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即使在使用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的情況下也能得到可以發揮出色的光學性能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以及夾層玻璃。
背景技術:
就夾層玻璃而言,即使受到外部沖擊發生破損也很少發生玻璃破片的飛散,而比較安全,所以被廣泛用作汽車等車輛、飛機、建筑物等的窗玻璃等。作為上述夾層玻璃,可以舉出在至少一對玻璃之間例如存在由被增塑劑增塑的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等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構成的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并使其一體化而成的夾層玻璃等。
但是,使用這樣的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夾層玻璃,盡管安全性出色,但隔熱性差。在光線中具有比可見光長且為780nm以上的波長的紫外線,盡管與紫外線相比能量小約為10%左右,但熱作用大,一旦被物質吸收而作為熱被釋放出,會引起溫度上升,所以通常稱為熱射線。因而,只要能夠遮擋例如從汽車的擋風玻璃或側窗玻璃入射的光線中熱作用大的紅外線(熱射線),其隔熱性就增高,可以抑制汽車內部的溫度上升。作為近年來的趨勢,汽車等中的玻璃開口部分面積增大、提高夾層玻璃的隔熱性、向玻璃開口部分賦予熱射線切斷功能的必要性增大。
與此相對,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將具有隔熱性能的摻雜了錫的氧化銦微粒(以下也稱為ITO微粒)或摻雜了銻的氧化錫微粒等隔熱粒子分散于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而成的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使用這樣的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夾層玻璃,其隔熱性、電磁波透過性出色。
但是,ITO微粒或摻雜了銻的氧化錫微粒等隔熱性微粒,在被用作與樹脂等有機物的復合材料時,由于微粒具有的光催化劑活性、熱活性、表面酸活性以及表面堿活性等,會使基質樹脂等的有機物劣化。另外,由于微粒表面的活性,在超UV光或超Xe光這樣的高能量射線照射下,也會出現促進基質樹脂等有機物的劣化、可見光透射率降低的問題。即,在含有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基質樹脂、以及液態增塑劑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中,在利用熱、光等的耐氣候性試驗中,耐氣候性試驗時間與可見光透射率的降低成比例關系,與使用不含ITO微粒或摻雜了銻的氧化錫微粒的中間膜的情況相比,可見光透射率大幅度降低,作為黃色的指標的黃度指數(yellow index)值以及CIE1976L*a*b*顯示系統統中的b值大幅度增加。
為了解決該問題,例如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通過用聚硅氧烷對具有光催化性的金屬氧化物微粒的表面實施薄層涂敷處理,抑制金屬氧化物微粒的光催化劑活性的技術。
但是,在如此使用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的中間膜中,盡管可以抑制耐氣候性試驗中樹脂的劣化或光學特性的劣化,但與使用沒有實施表面處理的隔熱性微粒的情況相比,會產生夾層玻璃的可見光透射率降低或濁度值(濁值)上升這樣的新問題。
專利文獻1WO01/25162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2000-264632號公報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在使用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的情況下也能得到可以發揮出色的光學性能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以及夾層玻璃。
