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子產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數據線包覆材料。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數碼產品漸漸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如電腦、數碼相機、手機等,而這些數碼產品之間的轉換或拷貝等一般都要通過數據線來傳輸。
目前的數據線主要包括有相互連接的數據接頭和傳輸導線,制作時,先于傳輸導線外部一般通過抽制方法包覆一絕緣套,再將傳輸導線與數據接頭連接,最于后該數據接頭外表面及數據接頭與傳輸導線的連接位置包覆成型一絕緣層。
然而,隨著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包覆數據線的絕緣層基本完全被無毒環保的熱塑性彈性體(tpe材料)所取代,同時采用環保的無鹵阻燃劑達到阻燃需求,由于數據線在日常使用中,無法避免地會接受到各種污染物,會在數據線表面留下明顯的污痕,一般很難通過直接擦試完全除去痕跡。包覆數據線的絕緣層被污染物污染后,既影響了美觀,同時也導致了表面上細菌的滋生、發霉,最終也會影響材料的性能以及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抗菌、容易擦試的數據線包覆材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數據線包覆材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各組分:環氧樹脂12-18份、二氧化硅3-7份、銀纖維4-8份、低收縮劑3-5份、聚丙烯4-7份、硅烷偶聯劑1-3份、硼酸2-4份、磷酸三甲酚酯2-7份。
進一步地,所述數據線包覆材料還包括組分:無患子3—5份。
進一步地,所述數據線包覆材料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環氧樹脂12份、二氧化硅4份、銀纖維6份、低收縮劑3份、聚丙烯4份、硅烷偶聯劑1份、硼酸2份、磷酸三甲酚酯2份。
進一步地,所述數據線包覆材料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環氧樹脂14份、二氧化硅3份、銀纖維4份、低收縮劑5份、聚丙烯6份、硅烷偶聯劑2份、硼酸3份、磷酸三甲酚酯5份。
進一步地,所述數據線包覆材料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環氧樹脂18份、二氧化硅7份、銀纖維8份、低收縮劑4份、聚丙烯7份、硅烷偶聯劑3份、硼酸4份、磷酸三甲酚酯7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各組分經過科學配伍,生產出來的數據線容易擦試,不留污痕;添加銀纖維,可以抗菌;添加磷酸三甲酚酯,增加數據線的韌性,延長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下列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實施例1
本發明數據線包覆材料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環氧樹脂12份、二氧化硅4份、銀纖維6份、低收縮劑3份、聚丙烯4份、硅烷偶聯劑1份、硼酸2份、磷酸三甲酚酯2份。
實施例2
本發明數據線包覆材料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環氧樹脂14份、二氧化硅3份、銀纖維4份、低收縮劑5份、聚丙烯6份、硅烷偶聯劑2份、硼酸3份、磷酸三甲酚酯5份。
實施例3
本發明數據線包覆材料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環氧樹脂18份、二氧化硅7份、銀纖維8份、低收縮劑4份、聚丙烯7份、硅烷偶聯劑3份、硼酸4份、磷酸三甲酚酯7份。
實施例4
本發明數據線包覆材料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環氧樹脂12份、二氧化硅4份、銀纖維6份、低收縮劑3份、聚丙烯4份、硅烷偶聯劑1份、硼酸2份、磷酸三甲酚酯2份、無患子3份。
實施例5
本發明數據線包覆材料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環氧樹脂14份、二氧化硅3份、銀纖維4份、低收縮劑5份、聚丙烯6份、硅烷偶聯劑2份、硼酸3份、磷酸三甲酚酯5份、無患子4份。
實施例6
本發明數據線包覆材料的各組分按重量份計算為:環氧樹脂18份、二氧化硅7份、銀纖維8份、低收縮劑4份、聚丙烯7份、硅烷偶聯劑3份、硼酸4份、磷酸三甲酚酯7份、無患子5份。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