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滾涂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滾涂機。
背景技術:
原有的滾涂機的工作頭部固定,沒有旋轉頭結構,工作頭部不能擺動,只能靠使用者變換姿勢或者滾涂機的使用角度來滿足使用需要,使用起來極為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滾涂機,工作頭部可以調整角度,使用方便,工作靈活。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滾涂機,包括依次連接的手柄、 彎管和滾筒,所述手柄通過角度調節裝置與所述彎管轉接。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包括轉軸、旋轉套、連接套和彈性件,所述旋轉套與所述彎管的末端固定,所述連接套與所述手柄的上端固定,所述轉軸的一端與所述旋轉套和所述連接套分別嚙合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彈性件與所述連接套或所述旋轉套的內側壁相抵壓。作為優選,所述彈性件為彈簧,所述彈簧套設于所述轉軸上,所述轉軸上設有第一臺階面,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臺階面相抵觸,另一端與所述連接套或所述旋轉套的內側壁相抵壓。作為優選,所述旋轉套包括對開的第一旋轉套、第二旋轉套,固定在一起的所述第一旋轉套、第二旋轉套共同套設于所述轉軸上,所述第一旋轉套與所述轉軸嚙合連接。作為優選,所述連接套包括對開的第一連接套、第二連接套,所述第一連接套、第二連接套分別卡套于所述旋轉套的兩外側,所述第一連接套與所述轉軸嚙合連接。作為優選,所述轉軸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轉軸、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第一轉軸套設于所述第二轉軸的小端上,所述第二轉軸的大端和小端之間具有第二臺階面,所述第一臺階面即所述第一轉軸的內端面,所述彈簧夾持于所述第一臺階面與所述第二臺階面之間。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轉軸的表面設有外齒,所述旋轉套包括對開的第一旋轉套、第二旋轉套,所述第一旋轉套、第二旋轉套分別套設于所述轉軸上,所述連接套包括對開的第一連接套、第二連接套,所述第一連接套、第二連接套分別卡套于所述旋轉套的兩外側,所述第一旋轉套、第一連接套并排通過所述外齒與所述第一轉軸嚙合連接。作為優選,所述旋轉套上設有連接套管,所述旋轉套通過所述連接套管與所述彎管的末端固定,所述連接套管的軸線垂直于所述轉軸的軸線。作為優選,所述滾筒的軸線與所述轉軸的軸線垂直。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旋轉套和連接套可以以轉軸為中心旋轉,并通過帶齒的轉軸對旋轉角度進行限位,從而使得滾涂機工作頭部工作起來更靈活,使用方便。
圖1為本發明滾涂機的結構示意2為本發明滾涂機偏轉狀態的示意3為角度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4為圖3中第一轉軸的結構示意5為圖4中A-A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描述。圖1和圖2所示為本發明滾涂機,包括依次連接的手柄1、彎管2和滾筒3,所述手柄1的上端固定有角度調節裝置,如圖3所示,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包括轉軸4、旋轉套5、連接套6和彈簧7,所述彎管2的末端固定于所述角度調節裝置上并使得所述滾筒3的軸線與所述轉軸4的軸線垂直。所述旋轉套5與所述彎管2固定,所述連接套6與所述手柄1固定,所述轉軸4的一端與所述旋轉套5和所述連接套6分別嚙合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彈簧 7與所述旋轉套5的內側壁相抵壓。所述彈簧7套設于所述轉軸4上,所述轉軸4上設有第一臺階面43,所述彈簧7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臺階面43相抵觸,另一端與所述旋轉套5的內側壁相抵壓。所述轉軸4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轉軸41、第二轉軸42,所述第二轉軸42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第一轉軸41套設于所述第二轉軸42的小端上,所述第二轉軸42的大端和小端之間具有第二臺階面44,所述第一臺階面43即所述第一轉軸41的內端面,所述彈簧7 夾持于所述第一臺階面43與所述第二臺階面44之間。如圖4、圖5所示,所述第一轉軸41 的表面設有外齒411,所述旋轉套5包括對開的第一旋轉套51、第二旋轉套52,固定在一起的所述第一旋轉套51、第二旋轉套52共同套設于所述轉軸4上,所述連接套6包括對開的第一連接套61、第二連接套62,所述第一連接套61、第二連接套62分別卡套于所述旋轉套的兩外側,所述第一旋轉套51、第一連接套61并排通過所述外齒411與所述第一轉軸41嚙合連接。所述旋轉套5上設有連接套管53,所述旋轉套通過所述連接套管53與所述彎管2 的末端固定,所述連接套管53的軸線垂直于所述轉軸的軸線。使用時,用手指按壓第一轉軸41的端部,從而推動第一轉軸41移動,當第一轉軸 41與第一連接套脫離嚙合狀態時,連接套和旋轉套可以以第一轉軸41的中心線為軸線相對轉動,此時即可轉動旋轉套從而調節滾涂機的工作頭部(即滾筒)的工作角度。松開手指,第一轉軸41在彈簧的作用力推動下復位,在適當的位置,第一轉軸41 可以回復到同時與所述第一旋轉套和第一連接套嚙合的狀態,滾涂機的工作頭部即限位于一定的旋轉角度,以滿足使用要求。本發明滾涂機中所述角度調節裝置還可以是帶有轉軸并且使手柄1與滾筒3的相對位置鎖定的類似結構。