本發明提供一種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含有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基質樹脂以及液態增塑劑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通過照射高能量射線,提高波長380~780nm的可見光透射率,同時降低波長780~2100nm的近紅外線透射率。
以下對本發明進行詳述。
本發明人等進行了潛心研究,結果發現,即便是使用了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也可以通過照射高能量射線,提高可見光透射率且降低近紅外線透射率,以至完成本發明。
由此,可以不產生伴隨中間膜樹脂的劣化的夾層玻璃的黃變,而得到同時具有對可見光的高透明性和出色的隔熱性能的夾層玻璃用中間膜。
在本發明中,高能量射線是指具有3.0eV以上的能量的電磁波。作為這樣的高能量射線,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優選超UV光(巖崎電氣公司制)、UV線、可見光線、超Xe光(巖崎電氣公司制)、Xe光、激光、電子射線、微波等。這些高能量射線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并用兩種以上。其中,當高能量射線含有波長300~450nm的光時,可見光透射率增加和紅外線透射率降低的效果變大,所以優選。
作為高能量射線的照射方法,可以在中間膜的狀態下照射,也可以在成為夾層玻璃的狀態下照射,但為了防止高能量射線照射引起的中間膜樹脂的熱變形,優選在夾層玻璃的狀態下進行照射。但是,當在濕度高的環境下照射高能量射線時,在水分的影響下在樹脂中會產生氣泡,所以優選在干燥的環境下進行操作。此外,也可以向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直接照射高能量射線而得到已改性的隔熱性微粒。
當在中間膜的狀態下照射高能量射線時,為了防止濕氣或熱引起的樹脂的劣化或狀態變化,例如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壓接在中間膜而防止與水分的接觸,另外,為了防止熱變形,必需足夠注意不是以高強度短時間照射,而是以低強度長時間照射等。
另外,當在成為夾層玻璃的狀態下照射高能量射線時,在使用遮光玻璃或綠玻璃的情況下,會妨礙高能量射線的透過,不會賦予隔熱性微粒充分的能量,所以在保持沖擊強度的狀態下,可以使用薄至不會吸收全部高能量射線的程度的玻璃或者在中間膜的狀態下照射高能量射線后制作夾層玻璃。
另外,高能量射線的照射時間也取決于光源的強度,但至少需要50小時的照射。但是,在高能量射線的照射能量成為過剩量的情況下,隨著樹脂或有機物系的添加劑的劣化,也會成為可見光透射率降低的原因,所以需要在必要最小限停止。
通過上述高能量射線的照射,優選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黃度指數值變化(ΔYI)為0%以下,且CIE1976L*a*b*顯示系統中的b*值變化(Δb*)為0%以下。即,通過過剩的高能量射線的照射,必須不使夾層玻璃的透明性降低。
此外,上述黃度指數值(YI)以及上述CIE1976L*a*b*顯示系統中的b*值,可以從可見光透射率的測定中的測定數據求得。
另外,黃度指數值變化(ΔYI)以及b*值變化(Δb*)是指下述式(1)和(2)所示的、從高能量射線照射后的值減去高能量射線照射前的值而求得的值。
ΔYI=YI(高能量射線照射后)-YI(高能量射線照射前) (1)Δb*=b*(高能量射線照射后)-b*(高能量射線照射前) (2)作為放射高能量射線的光源,可以舉出高壓汞燈型紫外光、超高壓汞燈型紫外光、金屬鹵化物型紫外光、氙弧燈、日光型碳弧光源、高輸出型熒光燈等。另外,也可以利用太陽光,但由于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顯示出充分的效果,所以不現實。
成為本發明的改性方法的對象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含有隔熱性微粒、基質樹脂以及液態增塑劑。
對上述隔熱性微粒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摻雜了錫的氧化銦(ITO)微粒、摻雜了銻錫的氧化錫(ATO)微粒、摻雜了鋁的氧化鋅微粒、摻雜了銦的氧化鋅微粒、摻雜了鎵的氧化鋅微粒、六硼化鑭微粒以及六硼化鈰微粒等。這些隔熱性微粒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并用2種以上。
