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病毒檢測,特別是涉及一種同時檢測邊界病病毒、布魯氏菌病、弓形蟲病、綿羊地方性流產和山羊關節(jié)炎病毒的試劑盒。
背景技術:
1、羊繁殖障礙癥候群是影響?zhàn)B羊業(yè)經濟效益的重要問題,其病因復雜,常由多種病原體(如布魯氏菌、衣原體、弓形蟲、q熱立克次體等)或遺傳、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傳統檢測方法如病原分離培養(yǎng)、血清學檢測等存在耗時長、靈敏度低、單次檢測靶標有限等缺陷,難以滿足臨床快速診斷和精準防控的需求67。例如,培養(yǎng)法需數天至數周,且部分病原難以體外培養(yǎng);血清學檢測易受交叉反應干擾,無法區(qū)分既往感染與現癥感染。
2、近年來,熒光定量pcr技術因其高靈敏度和特異性被逐步應用于動物疫病檢測。然而,常規(guī)單重pcr一次僅能檢測單一病原,導致檢測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盡管已有研究在豬、牛等動物中開發(fā)了多重熒光pcr技術(如同時檢測豬圓環(huán)病毒、偽狂犬病毒等病原的試劑盒),但這些技術多聚焦于單一畜種或特定疾病,缺乏針對羊繁殖障礙癥候群多病原同步檢測的系統性方案。
3、因此,開發(fā)一種針對羊繁殖障礙癥候群的多重熒光rt-pcr同步檢測技術,通過優(yōu)化引物探針設計、反應體系及擴增條件,實現多種病原體的快速、精準鑒別,對提升羊群健康管理水平、降低經濟損失具有重要意義,亦為后續(xù)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及疫苗研發(fā)提供技術支撐。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同時檢測邊界病病毒、布魯氏菌病、弓形蟲病、綿羊地方性流產和山羊關節(jié)炎病毒的試劑盒,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之一,一種同時檢測邊界病病毒、布魯氏菌病、弓形蟲病、綿羊地方性流產和山羊關節(jié)炎病毒的試劑盒,所述試劑盒包括如seq?id?no.1~seq?id?no.18所示的引物及探針。
4、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之二,一種非疾病診斷或治療目的的檢測邊界病病毒、布魯氏菌病、弓形蟲病、綿羊地方性流產和山羊關節(jié)炎病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5、(1)以提取的待測樣本核酸為模板,使用如seq?id?no.1~2、seq?id?no.4~5、seqid?no.7~8、seq?id?no.10~11和seq?id?no.13~14所示引物對待測樣本進行擴增,通過如seq?id?no.3、seq?id?no.6、seq?id?no.9、seq?id?no.12和seq?id?no.15所示探針對擴增產物進行識別;
6、如seq?id?no.3所示探針的5’端設置cy5.5熒光標記,3’端設置bhq2熒光標記;如seq?id?no.6所示探針的5’端設置fam熒光標記,3’端設置bhq1熒光標記;如seq?id?no.9所示探針的5’端設置rox熒光標記,3’端設置bhq2熒光標記;如seq?id?no.12所示探針的5’端設置cy5熒光標記,3’端設置bhq2熒光標記;如seq?id?no.15所示探針的5’端設置tamra熒光標記,3’端設置mgb熒光標記;
7、(2)同時設置ipc內標包括如seq?id?no.16~seq?id?no.18所示的引物及探針,如seq?id?no.18所示探針的5’端設置hex熒光標記,3’端設置bhq1熒光標記;進行熒光定量檢測,收集熒光通道的信號;同時,將濃度分別為1.0×105拷貝/μl的bdv、bru、tox、oea、caev、ipc內標重組質粒混合物作為陽性對照,將超純水作為陰性對照;
8、(3)結果判定:陰性對照應無ct值并且無特異性擴增曲線,陽性對照所有通道的ct值應≤30,且出現特異性擴增曲線,判定檢測結果成立;
9、如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結果不滿足以上條件,此次實驗視為無效;
10、在檢測結果成立的前提下,若樣品檢測結果ct值≤30,而且出現特異性擴增曲線,判定為陽性;若樣品30<ct值<37并出現特異性擴增曲線,判定為可疑,須對可疑樣品重新試驗,擴增后進行結果判定,結果為陽性者判定為陽性,結果為陰性者判定為陰性,如仍是可疑,可判定為陽性;若樣品ct值≥37時,超過本方法的檢測靈敏度范圍,判定為陰性;對于某些未呈現特異性擴增曲線,但本底較高的樣品,應判定為陰性。
11、同一份樣品判定:fam通道為陽性者判定為布魯氏菌病原體感染,rox通道為陽性者判定為弓形蟲病原體感染,cy5通道為陽性者判定為綿羊地方性流產病原體感染,tamra通道為陽性者判定為山羊關節(jié)炎病原體感染,cy5.5通道為陽性者判定為邊界病病原體感染;如果有多個通道出現陽性,則判為相應通道對應的多個病原體混合感染。
12、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3、本發(fā)明經過對邊界病病毒(bdv)、布魯氏菌病(bru)、弓形蟲病(tox)、綿羊地方性流產(oea)、山羊關節(jié)炎病毒(caev)的單重體系測試后,建立了包含內標在內的六重體系,經過線性、最低檢測限、特異性、精密度和重復性、ntc重復、多重熒光rt-pcr和單一熒光rt-pcr的比較等指標的測試,目前開發(fā)的羊繁殖障礙癥候群rt-pcr多重熒光rt-pcr檢測試劑盒完全滿足開發(fā)需求,最低檢測限均可以達到10?copies/μl以下。
1.一種同時檢測邊界病病毒、布魯氏菌病、弓形蟲病、綿羊地方性流產和山羊關節(jié)炎病毒的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試劑盒包括如seq?id?no.1~seq?id?no.18所示的引物及探針。
2.一種非疾病診斷或治療目的的檢測邊界病病毒、布魯氏菌病、弓形蟲病、綿羊地方性流產和山羊關節(jié)炎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3.同一份樣品判定:fam通道為陽性者判定為布魯氏菌病原體感染,rox通道為陽性者判定為弓形蟲病原體感染,cy5通道為陽性者判定為綿羊地方性流產病原體感染,tamra通道為陽性者判定為山羊關節(jié)炎病原體感染,cy5.5通道為陽性者判定為邊界病病原體感染;如果有多個通道出現陽性,則判為相應通道對應的多個病原體混合感染。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增反應的反應體系包括:coverallprobe?qrt-pcr?mix?ⅱ(5×)?5μl、引物mix?1μl、探針mix?1μl、樣品核酸模版?5μl、dd?h2o補至25μl。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增反應的反應為:95?℃預變性20s,42?℃反轉錄30?min;95?℃變性10?s,60?℃退火延伸20?s,40個循環(huán),每個循環(huán)結束時采集通道fam、hex、rox、tamra、cy5、cy5.5六個通道熒光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