權利要求
1.滾涂機,包括依次連接的手柄(1)、彎管( 和滾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 通過角度調節裝置與所述彎管( 轉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滾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包括轉軸G)、旋轉套 (5)、連接套(6)和彈性件,所述旋轉套(5)與所述彎管(2)的末端固定,所述連接套(6)與所述手柄(1)的上端固定,所述轉軸的一端與所述旋轉套( 和所述連接套(6)分別嚙合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彈性件與所述連接套(6)或所述旋轉套(5)的內側壁相抵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滾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彈簧(7),所述彈簧(7)套設于所述轉軸(4)上,所述轉軸(4)上設有第一臺階面(43),所述彈簧(7)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臺階面G3)相抵觸,另一端與所述連接套(6)或所述旋轉套(5)的內側壁相抵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滾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套( 包括對開的第一旋轉套 (51)、第二旋轉套(52),固定在一起的所述第一旋轉套(51)、第二旋轉套(5 共同套設于所述轉軸(4)上,所述第一旋轉套(51)與所述轉軸(4)嚙合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滾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套(6)包括對開的第一連接套 (61)、第二連接套(62),所述第一連接套(61)、第二連接套(62)分別卡套于所述旋轉套的兩外側,所述第一連接套(61)與所述轉軸(4)嚙合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滾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4)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轉軸(41)、第二轉軸(42),所述第二轉軸02)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第一轉軸Gl)套設于所述第二轉軸0 的小端上,所述第二轉軸0 的大端和小端之間具有第二臺階面(44),所述第一臺階面即所述第一轉軸Gl)的內端面,所述彈簧(7)夾持于所述第一臺階面 (43)與所述第二臺階面(44)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滾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軸的表面設有外齒 G11),所述旋轉套( 包括對開的第一旋轉套(51)、第二旋轉套(52),所述第一旋轉套 (51)、第二旋轉套(5 分別套設于所述轉軸(4)上,所述連接套(6)包括對開的第一連接套(61)、第二連接套(62),所述第一連接套(61)、第二連接套(6 分別卡套于所述旋轉套的兩外側,所述第一旋轉套(51)、第一連接套(61)并排通過所述外齒Gll)與所述第一轉軸Gl)嚙合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滾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套( 上設有連接套管(53),所述旋轉套通過所述連接套管(5 與所述彎管O)的末端固定,所述連接套管(53)的軸線垂直于所述轉軸的軸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滾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3)的軸線與所述轉軸(4)的軸線垂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滾涂機,包括依次連接的手柄、彎管和滾筒,所述手柄通過角度調節裝置與所述彎管轉接。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旋轉套和連接套可以以轉軸為中心旋轉,并通過帶齒的轉軸對旋轉角度進行限位,從而使得滾涂機工作頭部工作起來更靈活,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B05C17/02GK102500521SQ20111036156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明者楊偉明, 韓長洪 申請人:浙江普萊得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