上述隔熱性微粒的表面由惰性物質覆蓋。對上述惰性物質沒有特別限定,例如適合使用具有5.0eV以上的較大能帶隙的絕緣性金屬氧化物。更優選具有7.0eV以上的較大能帶隙的絕緣性金屬氧化物。作為這樣的絕緣性金屬氧化物,例如可以舉出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鈣等。
另外,作為上述惰性物質,例如也可以適當使用(含水)磷鉬酸銨、(含水)磷釩酸銨、(含水)磷鎢酸銨以及(含水)磷酸銨之類的磷酸銨鹽。
另外,作為上述惰性物質,例如也可以適當使用氫氧磷灰石、碳酸磷灰石、氟化磷灰石、磷酸三鈣以及磷酸八鈣之類的磷酸鹽。
另外,作為上述惰性物質,例如也可以適當使用有機硅烷化合物、有機鈦化合物、有機鋁化合物以及有機鋯-鋁化合物之類的偶合劑。
另外,作為上述惰性物質,例如也可以適當使用可以與粒子表面反應的具有醇系羥基的化合物、具有酚系羥基的化合物、具有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四氯化碳、季銨鹽化合物、Mo(η3-C3H5)4配位化合物、Cr(η3-C3H5)3配位化合物、Co2(CO)8簇、Ru3(CO)12簇等。
進而,由下述無定形金屬氧化物覆蓋隔熱性微粒,也可以使表面惰性化,所述無定形金屬氧化物是無定形ITO、無定形摻雜了銻的氧化錫、無定形氧化銦、無定形氧化錫、無定形氧化銻、無定形氧化硅、無定形氧化鋁、無定形氧化鋯、無定形氧化鈣、無定形氧化鈦、無定形氧化鋅以及無定形氧化鈰等無定形金屬氧化物。
作為由上述惰性物質覆蓋的形態,只要是可以保護隔熱性微粒的活性表面并抑制中間膜樹脂的劣化的程度即可,可以是完全覆蓋表面的狀態,或者也可以覆蓋成條紋狀而部分地存在沒有被覆蓋的部分。另外,也可以在隔熱性微粒的表面上吸附、擔載、堆積惰性物質。另外,也可以在隔熱性微粒的表面上固溶或摻雜惰性物質。
另外,為了提高樹脂中或增塑劑中的隔熱性微粒的分散性,也可以用疏水化劑或分散劑來處理隔熱微粒的表面。作為這樣的疏水化劑或分散劑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有機硅烷化合物、有機鈦化合物、有機鋁化合物、有機鋯-鋁化合物、有機鉻化合物等偶合劑;可以與粒子表面反應的具有醇系羥基和/或具有酚系羥基的化合物;具有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四氯化碳、季銨鹽化合物、Mo(η3-C3H5)4配位化合物、Cr(η3-C3H5)3配位化合物、Co2(CO)8簇、Ru3(CO)12簇等。
作為上述疏水化劑沒有特別限定,但在進行隔熱性微粒的表面處理時,微粒難以發生凝縮,所以可以抑制溶液的濁度值上升,另外,長期保存時的分散穩定性也出色,對光學性能的影響小,所以優選具有水解性甲硅烷基的有機硅烷化合物。
上述具有水解性甲硅烷基的有機硅烷化合物,具有在硅原子上結合了1~3個具有水解性的官能團的分子骨架。此外,有機硅烷化合物可以使用1種,也可以并用多種。另外,在硅原子上結合了1~3個水解性基團的分子骨架是指借助相同的硅原子結合了多個水解性基團,當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硅原子時,可以在各硅原子上結合至少1個水解性基團。
上述水解性甲硅烷基是硅原子與水解性基的結合可以被水解反應切斷的官能團。作為上述水解性基團,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官能團,例如可以舉出烷氧基、肟基、烯氧基、乙酸基;氯、溴等鹵基等。水解性基團可以全部為相同種類,也可以為所有種類均不同。
作為上述烷氧基,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叔丁氧基、苯氧基、芐氧基等。在是二烷氧基甲硅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相同烷氧基,或組合使用不同的烷氧基。另外,可以組合使用種類不同的官能團,也可以組合使用不同的有機硅烷化合物。
作為上述具有水解性甲硅烷基的有機硅烷化合物,例如可以舉出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環己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二甲氧基甲基辛基硅烷、二乙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氯甲基(二異丙氧基)甲基硅烷、二甲氧基甲基苯基硅烷、二乙氧基二苯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三甲氧基丙基硅烷、異丁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