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置彈簧噴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置彈簧噴頭,特別是一種防止容器內液體變質,而具環保的內置彈簧型噴頭裝置。
背景技術:
按照目前業界常見的噴頭裝置結構,一般設有一具有噴嘴的噴頭,噴頭下方套接一套管,套管穿設一汲吸管,汲吸管底端接設一錐形套,錐形套底部穿組一座管,而座管二側設有對應小孔恰為錐形套所遮套,且在座管尾端再裝設一彈簧,并在彈簧下方放置一滾珠,一容置管將前述的汲吸管、錐形套、座管、彈簧及滾珠由上而下依序容置于管內,又在于容置管底端套接一吸管。承上所述,當使用者使用時,先按壓噴頭,使容器內空氣瞬間由噴頭的噴嘴噴出,同時因虹吸效應,將噴頭裝置內的乳液或香水一起跟空氣從吸管吸入容置管內,此時,因彈簧伸縮彈力的關系,令座管底部壓住滾珠,使滾珠堵住容置管的口洞,且使座管與錐形套產生縫隙空間,使容置管內的乳液或香水順著縫隙空間朝座管外緣二側的小孔滲入座管內,再經由汲吸管將乳液或香水跟空氣從噴頭的噴嘴噴出,當放開噴頭時,殘存在容置管內的乳液或香水又順勢回流到容器內。采用常用的噴頭裝置結構設計,雖能實現使乳液或香水等料液噴出的功效,然而這種設計通常是將彈簧設置于錐形套和容置管之間,這樣就使彈簧與液體接觸,從而引起彈簧被液體腐蝕以及被腐蝕的彈簧反過來污染液體的問題,嚴重時還可能造成身體傷害,因此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況且如將變質的變質的料液倒掉,因不易稀釋回收,勢必造成環境污染;因此,如何改善液體噴頭的缺陷成為目前產業亟欲解決的課題。為此,本申請人在其中國專利號ZL200920211845X中公開了一種環保噴頭,裝設在流體容器的瓶口上,噴頭自上而下由帶流體通道的壓蓋、旋蓋和氣缸構成外殼,在外殼內自上而下設有上壓桿、彈簧、連桿、活塞和單向閥,其中,一壓蓋,自中部向下伸出一帶通孔的頂桿,頂桿通孔與壓蓋一側的流體通道聯通,頂桿的底部設有卡位部;一上壓桿,中部設有通孔,通孔中部設有帶進料口的壓環,將通孔分為上通孔和下通孔,上通孔及下通孔的內壁上分別設有卡位部,壓蓋的頂桿從上往下伸入上通孔中,其底部的卡位部與上通孔內的卡位部相互卡扣,上壓桿的頂部設有凸緣,底部抵頂在氣缸內的活塞上;一連桿,從下往上伸入上壓桿的下通孔中,其中部的卡位部與下通孔內的卡位部相互卡扣,連桿的下部設有外凸的檔圈,連桿側壁至頂端開設有進料槽,進料槽通過壓環上的進料口與頂桿通孔聯通; 一活塞,套在連桿外側,活塞頂面處由上壓桿底部抵頂,底面處設有缺口,氣缸內腔通過該缺口與連桿的進料槽聯通,缺口由連桿的擋圈打開或關閉;一旋蓋,中部設有帶通孔的圓管,上壓桿的下部穿入該通孔,由該圓管徑向定位;一彈簧,套設在上壓桿外側,一端抵頂上壓桿頂部的凸緣,另一端抵頂旋蓋的圓管;一氣缸,底部裝設在流體容器內,上部扣在旋蓋中部的圓管外側,氣缸內腔中部設有內凸的卡扣,將內腔分割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內設有活塞及連桿下部,上腔室側壁中部設有排氣孔,由在上腔室內上下移動的活塞封閉或打開,下腔室為階梯形,其內設有單向閥。[0004]上述結構雖然解決了保持噴出液清潔的難題,但結構略顯復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內置彈簧噴頭,以解決上述傳統結構所帶來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體噴頭裝置,將金屬構件(如彈簧)與液體分開設置,使其不會接觸到液體外,并確保容器內液體質量,并能達到將液體噴出的功效,自上而下由帶流體通道的壓體、旋蓋和氣缸構成外殼。