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氫化丁腈橡膠22~26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24份、氯醚橡膠20~24份、聚烯烴彈性體18~22份、柯巴樹脂20~24份、二異丁基甲酮20~24份、醋酸丁酯18~22份、正硅酸乙酯20~24份、甲酸香茅酯20~24份、聚醚改性硅油18~22份、熊果甘18~22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18~22份、香蘭素20~24份、納米磷酸鋯載銀抗菌劑18~22份、磺化瀝青粉16~20份、活性白土20~24份、鉀長石粉末18~22份、焦寶石粉末16~20份、鋰電氣石粉18~22份、菱鎂礦粉16~20份、六聚磷酸鈉16~20份、磷酸三苯酯16~20份、聚苯并咪唑酰亞胺14~18份、五溴甲苯10~14份、磷酸三異丙基苯酯8~12份、N-苯基-2-萘胺8~12份、糠胺8~12份、對叔丁基苯甲酸8~12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8~12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8~12份、蓖麻油100~20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氫化丁腈橡膠22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份、氯醚橡膠20份、聚烯烴彈性體18份、柯巴樹脂20份、二異丁基甲酮20份、醋酸丁酯18份、正硅酸乙酯20份、甲酸香茅酯20份、聚醚改性硅油18份、熊果甘18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18份、香蘭素20份、納米磷酸鋯載銀抗菌劑18份、磺化瀝青粉16份、活性白土20份、鉀長石粉末18份、焦寶石粉末16份、鋰電氣石粉18份、菱鎂礦粉16份、六聚磷酸鈉16份、磷酸三苯酯16份、聚苯并咪唑酰亞胺14份、五溴甲苯10份、磷酸三異丙基苯酯8份、N-苯基-2-萘胺8份、糠胺8份、對叔丁基苯甲酸8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8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8份、蓖麻油10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氫化丁腈橡膠24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2份、氯醚橡膠22份、聚烯烴彈性體20份、柯巴樹脂22份、二異丁基甲酮22份、醋酸丁酯20份、正硅酸乙酯22份、甲酸香茅酯22份、聚醚改性硅油20份、熊果甘20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20份、香蘭素22份、納米磷酸鋯載銀抗菌劑20份、磺化瀝青粉18份、活性白土22份、鉀長石粉末20份、焦寶石粉末18份、鋰電氣石粉20份、菱鎂礦粉18份、六聚磷酸鈉18份、磷酸三苯酯18份、聚苯并咪唑酰亞胺16份、五溴甲苯12份、磷酸三異丙基苯酯10份、N-苯基-2-萘胺10份、糠胺10份、對叔丁基苯甲酸10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0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0份、蓖麻油15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氫化丁腈橡膠26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4份、氯醚橡膠24份、聚烯烴彈性體22份、柯巴樹脂24份、二異丁基甲酮24份、醋酸丁酯22份、正硅酸乙酯24份、甲酸香茅酯24份、聚醚改性硅油22份、熊果甘22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22份、香蘭素24份、納米磷酸鋯載銀抗菌劑22份、磺化瀝青粉20份、活性白土24份、鉀長石粉末22份、焦寶石粉末20份、鋰電氣石粉22份、菱鎂礦粉20份、六聚磷酸鈉20份、磷酸三苯酯20份、聚苯并咪唑酰亞胺18份、五溴甲苯14份、磷酸三異丙基苯酯12份、N-苯基-2-萘胺12份、糠胺12份、對叔丁基苯甲酸12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2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2份、蓖麻油200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鉀長石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3~12∶4~8∶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寶石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3~9∶2~8∶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改性硅油的粘度在25℃為120~160mpa.s。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菱鎂礦粉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20~50目、50~70目、70~9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2~8∶3~9∶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蓖麻油的粘度在25℃為80~120mpa.s。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力戶外通信機柜用密封材料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所述質量份數的氫化丁腈橡膠、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醚橡膠、聚烯烴彈性體、柯巴樹脂、二異丁基甲酮、醋酸丁酯、正硅酸乙酯、甲酸香茅酯、聚醚改性硅油、熊果甘、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香蘭素、納米磷酸鋯載銀抗菌劑、磺化瀝青粉、活性白土、鉀長石粉末加入到上述質量份數的蓖麻油中,從室溫以每小時升溫2~5℃的速度,邊攪拌邊升溫至60~90℃,攪拌均勻,然后以每小時降溫4~10℃的方式放冷至室溫,得到混合物A;
(2)加入所述質量份數的六聚磷酸鈉、磷酸三苯酯、聚苯并咪唑酰亞胺、五溴甲苯、磷酸三異丙基苯酯,從室溫以每小時升溫5~8℃的速度,邊攪拌邊升溫至80~90℃,并在80~90℃保持1~3h,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混合物B;
(3)加入所述質量份數的N-苯基-2-萘胺、糠胺、對叔丁基苯甲酸、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從室溫以每小時升溫8~10℃的速度,邊攪拌邊升溫至70~90℃,在攪拌狀態下于70~90℃保持1~3h,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混合物C;
(4)在混合物C中加入上述質量份數的剩余組分,在真空度為-0.06~-0.1Mpa的真空條件下,從室溫以每小時升溫1~3℃的速度,邊攪拌邊升溫至50~70℃,攪拌均勻,冷卻至室溫,得到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