異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三(2-甲氧基乙氧基)乙烯基硅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氧基(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硅烷、三甲氧基[2-(7-氧雜二環[4.1.0]-庚-3-基)乙基]硅烷、氯三甲氧基硅烷、氯三乙氧基硅烷、氯三(1,3-二甲基丁氧基)-硅烷、二氯二乙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腈、4-(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丁腈、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異氰酸酯、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硫代異氰酸酯、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1,3,5,7-四乙氧基-1,3,5,7-四甲基環四硅氧烷、1,3,5,7-四甲基-1,3,5,7-四羥苯環四硅氧烷、1,3,5,7-四異丙氧基-1,3,5,7-四甲基環四硅氧烷、1,3,5,7-四丁氧基-1,3,5,7-四甲基環四硅氧烷、1,3,5,7,9-五乙氧基-1,3,5,7,9-五甲基環五硅氧烷、八甲基環四硅氧烷、十甲基環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環六硅氧烷、六苯基環三硅氧烷、八苯基環四硅氧烷、1,3,5,7-四甲基環四硅氧烷、1,3,5,7-四甲基-1,3,5,7-四苯基環四硅氧烷、1,1,3,3,5,5-六甲基環三硅氮烷、1,1,3,3,5,5,7,7-八甲基環四硅氮烷、1,7-二乙酸基八甲基四硅氧烷、1,7-二氯八甲基四硅氧烷、1,1,3,3,5,5-六甲基-1,5-二氯三硅氧烷、1,3-二氯四異丙基二硅氧烷、1,3-二乙氧基四甲基二硅氧烷、1,3-二甲氧基四甲基二硅氧烷、1,1,3,3-四甲基-1,3-二氯二硅氧烷、1,2-雙(甲基二氯甲硅烷基)乙烷、二乙酸基二苯基硅烷、甲基三(乙基甲基酮肟)硅烷、甲基三(N,N-二乙基氨基氧基)硅烷、雙(乙基甲基酮肟)甲基異丙氧基硅烷、雙(乙基甲基酮肟)乙氧基甲基硅烷、2-(3,4-乙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基硅烷、三(1-甲基乙烯氧基)乙烯基硅烷、甲基三異丙烯氧基(propenoxy)硅烷、乙基三乙酸基硅烷、甲基三乙酸基硅烷、二乙酸基二甲基硅烷、三乙酸基乙烯基硅烷、四乙酸基硅烷、二乙酸基甲基苯基硅烷、二甲氧基乙基甲基酮肟甲基硅烷等。
作為上述具有水解性甲硅烷基的有機硅烷化合物,優選分子中具有與增塑劑的親和性特別高的苯基或苯乙烯基之類的芳香環的化合物。芳香族系官能團可以在1分子中含有多個,但只要含有1個就可以具有充分的效果。另外,芳香環在分子中的疏水性部位可以與任何部分結合,但當在硅與芳香環之間存在鏈長度不是特別長的烷基鏈或聚氧代亞烷基鏈時,可以得到特別良好的分散性。推測這是因為,芳香環具有的與增塑劑的高親和性、進而烷基鏈或聚氧代亞烷基鏈的位阻效果會妨礙隔熱微粒之間凝聚。為了利用有機硅烷化合物具有的芳香環與增塑劑具有的不飽和鍵之間的親合穩定性得到更出色的分散性,更優選將三乙二醇-二-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丁基癸二酸酯等作為增塑劑使用。進而,與通常使用的丙烯酰基硅烷、氨基硅烷、環氧基硅烷、乙烯基硅烷、巰基硅烷、異氰酸酯硅烷之類的具有高反應性的有機硅烷化合物相比,特別是就車輛用等長期使用的中間膜而言,從產品性能穩定性或安全性的觀點出發,除了與隔熱性微粒表面發生反應的水解性甲硅烷基以外不具有活性官能團的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苯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對甲氧基苯基)丙基甲基二氯硅烷、3-(對甲氧基苯基)丙基三氯硅烷、苯乙基三氯硅烷、3-苯氧基苯基三氯硅烷、對甲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也是優選的。水解性有機甲硅烷基化合物通常被用作無機微粒的表面疏水化劑,但與其它種類的水解性有機硅烷化合物相比,含芳香環的有機硅烷化合物與三乙二醇-二-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丁基癸二酸酯的組合,可以得到極高的分散性和與光學性能相關的長期穩定性。另外,芳香環不會與其它添加劑或空氣、濕度之類的外界成分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在生產線中有安全性保障,也不會影響最終產品的狀態。
