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酵設備領域,具體地指一種小型干式發酵裝置。
背景技術:
沼氣干式厭氧發酵是指在總固體含量超過20%的情況下。利用厭氧菌將固體有機廢棄物分解為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氣體的發酵工藝。干式厭氧發酵除了具有濕式發酵的高廢物處理效率、高有機肥料產物優點外,同時還具有運行費用低、負荷大、需水量和沼液少等優點。現有技術中,申請號為CN200920042499.7的實用新型專利“沼氣厭氧干式發酵裝置”,采用立式固定的儲罐的方式,將發酵料儲存于發酵裝置中,沒有考慮發酵料堆積過多時,會造成發酵不徹底,發酵效率降低,而且出料操作很麻煩,成本較高。申請號為20132041472.X的實用新型專利“輪窖式沼氣干式發酵裝置”,采用圓形結構分隔發酵裝置,結構比較復雜,而且對于裝置位置要求較高,由于沼氣產生有一定的危險性,而該裝置結構難以滿足發酵過程中的安全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發酵效率高、可移動的小型干式發酵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型干式發酵裝置,包括側臥的儲料罐;
所述儲料罐下部安裝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部安裝有行走輪機構;
所述儲料罐內部設有攪拌器,所述攪拌器包括安裝于儲料罐內兩端的第一軸承座和第二軸承座,所述第一軸承座上安裝有傳動軸,第二軸承座上安裝有支撐軸,所述傳動軸與電機輸出軸連接;
所述傳動軸一端垂直安裝有多個第一輻條,所述支撐軸一端垂直安裝有多個第二輻條,所述第一輻條與第二輻條之間安裝有刮板。
進一步地,所述行走輪機構包括安裝在框架底部前端的萬向工業腳輪,以及安裝在框架底部后端的定向工業腳輪。
進一步地,所述框架前端部還鉸接連接有拉桿。這樣可以通過拉桿拉動整個發酵裝置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儲料罐為圓柱形結構,其上端設有進料口,下端設有出料口。入料口設置在高端,可以使得儲料罐容納更多的發酵料,充分利用空間;出料口設置在低端可以使得出料更容易,而且操作更方便。
進一步地,所述儲料罐下部通過開有圓弧形缺口的支座與框架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輻條和第二輻條的數量均為三個,且各自呈120°角均布。
優選地,所述刮板安裝在第一輻條和第二輻條的末端,且緊貼儲料罐內壁。這種設計是一些發酵原料如秸稈,菜葉、甘蔗葉,在發酵之后會產生硬殼以及發酵裝置剩余物的纖維為絲狀容易纏繞在一起,為了防止它們與攪拌器纏繞導致無法轉動,因此使得刮板緊貼儲料罐內壁。
優選地,所述儲料罐的長度為2m,高度為1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裝置為小型發酵裝置,可以任意的移動,方便用戶使用;同時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能夠使得進料、出料很方便,不需要耗費大量成本,而且設置的攪拌器能夠防止發酵料結殼,提高其發酵效率。
附圖說明
圖1 為一種小型干式發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攪拌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儲料罐1、進料口1a、出料口1b、框架2、支座2a、行走輪機構3、萬向工業腳輪3a、定向工業腳輪3b、攪拌器4、第一軸承座4a、第二軸承座4b、傳動軸4c、支撐軸4d、第一輻條4e、第二輻條4f、刮板4g、拉桿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小型干式發酵裝置,包括側臥的儲料罐1,所述儲料罐1為圓柱形結構,其上端設有進料口1a,下端設有出料口1b;所述儲料罐1下部通過開有圓弧形缺口的支座2a與框架2固定連接,所述框架2的底部安裝有行走輪機構3;所述行走輪機構3包括安裝在框架2底部前端的萬向工業腳輪3a,以及安裝在框架2底部后端的定向工業腳輪3b;所述框架2前端部還鉸接連接有拉桿5;
所述儲料罐1內部設有攪拌器4,所述攪拌器4包括安裝于儲料罐1內兩端的第一軸承座4a和第二軸承座4b,所述第一軸承座4a上安裝有傳動軸4c,第二軸承座4b上安裝有支撐軸4d,所述傳動軸4c與電機輸出軸連接;
所述傳動軸4c一端垂直安裝有多個第一輻條4e,所述支撐軸4d一端垂直安裝有多個第二輻條4f,所述第一輻條4e與第二輻條4f之間安裝有刮板4g;
所述第一輻條4e和第二輻條4f的數量均為三個,且各自呈120°角均布;
所述刮板4g安裝在第一輻條4e和第二輻條4f的末端,且緊貼儲料罐1內壁;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第一軸承座4a和第二軸承座4b內的軸承將傳動軸4c和支撐軸4d同軸支撐起來,實現攪拌器4回轉。而傳動軸4c與外接電機相連,可以通過電機帶動攪拌器4轉動。
本實施例的裝置為小型發酵裝置,可以任意的移動,方便用戶使用;同時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能夠使得進料、出料很方便,不需要耗費大量成本,而且設置的攪拌器4能夠防止發酵料結殼,提高其發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