另外,透過調整限位封套延伸部的長度,來達到控制主桿的運動行程的長短,使其達成控制液體噴出多寡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置彈簧噴頭,用以吸取容器內的液體且使該液體噴出,由壓體、旋蓋和汽缸體構成外殼,其特征在于外殼內包括一按壓體,其上設有噴嘴供液體噴出,其下段部具有一中空架構的套接管;一主桿,為呈中空結構的管體,該上段部呈能穿入套接管套接的套管部,其下段部為呈中空管體的管狀部,在套管部與管狀部間設有一環部;一連動桿,其上段部呈能穿入主桿的柱狀部,其外緣上設有一個或以上個的軸向導料渠道,其下段部呈一環狀的止擋部;一活塞塊,活動套置于連動桿上,并分別具有一上環口及一下環口,且可由往復運動與止擋部配合完成開閉動作;一汽缸體,套設于活塞塊外周且呈上大下小漸縮的貫通管狀體,并具有一段口徑較大且容納主桿的上端部及一段口徑較小的下端部,而該上端部與下端部間接合內壁上形成一彈簧座,該下端部下方具有一較小徑的入口,該入口與活塞間形成一汽缸室,該入口處設有一單向閥;一限位封套,對應套置于汽缸體的頂端,其上設有穿孔供主桿穿入,且向下具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與主桿環部形成抵頂限位;一彈性組件,套置于該主桿外,該彈性組件的一端與該環部下端抵頂,而另一端與汽缸體的彈簧座抵靠,以提供主桿向上的回復力。本實用新型利用一固定套件與容置有液體的容器結合,以吸取液體通過該噴嘴進而霧化噴出。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汽缸體的上端部內緣設有一卡扣部,且所述限位封套的延伸部外緣設有與該卡扣部相配的卡合部,使所述汽缸體與限位封套相組接。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的下環口與止擋部間開啟時形成有一間隙通道。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的汽缸體的下端部下方設有一銜接口部。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的銜接口部上設有一可伸向容器內部液體的吸管。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的汽缸體的下端部壁上設有一氣孔,該氣孔使汽缸體與外部空氣導通。在上述方案基礎上,為了進一步限定連接的行程,所述主桿的管狀部內壁設有凸階,與連桿頂部抵頂。[0023]本實用新型優越性在于1、本實用新型將彈性組件設置于該主桿外,使得液體在噴出的過程中,不會與彈性組件接觸,因此不會造成液體的質變;2、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整該限位封套的延伸部的長度,可達到控制主桿的運動行程的長短,使其達到控制液體噴出多寡的目的。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面組合結構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動作結構示意圖(一)。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動作結構示意圖(二)。附圖中標號說明10—內置彈簧噴頭;1 一按壓體;2 一主桿;21 一套管部;3 一連動桿;31 一柱狀部;32 一止擋部;4 一活塞塊;5 一汽缸體;51 一上端部;52—下端部;521—入口;523 —銜接口部;53 一彈簧座;6—限位封套;61 — 穿孔;62 一延伸部;63 一延伸部;7 一彈性組件;8—間隙通道;9一旋蓋。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在此所探討的方向為一種環保型內置彈簧噴頭結構。為了能徹底地了解本實用新型,將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詳盡的結構及其組件。顯然,本實用新型的施行并未限定于噴頭工藝的技藝者所熟習的特殊細節。另一方面,眾所周知的結構及其組件并未描述于細節中,以避免造成本實用新型不必要的限制,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廣泛地施行在其它
11 一噴嘴;12一套接管;
22 —管狀部; 23 —環部; 311 一導料渠道;
41 一上環口 ;42 —下環口 ;
511 一卡扣部;
522 一汽缸室;
524 一氣孔;
54 一單向閥(滾球);