作為其它疏水化劑,可以使用有機鈦酸酯化合物。作為有機鈦酸酯化合物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三異硬脂酰鈦酸異丙酯、三-正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鈦酸異丙酯、三(焦磷酸二辛酯)鈦酸異丙酯、雙(亞磷酸二辛酯)鈦酸四異丙酯、雙[亞磷酸二(十三烷基)酯]鈦酸四辛酯、四(2,2-二烯丙基氧基甲基-1-丁基)雙[二(十三烷基)]亞磷酸鈦酸酯、二(焦磷酸二辛酯)羥乙酸基鈦酸酯、二(焦磷酸二辛酯)鈦酸乙二醇酯、二(焦磷酸二辛酯)鈦酸乙二醇酯、三辛酰基鈦酸異丙酯、二甲基丙烯酰基異硬脂酰基鈦酸異丙酯、異硬脂酰基二丙烯酰基鈦酸異丙酯、三(磷酸二辛酯)鈦酸異丙酯、三枯基苯基鈦酸異丙酯、三(N-氨乙基-氨甲基)鈦酸異丙酯等。尤其是如果考慮與中間膜增塑劑的親和性,在結構內具有芳香環的三-正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鈦酸異丙酯的分散性出色。
另外,作為使用疏水化劑的隔熱性微粒的表面處理方法,包括利用醇系羥基或酚性羥基取代隔熱性微粒表面存在的羥基的方法。作為具有醇系羥基或酚性羥基的化合物,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正癸醇、正十二醇、正十四醇、正十六醇、正十八醇、異丙醇、異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異戊醇、 (-)-2-甲基-1-丁醇、叔戊醇、環戊醇、環己醇、烯丙醇、巴豆醇、甲基乙烯甲醇、芐醇、α-苯乙醇、β-苯基醇、二苯甲醇、三苯甲醇、肉桂醇、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甘油、季戊四醇、兒茶酚、氨基苯酚、甲基苯酚、對乙基苯酚、對辛基苯酚、鄰甲氧基苯酚、鄰乙氧基苯酚、對十二烷基苯酚、2,4,6-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2,3,4-三羥基苯酮、d-萘酚、β-萘酚、對硝基苯酚、鄰硝基苯酚、壬基苯酚、對苯二酚、間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苯甲酸甲酯、β-羥基萘甲酸、水楊酸、1,4-二羥基萘、鄰苯基苯酚、間苯基苯酚、對苯基苯酚、苯酚、4-苯氧基苯酚、4-叔丁基兒茶酚、2-叔丁基對苯二酚、對叔丁基苯酚、原兒茶酸、庚基對羥基苯甲酸酯、2-甲基-6-叔丁基苯酚、間苯二酚等。另外,它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多個。另外,也可以使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的醇性羥基的多元醇或多羥基化合物。特別是如果考慮與中間膜增塑劑的親和性,結構內具有芳香環的化合物的分散性出色。
作為使用疏水化劑和分散劑的隔熱性微粒的表面處理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可以使用流動床法、噴射法等干式法;使用水或有機溶劑的濕式法;向有機溶劑直接添加上述反應性表面處理劑的整體摻混(integral blend)法;高壓鍋法、使用超臨界流體的處理、回流法等。
上述疏水化劑和分散劑在惰性物質為芳香族化合物時,向樹脂或增塑劑的分散性變得良好,所以可以優選使用。
也有記載上述惰性物質與疏水化劑或分散劑為同種化合物,但這是惰性物質兼具疏水化效果或分散性的情況。
為了提高對可見光的透明性,惰性物質優選的厚度為1~10nm,更優選為1~5nm。另外,惰性物質的折射率優選為折射率小于隔熱性微粒、大于基質樹脂和液態增塑劑。
上述隔熱性微粒在上述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中可以作為初級粒子存在,也可以作為部分凝聚體存在。作為上述隔熱性微粒的平均初級粒徑,在表面有惰性物質保護的狀態下,優選的下限為5nm,優選的上限為30nm,該凝聚體的優選平均粒徑在表面由惰性物質保護的狀態下,為10~100nm。當低于這些范圍時,粒子會發生進一步凝聚,濁度值等會惡化,當高于這些范圍時,則對于作為本發明的效果的高能量射線照射引起的可見光透射率的增加和紅外線透射率的降低,不能得到充分的效果。
