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玻璃涂層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納米ATO透明隔熱節(jié)能玻璃涂層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全球變暖溫度升高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同時也給節(jié)能環(huán)保行業(yè)帶來了生機。現(xiàn)在就國內建筑來講不管是高樓大廈還是多層建筑玻璃的使用面積越來越大而室內夏天熱輻射主要是來自于玻璃(可占到60%以上),冬天室內散熱也主要是通過玻璃散發(fā)的。現(xiàn)在雖然室外墻體國家已經(jīng)實行強制保溫了但是玻璃行業(yè)國家目前還沒出臺政策,原因是國內對于這種產(chǎn)品的研究還剛剛起步,能夠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yè)很少,大部分企業(yè)使用的核心原料依賴進口,其價格昂貴,導致成品價格過高難以推廣。如果現(xiàn)在有一種效果好的產(chǎn)品而且價格又適中那么相信國家很快就會出臺強制玻璃保溫的政策。保溫隔熱玻璃最大的好處是節(jié)能減排,夏天可大幅度減少空調制冷啟動次數(shù),冬天減少熱量向室外散發(fā),同時還可阻擋紫外線對人體及室內物品的老化損壞。目前市場上成熟的保溫玻璃有以下幾種.1.中空玻璃,中空玻璃雖然在冬天比單層玻璃保溫效果要好但是它不能抵擋夏天太陽發(fā)射的紅外線,所以中空玻璃在夏天起不了作用。2.路易玻璃,路易玻璃是一種鍍膜玻璃,其性能很好,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保溫效果都很好,但是由于生產(chǎn)路易玻璃投資巨大,技術難度強,因此導致其價格昂貴使普通老百姓難以接受。3.染色玻璃,這類玻璃目前玻璃幕墻使用較多,主要起美觀.隱私作用并不起保溫隔熱作用,同時還會阻擋一定的可見光使室內變暗,同時向室外望去老是感覺陰天,給人們的心情帶來不快。4.玻璃貼膜,真正有效果的玻璃貼膜價格昂貴,不好的貼膜反倒起反作用,以致越貼越熱,這個有車一族應該都有感受。
ATO(銻摻雜氧化錫)顏色為灰藍色粉體,具有耐化學性.耐酸.耐堿.耐光.耐有機溶劑.不氧化.阻燃.耐高溫耐腐蝕.機械穩(wěn)定性好等特點。ATO納米粒子對可見光(380納米-780納米)波段的吸收性極弱,所以有著高透明性。
目前市面上所用的方法是將普通ATO粉體經(jīng)研磨后直接分散在醇溶性或者水溶性樹脂中,其弊端在于粒徑尺寸分布寬.形貌為無定型.在樹脂中分散雜亂粒徑排列混雜.因此只能起到紅外吸收的作用,也就是說即便ATO隔熱材料起到了阻擋紅外線作用的同時玻璃要比室溫增加10-20度因而形成了一個天然暖氣片二次向室內輻射熱量所以對室內降溫的作用不是很大。為此,提出一種納米ATO透明隔熱節(jié)能玻璃涂層的制作工藝。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納米ATO透明隔熱節(jié)能玻璃涂層的制作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納米ATO透明隔熱節(jié)能玻璃涂層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原料準備:水溶性ATO粉體,水性樹脂,介孔二氧化硅粒子;
S2、融水處理:將水溶性ATO粉體溶于水中,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240-260r/min,攪拌時間60-75min,攪拌溫度50-60℃,攪拌完成后得到ATO溶液,其中水溶性ATO粉體占比45-55%,余量為水;
S3、混合處理:向S2中制得的ATO溶液加入水性樹脂,同時再次進行攪拌,攪拌速度300-350r/min,攪拌溫度55-65℃,攪拌時間45-55min,攪拌完成后制得混合溶液,其中ATO溶液占比30-45%,余量為水性樹脂;
S4、粒子處理:向S3處理后得到的混合溶液內添加介孔二氧化硅粒子,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200-250r/min,攪拌溫度55-65℃,攪拌時間100-120min,攪拌完成后制得粒子漿體,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粒子占比為65-75%;
S5、干燥處理:將S4中處理后的粒子漿體通過噴涂設備均勻噴在玻璃表面,噴涂厚度為0.5-1mm,在常溫下進行自然干燥,干燥成后即可在玻璃表面形成膜。
優(yōu)選的,所述水性樹脂為水性聚氨酯。
優(yōu)選的,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粒子介孔率為65-75%,粒徑12-15nm。
