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納豆芽孢桿菌的培養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納豆芽胞桿菌專用培養裝置。
背景技術:
納豆芽孢桿菌(Bacillus natto)是發酵日本傳統食品納豆的益生菌,屬于枯草芽孢桿菌的一個亞種。納豆芽孢桿菌能分解大分子物質,產生氨基酸、有機酸、寡聚糖等易于吸收的成分,這些成分具有多種保健功能,如抗菌、溶血栓、抗腫瘤、抗氧化、降血壓、預防骨質疏松等;另外,納豆芽孢菌能分泌各種酶和維生素,促進小腸黏膜細胞的增殖,保證腸道功能的正常。因此,納豆芽孢桿菌廣泛用于各領域,對其微生態制劑的開發已成為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然而現今還沒有一款真正的專用的納豆芽孢桿菌的培養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納豆芽胞桿菌專用培養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納豆芽胞桿菌專用培養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通過轉軸與箱蓋鉸接,所述箱體的內腔中設有培養皿,所述培養皿的下部設有墊塊,所述箱體的左側內壁上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箱體的左側外壁上安裝有增氧泵,所述箱體的右側內壁上設有紫外線殺菌裝置,所述箱體的右側外壁上安裝有控制箱,所述箱體的內部底端設有電磁加熱器,所述控制箱通過導線分別與溫度傳感器、增氧泵、紫外線殺菌裝置和電磁加熱器電性連接,所述箱體與箱蓋的外側均包覆有保溫材料層。
優選的,所述箱蓋上設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培養皿上開設有直徑為1-3㎜的小孔。
優選的,所述控制箱上設有指示燈、定時器、溫度顯示器、溫控開關、殺菌按鈕和增氧按鈕。
優選的,所述墊塊至少設有四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納豆芽胞桿菌專用培養裝置,通過設置箱蓋來實現對外界細菌的隔離,同時把手的添加方便使用者將箱蓋提起;通過設置溫度傳感器可以實現對箱體內部的溫度監測,進而通過電磁加熱器對箱體內的溫度進行調控,保溫材料層的設置可以使箱體內的熱量不外泄,節省能源;通過在培養皿的下部設置墊塊以及在其上設置小孔,可以使培養皿中的大豆與空氣接觸更全面,增氧泵增加箱體內的氧含量,使培養效果更好;通過設置紫外線殺菌裝置,可以在密封的環境下對箱體內進行全面消毒;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靠性高,培養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箱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框圖示意圖。
圖中:1箱體、2轉軸、3箱蓋、4培養皿、5溫度傳感器、6增氧泵、7紫外線殺菌裝置、8控制箱、9電磁加熱器、10保溫材料層、11墊塊、12指示燈、13定時器、14溫度顯示器、15溫控開關、16殺菌按鈕、17增氧按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3所示的一種納豆芽胞桿菌專用培養裝置,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通過轉軸2與箱蓋3鉸接,所述箱蓋3上設有把手,所述箱體1的內腔中設有培養皿4,所述墊塊11至少設有四組,所述培養皿4的下部設有墊塊11,所述培養皿4上開設有直徑為1-3㎜的小孔,所述箱體1的左側內壁上設有溫度傳感器5,所述箱體1的左側外壁上安裝有增氧泵6,所述箱體1的右側內壁上設有紫外線殺菌裝置7,所述箱體1的右側外壁上安裝有控制箱8,所述箱體1的內部底端設有電磁加熱器9,所述控制箱8通過導線分別與溫度傳感器5、增氧泵6、紫外線殺菌裝置7和電磁加熱器9電性連接,所述控制箱8上設有指示燈12、定時器13、溫度顯示器14、溫控開關15、殺菌按鈕16和增氧按鈕17,所述箱體1與箱蓋3的外側均包覆有保溫材料層10。
在使用時,先將箱蓋3關閉,使整個裝置處于密封狀態,接通電源,指示燈12亮起,按下控制箱8上的殺菌按鈕16,開啟紫外線殺菌裝置7對裝置內腔進行全面殺菌,殺菌完成后,再將植入菌種的熟大豆放入培養皿4中,打開定時器13,設定培養時間,當溫度傳感器5感應到箱體1內的溫度低于設定溫度后,通過電信號傳遞給控制箱8,控制箱8處理后,開啟電磁加熱器9開始加熱,當箱體1內溫度上升到設定溫度后,溫控開關15自動斷開,電磁加熱器9停止加熱,增氧泵6使箱體1內保持足夠高的含氧量,培養設定時間到達后,定時器13斷電并報警,取出培養皿4中的納豆,通過離心方式或板框過濾等方式提取納豆芽孢桿菌。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