621 一卡合部;的實施例中,且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受限定,其以之后的專利范圍為準。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面組合結構示意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置彈簧噴頭10,用以吸取容器內的液體且使其液體噴出,由壓體1、旋蓋9和汽缸體5構成外殼,其內至少包含一按壓體1、一主桿 2、一連動桿3、一活塞塊4、一汽缸體5、一限位封套6及一彈性組件7等構件組成,其中所述的按壓體1上設有噴嘴11供液體噴出,其下段部具有一中空結構的套接管 12 ;所述的主桿2,為呈中空結構的管體,該上段部呈能組接套接管12的套管部21,其下段部為呈中空管體的管狀部22,在套管部21與管狀部22間設有一環部23 ;所述的連動桿3,其上段部呈能穿入主桿2的柱狀部31,其外緣上設有復數個軸向導料渠道311,其下段部呈一環狀的止擋部32 ;所述的活塞塊4,活動套置于連動桿3的柱狀部31上,并具有一上環口 41及一下環口 42,且該下環口 42由往復運動與止擋部32配合完成開閉動作;所述的汽缸體5,套設于活塞塊4外周,且呈一上大下小漸縮的貫通管狀體,并具有一段口徑較大的上端部51及一段口徑較小的下端部52,而該上端部51與下端部52的接合內壁上形成一彈簧座53,該下端部52下方具有一較小徑的入口 521,該入口 521與活塞塊4間形成一汽缸室522,該入口 521處設有一單向閥M,在本實施例中該單向閥M采用一般習知的滾球,另外該入口 521下方設有一銜接口部523以連接一支可伸向容裝液體的容器的吸管;所述的限位封套6,對應套置于汽缸體5的頂端,其上設有貫穿的穿孔61供主桿2 穿入,且向下具有一延伸部62,該延伸部62與環部63對主桿2形成抵頂限位;所述的彈性組件7,套置于該主桿2外的環部23下方,一端與該環部23抵頂,而另一端與汽缸體5的彈簧座53抵靠,以提供主桿2向上的回復力。所述內置彈簧噴頭10可利用一固定套件與容置有液體的容器組合,以吸取液體通過該噴嘴11進而霧化噴出。請參閱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動作結構示意圖(一)和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動作結構示意圖(二)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動作原理是所述的活塞塊4活動套裝于連動桿3上,且兩者會隨空氣壓力狀態,形成打開或閉合,當打開時,該下環口 42與止擋部32間形成有一間隙通道8,供容器內液體從間隙通道8 經導料渠道311流入主桿2內,至按壓體1的噴嘴11霧化噴出;另外,該汽缸體5的下端部 52與活塞塊4接合壁上設有一氣孔524,該氣孔5M在活塞塊4下行至汽缸體5底部時,使汽缸體5與外部空氣導通,以平衡由于液體噴出后汽缸體5內的空氣壓力。再者該汽缸體 5的上端部51內緣設有一卡扣部511,且該限位封套6的延伸部62外緣設有與卡扣部511 相配的卡合部621,以使該汽缸體5與限位封套6相組接;當下壓本實用新型的按壓件1時,該主桿2即受力向下,并連動連動桿3及活塞塊 4而漸次下降,同時,活塞塊4即逐漸壓縮汽缸體5的汽缸室522內空間,因液壓大使單向閥 (滾球)54隨之下行封閉汽缸體5的入口 521,使汽缸室522形成密閉狀況,此時使原是緊閉密合的該活塞塊4的下環口 42與止擋部32形成間隙通道8,而液體以瞬間高壓即經導料渠道311及主桿2內行至噴嘴11處霧化噴出。[0065]當完成一次按壓動作放開按壓件1時,由于彈性組件7的回復張力,以使主桿2與按壓體1被向上彈回,帶動該連動桿3向上運動,使得該止擋部32與該下環口 42間的間隙通道8逐漸回復至閉合狀態,此時,彈簧組件7的力量繼續往上頂,繼續帶動活塞塊4向上運動,造成汽缸室522體積增大且逐漸形成真空,該真空吸力亦打開有單向閥(滾球)54的入口 521,此時容器內液體受真空壓力吸引瞬間往上沖,故液體自然由吸管經入口 521而進入汽缸室522內,以待下一次的按壓動作。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該主桿2回復時,該限位封套6的延伸部62與該主桿的環部2會形成抵頂限位,因此通過調整該限位封套6的延伸部62的長度,即可達到控制主桿 2的運動行程的長短,進而可達成控制液體噴出多寡的目的。顯然,依照上述實施例中的描述,本實用新型可能有許多的修正與差異。