通過實驗得出,玻璃使用該涂層后的性能數(shù)據(jù)如下:可見光透過率:70% (分光光度計),紅外反射率:60%-70% (分光光度計),隔熱率:50%-60% (紅外線熱量測試儀),硬度:3H(鉛筆硬度計),使用壽命:10年(人工老化),夏天室內與室外溫差:7-15度節(jié)能20%-30% 。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將ATO粉體溶于水中后直接加入水性樹脂中。省去了繁瑣的研磨與分散工藝,無需添加分散劑與研磨助劑以及防沉劑等助劑。ATO在水性樹脂中以原子形態(tài)分散,排列有序,納米粒子為球形單分散無團聚,相似度高,粒徑分布窄,納米粒子在生產(chǎn)時用了納米級二氧化硅做模板將其制成了介孔形態(tài)以作為冬天對室外冷輻射屏蔽的性能。涂層干燥后納米粒子會以光子晶體形式排列,因此對紅外線有很高的反射率,使用后室內溫度夏天會比外部溫度降低,而冬天則更保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具體說明,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納米ATO透明隔熱節(jié)能玻璃涂層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原料準備:水溶性ATO粉體,水性樹脂,介孔二氧化硅粒子,所述水性樹脂為水性聚氨酯,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粒子介孔率為65%,粒徑12nm;
S2、融水處理:將水溶性ATO粉體溶于水中,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240r/min,攪拌時間60min,攪拌溫度50℃,攪拌完成后得到ATO溶液,其中水溶性ATO粉體占比45%,余量為水;
S3、混合處理:向S2中制得的ATO溶液加入水性樹脂,同時再次進行攪拌,攪拌速度300r/min,攪拌溫度55℃,攪拌時間45min,攪拌完成后制得混合溶液,其中ATO溶液占比30%,余量為水性樹脂;
S4、粒子處理:向S3處理后得到的混合溶液內添加介孔二氧化硅粒子,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200r/min,攪拌溫度55℃,攪拌時間100min,攪拌完成后制得粒子漿體,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粒子占比為65%;
S5、干燥處理:將S4中處理后的粒子漿體通過噴涂設備均勻噴在玻璃表面,噴涂厚度為0.5mm,在常溫下進行自然干燥,干燥成后即可在玻璃表面形成膜。
實施例2
一種納米ATO透明隔熱節(jié)能玻璃涂層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原料準備:水溶性ATO粉體,水性樹脂,介孔二氧化硅粒子,所述水性樹脂為水性聚氨酯,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粒子介孔率為75%,粒徑15nm;
S2、融水處理:將水溶性ATO粉體溶于水中,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260r/min,攪拌時間75min,攪拌溫度60℃,攪拌完成后得到ATO溶液,其中水溶性ATO粉體占比55%,余量為水;
S3、混合處理:向S2中制得的ATO溶液加入水性樹脂,同時再次進行攪拌,攪拌速度350r/min,攪拌溫度65℃,攪拌時間55min,攪拌完成后制得混合溶液,其中ATO溶液占比45%,余量為水性樹脂;
S4、粒子處理:向S3處理后得到的混合溶液內添加介孔二氧化硅粒子,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250r/min,攪拌溫度65℃,攪拌時間120min,攪拌完成后制得粒子漿體,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粒子占比為75%;
S5、干燥處理:將S4中處理后的粒子漿體通過噴涂設備均勻噴在玻璃表面,噴涂厚度為1mm,在常溫下進行自然干燥,干燥成后即可在玻璃表面形成膜。
實施例3
一種納米ATO透明隔熱節(jié)能玻璃涂層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原料準備:水溶性ATO粉體,水性樹脂,介孔二氧化硅粒子,所述水性樹脂為水性聚氨酯,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粒子介孔率為67%,粒徑14nm;
S2、融水處理:將水溶性ATO粉體溶于水中,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245r/min,攪拌時間65min,攪拌溫度55℃,攪拌完成后得到ATO溶液,其中水溶性ATO粉體占比46%,余量為水;
S3、混合處理:向S2中制得的ATO溶液加入水性樹脂,同時再次進行攪拌,攪拌速度312r/min,攪拌溫度56℃,攪拌時間47min,攪拌完成后制得混合溶液,其中ATO溶液占比35%,余量為水性樹脂;
S4、粒子處理:向S3處理后得到的混合溶液內添加介孔二氧化硅粒子,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222r/min,攪拌溫度56℃,攪拌時間110min,攪拌完成后制得粒子漿體,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粒子占比為67%;
S5、干燥處理:將S4中處理后的粒子漿體通過噴涂設備均勻噴在玻璃表面,噴涂厚度為0.6mm,在常溫下進行自然干燥,干燥成后即可在玻璃表面形成膜。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