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瓦楞芯紙造紙過程中的淀粉的凈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淀粉貯存凈化槽。
背景技術:
瓦楞芯紙造紙過程中,需要進行表面施膠,表面施膠使用淀粉膠液。而隨著化學品的不斷發展,淀粉膠液中也開始添加多種輔助化學品,它是在淀粉糊化過程中添加輔助化學品,且添加的輔助化學品越來越多,如最近幾年添加的交聯劑、減水劑、淀粉替代劑和防潮劑等等,雖然這些化學品能夠與淀粉一起糊化使用,對提高成紙的強度、提高抗水性及抗回潮性能有一定的作用,且價格低廉,有利于節約成本,但是輔助化學品也存在一些缺點,雜質相對含量較多,對淀粉螺桿泵及施膠輥磨損相對比較嚴重,因此有必要開發新的淀粉貯存凈化槽對其進行凈化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淀粉貯存凈化槽,它結構簡單,有效去除淀粉中的雜質,減少后續生產設備中的上膠泵和施膠輥的磨損,延長保養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穩定。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淀粉貯存凈化槽,包括罐體,罐體上段的側面設置有從側面切線進料的淀粉膠液輸入口,罐體中部設置有攪拌器,罐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渣口,罐體的下段設置有淀粉膠液出口,淀粉膠液出口設置在排渣口之上的位置,淀粉膠液出口連接淀粉膠液輸出管,淀粉膠液輸出管向上傾斜。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罐體的下段為倒圓錐體形狀,排渣口設置在罐體下端部的尖端部,排渣口處安裝有集渣罐。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罐體的上段為圓柱體形狀,罐體的頂部裝有一蓋子,淀粉膠液輸入口水平設置,淀粉膠液輸入口向外延伸設定的長度,淀粉膠液輸入口與罐體上段的內壁面相切。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淀粉膠液輸出管的前段向上傾斜60度,淀粉膠液輸出管的后段水平設置。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淀粉膠液輸入口設置在罐體的4/5高度位置。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有效去除淀粉中的雜質,減少后續生產設備中的上膠泵和施膠輥的磨損,延長保養周期,減少停機檢修時間,生產更加清潔和節能環保,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穩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罐體 2、淀粉膠液輸入口 3、攪拌器 4、排渣口 5、淀粉膠液輸出管 6、集渣罐 7、蓋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圖1所示,一種淀粉貯存凈化槽,包括罐體1,罐體1包括上段和下段,罐體1的上段為圓柱體形狀,罐體1的下段為倒圓錐體形狀,罐體1的頂部裝有一蓋子7。罐體1內部的體積為2m3。罐體1的體積比較小,淀粉膠液停留時間短,在紙機意外停機后,避免淀粉膠液貯存時間長,淀粉膠液沉淀變質而失去作用。
罐體1上段的側面設置有從側面切線進料的淀粉膠液輸入口2,淀粉膠液輸入口2設置在罐體1的4/5高度位置。
淀粉膠液輸入口2水平設置,淀粉膠液輸入口2向外延伸設定的長度,淀粉膠液輸入口2與罐體1上段的內壁面相切。避免進料時產生沖擊而出現起泡的現象,同時也可以使淀粉膠液在罐體內的周邊旋轉,有利于重雜質與淀粉膠液的分離。
罐體1中部設置有攪拌器3,罐體1的底部設置有排渣口4,排渣口4設置在罐體1下端部的尖端部,排渣口4處安裝有集渣罐6,分離后的重雜質慢慢沉淀到下面的集渣罐6中,根據渣量定時排放。
罐體1的下段設置有淀粉膠液出口,淀粉膠液出口設置在排渣口4之上的位置,淀粉膠液出口連接淀粉膠液輸出管5,淀粉膠液輸出管5向上傾斜,具體的,淀粉膠液輸出管5的前段向上傾斜60度,淀粉膠液輸出管5的后段水平設置,保證重雜質不會隨淀粉膠液進入到淀粉膠液輸出管5。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