子大小、形狀以及功能基團空間排列相匹配的空穴,從而獲得對目標分子具有特異性識別能力和高親和力的人工抗體-分子印跡聚合物(MolecularlyImprinted Polymers,MIPs)。與天然生物識別分子抗體、受體、核酸適配體相比,MIPs不但具有可與之相媲美的識別能力,還具有構效預定性、特異識別性、廣泛實用性等獨特的優勢。其抗惡劣環境能力強、穩定性高、使用壽命長、易實現工業化,在分離富集食品和環境中目標物展現了令人矚目的應用前景。
分子印跡材料具有良好的分子特異識別性,正是這些優異的性能,使得分子印跡材料可以用于環境吸附柱填料、環境監測設備、固相萃取、選擇性電極等。中空多孔型材料較之其它形狀的顆粒具有流動性好,高通過性,比表面積大等特點,通過控制制備條件,可使得中空多孔材料具備特殊的結構、高比表面積、高吸附性、可組裝性、高孔隙率等特性,在催化、生物、電化學、氣體吸附、色譜分離、傳感器材料等領域已經顯示了廣泛的應用前景。
分子印跡材料的制備是傳統研究熱點,不同性能的材料也有合成報到,但集中于材料識別性能的研究,中空型分子印跡材料的制備方法研究鮮見報到。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a.投料:將一定量的模板分子、功能單體MMA充分混合2h,再加入一定量交聯劑EGDMA、引發劑AIBN和研磨后的碳酸鈣粉末,再加入一定體積的乙腈;b.反應:將混合溶液超聲混合脫氣20分鐘后,通入氮氣去除溶解氧,并在氮氣保護下密封,在65℃、充分攪拌的條件下,聚合反應12個小時;c.洗脫:聚合物用甲醇/乙酸進行12個小時的索氏提取,洗脫去模板分子,溶解掉碳酸鈣顆粒;最后在50℃條件下進行真空干燥,進行適當研磨后密封裝樣保存,即得到本發明的中空型分子印跡材料。
本發明一種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應體系中加入了碳酸鹽作為聚合核心。
本發明一種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鈣用量與交聯劑用量質量比為1∶6。
本發明的一種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經紅外測定,結果表明它可完全聚合,通過TEM照片,觀察到本發明的分子印跡材料形貌為中空呈多孔結構,粒徑為2-5μ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以成本極低的碳酸鈣為聚合載體,通過簡單的酸洗過程即可獲得具有良好通過性的分子印跡材料,該材料在用做固相萃取填充物時,可避免因通過性不好而導致較大的負壓,從而大大減少萃取時間;同時,本發明制備的印跡材料因其中空多孔的特性,而具有較大比表面積,使得材料具有更多的結合點位和吸附能力。相對于現有技術,該制備方法并不增加過多的制備程序,材料成本低,并可方便的擴展應用于其他各種分子印跡材料的制備過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投料:將一定量的模板分子、功能單體MMA充分混合2h,再加入一定量交聯劑EGDMA、引發劑AIBN和研磨后的碳酸鈣粉末,再加入一定體積的乙腈;b.反應:將混合溶液超聲混合脫氣20分鐘后,通入氮氣去除溶解氧,并在氮氣保護下密封,在65℃、充分攪拌的條件下,聚合反應12個小時;c.洗脫:聚合物用甲醇/乙酸進行12個小時的索氏提取,洗脫去模板分子,溶解掉碳酸鈣顆粒;最后在50℃條件下進行真空干燥,進行適當研磨后密封裝樣保存,即得到本發明的中空型分子印跡材料。所述的反應體系中加入了碳酸鹽作為聚合核心。
實施例2:一種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投料:將一定量的模板分子、功能單體MMA充分混合2h,再加入一定量交聯劑EGDMA、引發劑AIBN和研磨后的碳酸鈣粉末,再加入一定體積的乙腈;b.反應:將混合溶液超聲混合脫氣20分鐘后,通入氮氣去除溶解氧,并在氮氣保護下密封,在65℃、充分攪拌的條件下,聚合反應12個小時;c.洗脫:聚合物用甲醇/乙酸進行12個小時的索氏提取,洗脫去模板分子,溶解掉碳酸鈣顆粒;最后在50℃條件下進行真空干燥,進行適當研磨后密封裝樣保存,即得到本發明的中空型分子印跡材料。所述的反應體系中加入了碳酸鹽作為聚合核心。所述的碳酸鈣用量與交聯劑用量質量比為1∶6。
實施例3:
將0.08627g模板分子阿特拉津,0.25ml功能單體MMA,充分混合后靜置反應2h,再加入3ml交聯劑EGDMA,0.02g的引發劑AIBN,將0.5g的碳酸鈣粉末進行充分研磨,研磨后的碳酸鈣粉末加到裝有50ml乙腈的250ml平底燒瓶中。加入磁子,超聲混合脫氣20分鐘后,通入氮氣去除溶解氧,并在氮氣保護下密封。置于60℃的恒溫集熱磁力攪拌器中,調整攪拌速度使碳酸鈣粉末達到懸浮狀態,聚合反應12個小時。聚合物用甲醇/乙酸(70∶30,v/v)100ml進行12個小時的索氏提取,洗脫去阿特拉津模板分子,溶解掉碳酸鈣顆粒。最后在50℃條件下進行真空干燥,進行適當研磨后密封裝樣保存。所述步驟制備產物即為本發明的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
實施例4:將0.08627g模板分子阿特拉津,0.25ml功能單體MMA,充分混合后靜置反應2h,再加入3ml交聯劑EGDMA,0.02g的引發劑AIBN,將0.3g的碳酸鈣粉末進行充分研磨,研磨后的碳酸鈣粉末加到裝有50ml乙腈的250ml平底燒瓶中。加入磁子,超聲混合脫氣20分鐘后,通入氮氣去除溶解氧,并在氮氣保護下密封。置于60℃的恒溫集熱磁力攪拌器中,調整攪拌速度使碳酸鈣粉末達到懸浮狀態,聚合反應12個小時。聚合物用甲醇/乙酸(70∶30,v/v)100ml進行12個小時的索氏提取,洗脫去阿特拉津模板分子,溶解掉碳酸鈣顆粒。最后在50℃條件下進行真空干燥,進行適當研磨后密封裝樣保存。所述步驟制備產物即為本發明的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
實施例5:將0.08627g模板分子阿特拉津,0.25ml功能單體MMA,充分混合后靜置反應2h,再加入5ml交聯劑EGDMA,0.02g的引發劑AIBN,將0.5g的碳酸鈣粉末進行充分研磨,研磨后的碳酸鈣粉末加到裝有10ml乙腈的250ml平底燒瓶中。加入磁子,超聲混合脫氣20分鐘后,通入氮氣去除溶解氧,并在氮氣保護下密封。置于60℃的恒溫集熱磁力攪拌器中,調整攪拌速度使碳酸鈣粉末達到懸浮狀態,聚合反應12個小時。聚合物用甲醇/乙酸(70∶30,v/v)100ml進行12個小時的索氏提取,洗脫去阿特拉津模板分子,溶解掉碳酸鈣顆粒。最后在50℃條件下進行真空干燥,進行適當研磨后密封裝樣保存。所述步驟制備產物即為本發明的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本發明的一種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跡材料經紅外測定,結果表明它可完全聚合,通過TEM照片,觀察到本發明的分子印跡材料形貌為中空呈多孔結構,粒徑為2-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