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白質ZmVps29在調控植物籽粒性狀和/或調控植物產量中的應用;所述籽粒性狀為d1)和/或d2)和/或d3):d1)粒長/粒寬;d2)粒長;d3)粒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質ZmVps29為a1)或a2)或a3):
a1)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質;
a2)在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質的N端或/和C端連接標簽得到的融合蛋白質;
a3)將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與植物籽粒性狀和/或植物產量相關的蛋白質。
3.編碼權利要求1或2所述蛋白質ZmVps29的核酸分子在調控植物籽粒性狀和/或調控植物產量中的應用;所述籽粒性狀為d1)和/或d2)和/或d3):d1)粒長/粒寬;d2)粒長;d3)粒寬。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控植物籽粒性狀為植物籽粒性狀優;所述籽粒性狀優體現為e1)和/或e2)和/或e3):e1)粒長/粒寬大;e2)粒長長;e3)粒寬小;所述調控植物產量為增加植物產量。
5.一種培育轉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將編碼權利要求1或2所述蛋白質ZmVps29的核酸分子導入受體植物中,得到轉基因植物的步驟;與所述受體植物相比,所述轉基因植物的產量增加和/或籽粒性狀改變。
6.一種植物育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增加植物中權利要求1或2所述蛋白質ZmVps29的含量或活性,從而產量增加,和/或,粒長/粒寬增加。
7.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應用,或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為如下c1)至c10)中的任一種:c1)雙子葉植物;c2)單子葉植物;c3)禾本科植物;c4)十字花科植物;c5)擬南芥;c6)野生型擬南芥;c7)玉米自交系黃早四;c8)玉米自交系旅28;c9)玉米自交系鄭58;c10)玉米品種Hi-Ⅱ。
8.如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分子標記甲或如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分子標記乙。
9.一種鑒別或輔助鑒別玉米籽粒性狀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檢測待測玉米的基因組DNA中基于ZmVps29基因的啟動子的基因型為P1純合型還是P2純合型;P1純合型玉米的籽粒性狀優于P2純合型;所述籽粒性狀優體現為e1)和/或e2)和/或e3):e1)粒長/粒寬大;e2)粒長長;e3)粒寬小;
P1純合型指的是基因組DNA具有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DNA分子且為純合型;
P2純合型指的是基因組DNA具有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DNA分子且為純合型。
10.一種鑒別或輔助鑒別玉米產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檢測待測玉米的基因組DNA中基于ZmVps29基因的啟動子的基因型為P1純合型還是P2純合型;P1純合型玉米的產量高于P2純合型;
P1純合型指的是基因組DNA具有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DNA分子且為純合型;
P2純合型指的是基因組DNA具有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DNA分子且為純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