上述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中隔熱性微粒含量的優選下限,相對于聚乙烯醇縮醛樹脂100重量份,為0.1重量份,優選的上限為3.0重量份。在不到0.1重量份時,不能得到紅外線切斷效果。另外,在超過3.0重量份時,高能量射線的能量不能均一地給予中間膜中的全部隔熱性微粒,而發生效果降低或可見光透射率的降低。
對上述基質樹脂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優選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其中,特別優選聚乙烯醇縮丁醛。
另外,如果考慮必要的物性,也可以并用多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進而,也可以使用縮醛化時組合多種醛并使其反應得到的共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的縮醛化度的優選下限為40%,優選上限為85%,更優選的下限為60%,更優選的上限為75%。
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可以通過利用醛使聚乙烯醇縮醛化來配制。
成為上述原料的聚乙烯醇,通常使用通過皂化聚醋酸乙烯酯得到的皂化度為80~99.8摩爾%的聚乙烯醇。
另外,上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的優選下限為200,優選上限為3000。在不到200時,得到的夾層玻璃的耐貫通性降低,如果超過3000,樹脂膜的成形性變差,另外,樹脂膜的剛性變得過大,可加工性變差。更優選下限為500,更優選上限為2000。
對上述醛沒有特別限定,通常使用正丁醛、異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醛、正己醛、正辛醛、正壬醛、正癸醛、甲醛、乙醛、苯甲醛等碳原子數為1~10的醛。其中,優選正丁醛、正己醛、正戊醛,更優選碳原子數為4的丁醛。
對上述液態增塑劑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一元有機酸酯、多元有機酸酯等有機系增塑劑,有機磷酸系、有機亞磷酸系等磷酸系增塑劑等。
作為上述一元有機酸酯系增塑劑,例如可以舉出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三丙二醇等二醇與丁酸、異丁酸、己酸、2-乙基丁酸、庚酸、正辛酸、2-乙基己酸、壬酸(正壬酸)、癸酸等一元有機酸發生反應得到的二醇系酯。其中,優選三乙二醇-二己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正辛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等三乙二醇等。
作為上述多元有機酸酯系增塑劑,例如可以舉出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等多元有機酸與碳原子數為4~8的直鏈狀或分支狀醇的酯等。其中,優選癸二酸二丁酯、壬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丁基卡必酯等。作為上述有機磷酸系增塑劑,例如可以舉出磷酸三丁氧基乙酯、磷酸異癸基苯酯、磷酸三異丙酯等。
上述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中上述液態增塑劑的含量的優選下限,相對熱塑性樹脂100重量份,為20重量份,優選的上限為100重量份。在不到20重量份時,耐貫通性會降低,在超過100重量份時,會產生增塑劑的滲出,透明性或粘接性降低,得到的夾層玻璃的光學變形變大。更優選的下限為30重量份,更優選的上限為60重量份。
上述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更優選含有粘接力調節劑。
作為上述粘接力調節劑沒有特別限定,優選使用堿金屬鹽和/或堿土金屬鹽。作為上述堿金屬鹽和/或堿土金屬鹽,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鉀、鈉、鎂等的鹽。作為構成上述鹽的酸,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辛酸、己酸、丁酸、醋酸、甲酸等羧酸等有機酸或鹽酸、硝酸等無機酸。
在上述堿金屬鹽和/或堿土金屬鹽中,更優選碳原子數為2~16的有機酸的堿金屬鹽和堿土金屬鹽,進而優選碳原子數為2~16的羧酸鎂鹽和碳原子數為2~16的羧酸鉀鹽。
