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配電設備加工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性能電表箱外殼內壁使用的隔離漆。
背景技術:
電表箱是用于制造低壓電纜分支箱箱體的材料是一種樹脂基復合材料。箱體的主要組成分為ABS工程塑料、聚碳酸酯透明PC材料、DMC、SMC四種材料注塑、壓制而成。
箱體的材料由兩部分組成:基體—聚酯類樹脂;增強材料(簡稱PC、SMC),所以又稱其為透明PC材料、纖維增強的聚酯材料。透明PC材料、纖維增強型不飽和聚酯是一種以不飽和聚酯樹脂為基體的復合材料。這種兩種材料具有不溶、阻燃可回收特點,后一種材料具有不熔不可回收利用弊端其物理結構為三維網狀結構,這四種材料通過功能性填料改性及特種纖維的增強已成為一種高性能的工程材料。
而現如今電表箱一般都是裸露在室外、空氣當中,這樣時間長久容易導致外殼的損傷,而且內壁往往都是與電器元件接觸,內部的壓力、溫度等都與外界不相同,內部往往容易造成銹蝕、腐蝕等情況,破壞了箱體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方法合理、操作方便、配比合理、能夠保護電表箱內壁的一種高性能電表箱外殼內壁使用的隔離漆。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高性能電表箱外殼內壁使用的隔離漆,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氟樹脂23份、氨基樹脂19份、六偏磷酸鈉4份、異丙醇1份、氯化亞錫3份、硬酯酸鋅4份、N-羥甲基丙烯酰胺2份、二乙胺5份、防老劑12份、吡啶硫酮鋅0.5份、烷基醇酰胺2.5份、甘油5份、2-氨基-2-甲基-1-丙醇0.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錫1.5份、去離子水33份;
包括以下的制備步驟,
Ⅰ將上述的除液體材料外的其余的材料加熱到60-63℃,然后按照600-650轉/分攪拌分散5-8分鐘;
Ⅱ將Ⅰ中的材料與剩余的材料混合攪拌5分鐘,然后加熱到115-125℃,反應3.5-4.5個小時;
Ⅲ將Ⅱ中的材料降溫到65-70℃,然后攪拌10分鐘;
Ⅳ將攪拌后的材料放入0-4℃的冷凍柜中靜置5-8分鐘,然后取出;
Ⅴ將取出后的材料升溫到55-61℃,持續加熱6-10分鐘,然后再攪拌10-15分鐘,冷卻到17-22℃,然后研磨成20-50μm的漿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①材料成本不高,不會給生產商帶來負擔;
②制作方式便捷,容易上手操作;
③材料幾乎無污染,對人體、環境都沒有危害。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一種高性能電表箱外殼內壁使用的隔離漆,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氟樹脂23份、氨基樹脂19份、六偏磷酸鈉4份、異丙醇1份、氯化亞錫3份、硬酯酸鋅4份、N-羥甲基丙烯酰胺2份、二乙胺5份、防老劑12份、吡啶硫酮鋅0.5份、烷基醇酰胺2.5份、甘油5份、2-氨基-2-甲基-1-丙醇0.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錫1.5份、去離子水33份;
包括以下的制備步驟,
Ⅰ將上述的除液體材料外的其余的材料加熱到60-63℃,然后按照600-650轉/分攪拌分散5-8分鐘;
Ⅱ將Ⅰ中的材料與剩余的材料混合攪拌5分鐘,然后加熱到115-125℃,反應3.5-4.5個小時;
Ⅲ將Ⅱ中的材料降溫到65-70℃,然后攪拌10分鐘;
Ⅳ將攪拌后的材料放入0-4℃的冷凍柜中靜置5-8分鐘,然后取出;
Ⅴ將取出后的材料升溫到55-61℃,持續加熱6-10分鐘,然后再攪拌10-15分鐘,冷卻到17-22℃,然后研磨成20-50μm的漿料。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