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厭氧發酵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苜蓿草厭氧發酵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農村環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問題的日益嚴重,戶用沼氣的發展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成為了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農村能源發展的主要內容。大力開發生物質能源,利用農業廢棄物進行厭氧發酵生產沼氣,是解決我國農村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問題的關鍵。
在安徽五河縣某農場常年種植生產苜蓿草,該農場把青貯后的苜蓿草或者收割后的苜蓿草運輸到各個畜牧草供奶牛等食用,但是在青貯苜蓿草或者收割苜蓿草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不少霉變的苜蓿草不能夠利用,丟棄在農場周圍,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因此,需要把丟棄廢棄的苜蓿草加工加以利用。
本發明對比分析了戶用沼氣和大中型沼氣工程在我國農村的適用性,并針對因規?;B殖代替散養模式造成的戶用沼氣發酵原料不足的問題,提出了通過生化處理提高苜蓿草沼氣化利用效率的方法,得到最佳的優化工藝,提高發酵效率,縮短發酵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苜蓿草厭氧發酵生產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苜蓿草厭氧發酵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將霉變腐敗沒有食喂價值的廢棄苜蓿草厭氧條件下進行堆漚處理10-20天;
S2、將配置好的酸溶液按照廢棄苜蓿草與溶液3:1的質量比添加在每份廢棄苜蓿草中并攪拌均勻,使混合物的含水量在72-78%;
S3、將混勻的廢棄苜蓿草用塑料膜密封,在室溫下18-22℃靜置7天進行預處理,處理后的廢棄苜蓿草在45-55℃條件下進行沼氣發酵。
優選的,在S2中,所述酸溶液為鹽酸溶液或者醋酸溶液或者雙氧水。
優選的,在S3中,處理后的廢棄苜蓿草中接種,按照200g接種物與550g發酵原料混合,進行發酵。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和優點: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苜蓿草厭氧發酵生產工藝,通過酸預處理,然后保溫,最后在45-55℃條件下接種進行沼氣發酵,得到最大量的沼氣,該沼氣可以為農場周圍的場所供暖供氣使用,產生的沼液和沼渣可以直接作為農作物肥料,從而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降低環境污染的同時,還促進無公害農業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苜蓿草厭氧發酵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將霉變腐敗沒有食喂價值的廢棄苜蓿草厭氧條件下進行堆漚處理10天;
S2、將配置好的酸溶液按照廢棄苜蓿草與溶液3:1的質量比添加在每份廢棄苜蓿草中并攪拌均勻,使混合物的含水量在72%;
S3、將混勻的廢棄苜蓿草用塑料膜密封,在室溫下18℃靜置7天進行預處理,處理后的廢棄苜蓿草在45℃條件下進行沼氣發酵;處理后的廢棄苜蓿草中接種,按照200g接種物與550g發酵原料混合,進行發酵。
實施例2
一種苜蓿草厭氧發酵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將霉變腐敗沒有食喂價值的廢棄苜蓿草厭氧條件下進行堆漚處理18天;
S2、將配置好的酸溶液按照廢棄苜蓿草與溶液3:1的質量比添加在每份廢棄苜蓿草中并攪拌均勻,使混合物的含水量在75%;
S3、將混勻的廢棄苜蓿草用塑料膜密封,在室溫下20℃靜置7天進行預處理,處理后的廢棄苜蓿草在50℃條件下進行沼氣發酵;處理后的廢棄苜蓿草中接種,按照200g接種物與550g發酵原料混合,進行發酵。
實施例3
一種苜蓿草厭氧發酵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將霉變腐敗沒有食喂價值的廢棄苜蓿草厭氧條件下進行堆漚處理20天;
S2、將配置好的酸溶液按照廢棄苜蓿草與溶液3:1的質量比添加在每份廢棄苜蓿草中并攪拌均勻,使混合物的含水量在78%;
S3、將混勻的廢棄苜蓿草用塑料膜密封,在室溫下22℃靜置7天進行預處理,處理后的廢棄苜蓿草在55℃條件下進行沼氣發酵;處理后的廢棄苜蓿草中接種,按照200g接種物與550g發酵原料混合,進行發酵。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苜蓿草厭氧發酵生產工藝,通過酸預處理,然后保溫,最后在50℃條件下接種進行沼氣發酵,得到最大量的沼氣,該沼氣可以為農場周圍的場所供暖供氣使用,產生的沼液和沼渣可以直接作為農作物肥料,從而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降低環境污染的同時,還促進無公害農業生產。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