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塑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水熱穩定性好聚乙烯電纜材料。
背景技術:
塑料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利用單體原料以合成或縮合反應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的。大多數塑料具有質輕、化學性穩定、不會銹蝕、耐沖擊性好、絕緣性好等優點。因此,塑料廣泛應用于電纜材料領域。由于塑料主要原料是PVC、PS、PP、PE、PET等高分子聚烯烴樹脂,然而目前聚乙烯塑料的防水、熱穩定性及力學性能還滿足不了需求,亟待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防水熱穩定性好聚乙烯電纜材料,硬度高,韌性好,相互間分散性好,而且熱穩定性好,防水性能優異,力學性能優異,同時高熱氧穩定性能優異。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防水熱穩定性好聚乙烯電纜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20-40份,聚丙烯5-15份,聚苯醚12-18份,β-羥乙基乙二胺1-3份,2-乙基-4-甲基咪唑1-2份,濃度為2-4wt%的戊二醛溶液1-6份,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2-6份,氧化鉍5-10份,氧化石墨烯1-3份,氧化硼5-10份,納米二氧化硅5-10份,氯化石蠟1-2份,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0.2-0.8份,穩定劑1-3份,著色劑0.2-0.6份,潤滑劑1-2份,抗氧劑1-2份。
優選地,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高錳酸鉀溶解在去離子水中,加入粘膠纖維浸泡,取出,洗滌,干燥得到預處理膠黏纖維;將膨潤土、水混合攪拌,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無水乙醇,升溫攪拌,過濾,濾餅用水洗滌,干燥,粉碎得到預處理膨潤土;向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調節至pH值為6-6.4,再加入預處理膠黏纖維、預處理膨潤土,升溫攪拌,離心脫水得到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
優選地,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0.2-0.6份高錳酸鉀溶解在20-35份去離子水中,加入4-10份粘膠纖維浸泡,取出,洗滌,干燥得到預處理膠黏纖維;按重量份將1-4份膨潤土、20-30份水混合攪拌,加入0.1-0.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5-15份無水乙醇,升溫攪拌,過濾,濾餅用水洗滌,干燥,粉碎得到預處理膨潤土;按重量份向20-28份濃度為0.4-0.8mol/L的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濃度為0.1-0.16mol/L的硫酸溶液調節至pH值為6-6.4,再加入2-6份預處理膠黏纖維、2-4份預處理膨潤土,升溫攪拌,離心脫水得到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
優選地,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0.2-0.6份高錳酸鉀溶解在20-35份去離子水中,加入4-10份粘膠纖維浸泡20-60min,取出,洗滌,干燥得到預處理膠黏纖維;按重量份將1-4份膨潤土、20-30份水混合攪拌15-25min,加入0.1-0.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5-15份無水乙醇,升溫至85-95℃攪拌30-60min,過濾,濾餅用水洗滌,60-70℃干燥5-8h,粉碎得到預處理膨潤土;按重量份向20-28份濃度為0.4-0.8mol/L的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濃度為0.1-0.16mol/L的硫酸溶液調節至pH值為6-6.4,再加入2-6份預處理膠黏纖維、2-4份預處理膨潤土,升溫至60-70℃攪拌20-40min,離心脫水得到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
優選地,聚乙烯、聚丙烯、聚苯醚、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的重量比為25-35:8-12:14-16:3-5。
優選地,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氧化鉍、氧化石墨烯、氧化硼、納米二氧化硅、氯化石蠟、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的重量比為3-5:6-8:1.5-2.5:7-9:6-8:1.3-1.7:0.4-0.6。
優選地,聚乙烯、聚丙烯、聚苯醚、β-羥乙基乙二胺、2-乙基-4-甲基咪唑的重量比為25-35:8-12:14-16:1.5-2.5:1.2-1.8。
本發明采用常規制備工藝制得。
本發明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醚協同作用主料,并采用β-羥乙基乙二胺、2-乙基-4-甲基咪唑進行交聯,使本發明的熱穩定性好,力學性能優異,而且高熱氧穩定性能優異;而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的預處理膨潤土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插層膨潤土,通過層間疏水鏈的插層,增強與預處理膠黏纖維的作用,層間結構穩定性好,防水性好,熱穩定性優異,另外采用高錳酸鉀對粘膠纖維預處理,在膠黏纖維表面形成大量活性自由基,將膠黏纖維中羥基氧化成醛基和羧基,引發丙烯酰胺接枝聚合,進而將丙烯酰胺接枝在粘膠纖維表面并形成聚合物層,防水與拉伸強度極高;而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與聚乙烯、聚丙烯、聚苯醚協同作用,并經過戊二醛交聯,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內纖維表面形成網狀結構,可與交聯后的聚乙烯、聚丙烯、聚苯醚互穿,可有效增強本發明拉伸強度,而且熱穩定好,力學性能好,防水性能極為優異;進一步加入氧化鉍、氧化石墨烯、氧化硼、納米二氧化硅作為填料,并與氯化石蠟、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配合,使本發明硬度高,韌性好,相互間分散性好,而且使本發明孔隙率極低,防水性能優異,熱穩定性進一步增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防水熱穩定性好聚乙烯電纜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20份,聚丙烯15份,聚苯醚12份,β-羥乙基乙二胺3份,2-乙基-4-甲基咪唑1份,濃度為4wt%的戊二醛溶液1份,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6份,氧化鉍5份,氧化石墨烯3份,氧化硼5份,納米二氧化硅10份,氯化石蠟1份,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0.8份,穩定劑1份,著色劑0.6份,潤滑劑1份,抗氧劑2份。
