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山楂果酒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生物發酵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山楂果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又名山里果、山里紅,薔薇科山楂屬,落葉喬木,高可達6米。
[0003]核果類水果,核質硬,果肉薄,味微酸澀。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藥,是中國特有的藥果兼用樹種,具有降血脂、血壓、強心、抗心律不齊等作用,同時也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良藥,對胸膈脾滿、疝氣、血淤、閉經等癥有很好的療效。山楂內的黃酮類化合物牡荊素,是一種抗癌作用較強的藥物,其提取物對抑制體內癌細胞生長、增殖和浸潤轉移均有一定的作用。
[0004]所謂果酒,日本弘前大學農學生命科學部的長田教授指出,果酒簡單來說就是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營養而做成的酒,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有時候即使生吃水果也不能吸收的營養,通過果酒卻可以吸收,因為營養成分已經完全溶解在果酒里了。長田教授說,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體中堆積的作用,使人不容易積累脂肪和贅肉。此外,與其他酒類相比,果酒對于護理心臟、調節情緒的作用更明顯一些。以鮮山楂為主要原料釀制的山楂酒,將山楂的營養成分充分釋放,更易被人體吸收,具防止疾病的功效和較高的保健價值,是一種天然健康的飲品。
[0005]山楂酒是以山楂為主要原料,用浸泡原酒和發酵原酒釀制而成的一種低度果酒,它沁潤細膩、幽雅濃郁、晶瑩剔透、保留天然果香,略有微澀,是優質的飲料酒。可用來治療勞動過后身痛疲倦和婦女痛經等癥。
[0006]現有技術中,針對山楂酒的制備工序繁瑣,生產成本較高,需要對山楂進行蒸煮和打漿,增加了能源消耗。還需要在蒸煮前對山楂去核,難道大,同時去核的時候還存在去核不徹底和去核時容易帶走一部分果肉,造成原料利用率下降,間接地增加了成本。
【發明內容】
[0007]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無需單獨去核和蒸煮的制備山楂酒的方法,以及利用該方法制得的山楂酒。
[0008]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山楂果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9]選料:選擇色澤紅艷,成熟度高,無病蟲危害的山楂,并清洗干凈;
[0010]破碎:按重量比料:水=1:2-3將山楂和水混合,破碎至直徑為3-5_的顆粒狀,
[0011]酶解:加入果膠酶按重量百分比加0.01% ;在40°的溫度下酶解3h ;為了減少果膠含量,降低原料粘度,利于成品酒的澄清,
[0012]調配:加入重量百分比18%的白砂糖和果酒酵母0.1-0.3%的果酒酵母,
[0013]前發酵:將調配好的原料漿裝入發酵容器至容器容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密封并在26°C?30°C溫度下發酵7-10天,
[0014]渣液分離:80-100目振動篩過濾分離,濾除廢渣及果核,
[0015]后發酵:將分離后的酒液裝滿發酵容器,密封放置在避光處,在20°C?25°C溫度下靜置發酵15-30天,即可成品。
[0016]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包括:
[0017]所述步驟7之后還包括二次分離,80-100目振動篩過濾分離,濾除沉淀物;陳釀:將分離后的酒液裝滿儲酒容器,密封放置在避光處,在15°C?20°C溫度下靜置3-6個月,分離,灌裝即得成品。
[0018]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山楂果酒,按照上述方法制得。
[0019]本發明生產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成本低,無需對山楂進行打漿和去核,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原料浪費。本產品色彩呈寶石紅色,有光澤,無沉淀,酒香醇厚,果香濃郁,酒精含量10-13%,總糖含量0.2-0.5%。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0021]實施例1
[0022]—種山楂果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3]選料:選擇色澤紅艷,成熟度高,無病蟲危害的山楂,并清洗干凈;
[0024]破碎:按重量比料:水=1:2-3將山楂和水混合,破碎至直徑為3-5mm的顆粒狀,該直徑根據山楂的大小來選取,保證果核不被打碎即可;
[0025]酶解:加入果膠酶按重量百分比加0.01% ;在40°的溫度下酶解3h ;為了減少果膠含量,降低原料粘度,利于成品酒的澄清,
[0026]調配:加入重量百分比18%的白砂糖和果酒酵母0.1-0.3%的果酒酵母,
[0027]前發酵:將調配好的原料漿裝入發酵容器至容器容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密封并在26°C?30°C溫度下發酵7-10天,
[0028]渣液分離:80-100目振動篩過濾分離,濾除廢渣及果核,
[0029]后發酵:將分離后的酒液裝滿發酵容器,密封放置在避光處,在20°C?25°C溫度下靜置發酵15-30天,即可成品。
[0030]實施例2
[0031]—種山楂果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2]選料:選擇色澤紅艷,成熟度高,無病蟲危害的山楂,并清洗干凈;
[0033]破碎:按重量比料:水=1:2-3將山楂和水混合,破碎至直徑為3-5mm的顆粒狀,該直徑根據山楂的大小來選取,保證果核不被打碎即可;
[0034]酶解:加入果膠酶按重量百分比加0.01% ;在40°的溫度下酶解3h ;為了減少果膠含量,降低原料粘度,利于成品酒的澄清,
[0035]調配:加入重量百分比18%的白砂糖和果酒酵母0.1-0.3%的果酒酵母,
[0036]前發酵:將調配好的原料漿裝入發酵容器至容器容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密封并在26°C?30°C溫度下發酵7-10天,
[0037]渣液分離:80-100目振動篩過濾分離,濾除廢渣及果核,
[0038]后發酵:將分離后的酒液裝滿發酵容器,密封放置在避光處,在20°C?25°C溫度下靜置發酵15-30天,即可成品。
[0039]二次分離,80-100目振動篩過濾分離,濾除沉淀物;
[0040]陳釀:將分離后的酒液裝滿儲酒容器,密封放置在避光處,在15°C?20°C溫度下靜置3-6個月。
[0041]實施例3
[0042]—種山楂果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3]選料:選擇色澤紅艷,成熟度高,無病蟲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