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棄物處理設備,特別厭氧發酵設備。
背景技術:
為了能達到更好的廢污處理效果,通常會對廢污采用兩次厭氧處理。在現有技術中,兩級厭氧工藝通常由兩個獨立分開的消化池串聯運行,物料首先進入一級消化池,然后經管道再排入二級消化池。一級消化池中設置攪拌和加熱以及機器設備,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主要在一級消化池中完成,二級消化池不設攪拌和加熱,而是利用一級消化池排出污泥預熱繼續消化。但是,采用兩級消化池串聯的方式會導致整體占地面積大、項目投資大、輸送管路較長,容易發生物料堵塞;而且池壁表面散熱面積較大,保溫性能差。
還有傳統的發酵罐采用的是中心攪拌,當物料含固率高于8%時,中心攪拌的方式往往會導致攪拌的均勻性變差,容易形成死角;而且當攪拌機需要維護時,還需要完全停止厭氧系統,待維護完畢后,系統又需要重新啟動,給實際生產中帶來諸多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占地面積小、經濟效益高的厭氧發酵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新型同心厭氧發酵反應系統,包括外環發酵罐、內環發酵罐,所述外環發酵罐與內環發酵罐同心設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環發酵罐包括有環形的外池體與外頂蓋,所述外池體內設有攪拌裝置、加熱裝置,所述外池體的周壁包括有保溫層;所述內環發酵罐包括有環形的內池體與內頂蓋,所述內池體設有攪拌裝置II,所述內池體的周壁也包括有保溫層;所述外池體的內壁與內池體的外壁共壁。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池體、外頂蓋、內池體與內頂蓋均為混領土結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頂蓋與內頂蓋上均設有服務平臺。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攪拌裝置與攪拌裝置II均為多點式潛水攪拌系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其還包括有勻漿池、儲氣罐與脫硫裝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環發酵罐與內環發酵罐1之間通過中心泵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兩級發酵罐通過環套環的一體化設計,可以大大地節省占地面積,減少土地成本。而且,物料在兩級發酵罐內的流動管路可以明顯縮短,減少管道成本,降低管道堵塞的風險。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實用新型創造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參照圖1,一種新型同心厭氧發酵反應系統,包括外環發酵罐1、內環發酵罐2,所述外環發酵罐1與內環發酵罐2同心設置。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外環發酵罐1包括有環形的外池體11與外頂蓋12,所述外池體11內設有攪拌裝置、加熱裝置,所述外池體11的周壁包括有保溫層;所述內環發酵罐2包括有環形的內池體21與內頂蓋22,所述內池體21設有攪拌裝置II,所述內池體21的周壁也包括有保溫層;所述外池體11的內壁與內池體21的外壁共壁;所述外池體11、外頂蓋12、內池體21與內頂蓋22均為混領土結構。由于發酵罐均為混凝土池體,一級發酵罐外壁帶有保溫層,二級發酵罐外壁與一級發酵罐內壁共壁,系統的散熱面積小,保溫效果好,可以明顯節省能耗。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外頂蓋12與內頂蓋22上均設有服務平臺3;所述攪拌裝置與攪拌裝置II均為多點式潛水攪拌系統。外環與內環兩級發酵系統改變了傳統中心攪拌的形式,采用多點式潛水攪拌系統,外環一級發酵罐的流態為推流式與完全混合式相結合,內環二級發酵罐內流態為完全混合式,使攪拌更加充分、均勻,可以有效避免出現死角。并且配合專用的服務平臺,攪拌機可以在不停止厭氧系統的情況下,拆卸方便,維護保養簡單。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其還包括有勻漿池4、儲氣罐與脫硫裝置5。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外環發酵罐1與內環發酵罐1之間通過中心泵連通。
在厭氧消化過程中,物料通過中心泵輸送首先進入外環一級發酵罐,通過攪拌機的推流攪拌,形成環形的流態,充分消化產氣。在停留足夠的時間后系統會通過中心泵輸送把物料送入內環二級發酵罐,二級發酵罐是完全混合式設計,在外環一級發酵罐沒有消化完全的物料在內環二級發酵罐繼續消化產氣,達到充分消化產氣的效果。物料從前段勻漿池到一級發酵罐,從一級發酵罐到二級發酵罐,以及從二級發酵罐到消化液排放,均通過中心泵進行輸送,且流態均為上進下出。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