實施例2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防水熱穩定性好聚乙烯電纜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40份,聚丙烯5份,聚苯醚18份,β-羥乙基乙二胺1份,2-乙基-4-甲基咪唑2份,濃度為2wt%的戊二醛溶液6份,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2份,氧化鉍10份,氧化石墨烯1份,氧化硼10份,納米二氧化硅5份,氯化石蠟2份,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0.2份,穩定劑3份,著色劑0.2份,潤滑劑2份,抗氧劑1份。
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高錳酸鉀溶解在去離子水中,加入粘膠纖維浸泡,取出,洗滌,干燥得到預處理膠黏纖維;將膨潤土、水混合攪拌,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無水乙醇,升溫攪拌,過濾,濾餅用水洗滌,干燥,粉碎得到預處理膨潤土;向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調節至pH值為6-6.4,再加入預處理膠黏纖維、預處理膨潤土,升溫攪拌,離心脫水得到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
實施例3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防水熱穩定性好聚乙烯電纜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25份,聚丙烯12份,聚苯醚14份,β-羥乙基乙二胺2.5份,2-乙基-4-甲基咪唑1.2份,濃度為3.5wt%的戊二醛溶液3份,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5份,氧化鉍6份,氧化石墨烯2.5份,氧化硼7份,納米二氧化硅8份,氯化石蠟1.3份,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0.6份,穩定劑1.5份,著色劑0.5份,潤滑劑1.2份,抗氧劑1.6份。
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0.4份高錳酸鉀溶解在28份去離子水中,加入7份粘膠纖維浸泡,取出,洗滌,干燥得到預處理膠黏纖維;按重量份將3份膨潤土、25份水混合攪拌,加入0.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10份無水乙醇,升溫攪拌,過濾,濾餅用水洗滌,干燥,粉碎得到預處理膨潤土;按重量份向24份濃度為0.6mol/L的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濃度為0.13mol/L的硫酸溶液調節至pH值為6-6.4,再加入4份預處理膠黏纖維、3份預處理膨潤土,升溫攪拌,離心脫水得到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
實施例4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防水熱穩定性好聚乙烯電纜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35份,聚丙烯8份,聚苯醚16份,β-羥乙基乙二胺1.5份,2-乙基-4-甲基咪唑1.8份,濃度為2.5wt%的戊二醛溶液5份,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3份,氧化鉍8份,氧化石墨烯1.5份,氧化硼9份,納米二氧化硅6份,氯化石蠟1.7份,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0.4份,穩定劑2.5份,著色劑0.3份,潤滑劑1.8份,抗氧劑1.4份。
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0.2份高錳酸鉀溶解在35份去離子水中,加入4份粘膠纖維浸泡60min,取出,洗滌,干燥得到預處理膠黏纖維;按重量份將1份膨潤土、30份水混合攪拌15min,加入0.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5份無水乙醇,升溫至95℃攪拌30min,過濾,濾餅用水洗滌,70℃干燥5h,粉碎得到預處理膨潤土;按重量份向28份濃度為0.4mol/L的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濃度為0.16mol/L的硫酸溶液調節至pH值為6-6.4,再加入2份預處理膠黏纖維、4份預處理膨潤土,升溫至60℃攪拌40min,離心脫水得到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
實施例5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防水熱穩定性好聚乙烯電纜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30份,聚丙烯10份,聚苯醚15份,β-羥乙基乙二胺2份,2-乙基-4-甲基咪唑1.5份,濃度為3wt%的戊二醛溶液4份,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4份,氧化鉍7份,氧化石墨烯2份,氧化硼8份,納米二氧化硅7份,氯化石蠟1.5份,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0.5份,穩定劑2份,著色劑0.4份,潤滑劑1.5份,抗氧劑1.5份。
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0.6份高錳酸鉀溶解在20份去離子水中,加入10份粘膠纖維浸泡20min,取出,洗滌,干燥得到預處理膠黏纖維;按重量份將4份膨潤土、20份水混合攪拌25min,加入0.1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15份無水乙醇,升溫至85℃攪拌60min,過濾,濾餅用水洗滌,60℃干燥8h,粉碎得到預處理膨潤土;按重量份向20份濃度為0.8mol/L的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濃度為0.1mol/L的硫酸溶液調節至pH值為6-6.4,再加入6份預處理膠黏纖維、2份預處理膨潤土,升溫至70℃攪拌20min,離心脫水得到膨潤土復合膠黏纖維。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