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凡其它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內置彈簧噴頭,用以吸取容器內的液體且使該液體噴出,由壓體、旋蓋和汽缸體構成外殼,其特征在于外殼內包括一按壓體,其上設有噴嘴供液體噴出,其下段部具有一中空架構的套接管;一主桿,為呈中空結構的管體,該上段部呈能穿入套接管套接的套管部,其下段部為呈中空管體的管狀部,在套管部與管狀部間設有一環部;一連動桿,其上段部呈能穿入主桿的柱狀部,其外緣上設有一個或以上個的軸向導料渠道,其下段部呈一環狀的止擋部;一活塞塊,活動套置于連動桿上,并分別具有一上環口及一下環口,且可由往復運動與止擋部配合完成開閉動作;一汽缸體,套設于活塞塊外周且呈上大下小漸縮的貫通管狀體,并具有一段口徑較大且容納主桿的上端部及一段口徑較小的下端部,而該上端部與下端部間接合內壁上形成一彈簧座,該下端部下方具有一較小徑的入口,該入口與活塞間形成一汽缸室,該入口處設有一單向閥;一限位封套,對應套置于汽缸體的頂端,其上設有穿孔供主桿穿入,且向下具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與主桿環部形成抵頂限位;一彈性組件,套置于該主桿外,該彈性組件的一端與該環部下端抵頂,而另一端與汽缸體的彈簧座抵靠,以提供主桿向上的回復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彈簧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體的上端部內緣設有一卡扣部,且所述限位封套的延伸部外緣設有與該卡扣部相配的卡合部,使所述汽缸體與限位封套相組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彈簧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環口與止擋部間開啟時形成有一間隙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彈簧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缸體的下端部下方設有一銜接口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置彈簧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銜接口部上設有一可伸向容器內部液體的吸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彈簧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缸體的下端部壁上設有一氣孔,該氣孔使汽缸體與外部空氣導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彈簧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桿的管狀部內壁設有凸階,與連桿頂部抵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置彈簧噴頭,用以吸取容器內的液體且使該液體噴出,由壓體、旋蓋和氣缸體構成外殼,外殼內包括一按壓體、一主桿、一連動桿、一活塞塊,汽缸體系套設于活塞塊外周且呈一上大下小漸縮的貫通管狀體,汽缸體內壁上形成一彈簧座,該汽缸體下端部下方具有一較小徑的入口,該入口與活塞間形成一汽缸室,在入口處一單向閥,一限位封套置于汽缸體的頂端,其上設有貫穿的穿孔供主桿穿入,且向下具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與主桿環部形成抵頂限位;一彈性組件套置于該主桿外,該彈性組件的一端與該環部下端抵頂,而另一端與汽缸體的彈簧座抵靠。彈簧與液體分開設置,使其不會接觸到液體,以確保容器內液體質量,再者由限位封套的延伸部對主桿形成必要的抵止限位,達到控制主桿的運動行程的長短,使其達成控制液體噴出量。
文檔編號B05B15/00GK202105753SQ20112018386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日
發明者王雅燦 申請人:上海德昕日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