作為上述碳原子數2~16的有機酸的羧酸鎂鹽或鉀鹽,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優選使用醋酸鎂、醋酸鉀、丙酸鎂、丙酸鉀、2-乙基丁酸鎂、2-乙基丁酸鉀、2-乙基己酸鎂、2-乙基己酸鉀。它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并用2種以上。
作為上述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中的上述堿金屬鹽和/或堿土金屬鹽的含量,沒有特別限定,相對于聚乙烯醇縮醛樹脂100重量份,優選的下限為0.001重量份,優選的上限為1.0重量份。在不到0.001重量份時,在高濕度環境下,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周邊部的粘接力降低,在超過1.0重量份時,粘接力變得過低,而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透明性會消失。更優選的下限為0.01重量份,更優選的上限為0.2重量份。
上述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更優選含有紫外線吸收劑。
作為上述紫外線吸收劑,優選Propanedioc acid),[(4-甲氧基苯基)-亞甲基]-二甲基酯(Clariant公司制Hostavin·PR-25)等丙二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和/或2-乙基-2’-乙氧基-草酸一酰替苯胺(Clariant公司制Sanduvor·VSU)等草酸酰替苯胺系紫外線吸收劑。
作為上述紫外線吸收劑,除此之外還可以并用以往公知的苯并三唑系、苯酮、三嗪系、苯甲酸酯系等紫外線吸收劑。
作為上述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以舉出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Tinuvin P,Ciba-Geigy公司制)、2-(2’-羥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Tinuvin 320,Ciba-Geigy公司制)、2-(2’-羥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Tinuvin 326,Ciba-Geigy公司制)、2-(2’-羥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Tinuvin 328,Ciba-Geigy公司制)等或LA-57(AdekaArgus公司制)等受阻胺系紫外線吸收劑。
作為上述苯酮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以舉出辛苯酮(Chimassorb 81,Ciba-Geigy公司制)等。
作為上述三嗪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以舉出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羥苯酚(Tinuvin 1577FF,Ciba-Geigy公司制)等。
作為上述苯甲酸酯系,例如可以舉出2,4-二叔丁基苯基-3,5-二-叔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Tinuvin 120,Ciba-Geigy公司制)等。
作為上述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中的上述紫外線吸收劑的含量,沒有特別限定,相對于聚乙烯醇縮醛樹脂100重量份,優選的下限為0.01重量份,優選的上限為5.0重量份。在不到0.01重量份時,幾乎不能得到紫外線吸收效果,在超過5.0重量份時,會引起耐氣候劣化。更優選的下限為0.05重量份,更優選的上限為1.0重量份。
另外,為了抑制高能量射線照射引起的樹脂顏色變化,也可以添加例如藍墨水試劑之類的色調調節劑。
上述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根據需要也可以添加抗氧化劑、光穩定劑、作為粘接力調節劑的改性硅油、阻燃劑、防靜電劑、粘接力調節劑、耐濕劑、熱射線反射劑、熱射線吸收劑等添加劑。
作為上述抗氧化劑,沒有特別限定,作為酚系抗氧化劑,例如可以舉出2,6-二-叔丁基-P-甲酚(BHT)(住友化學公司制“Sumilizer BHT(商品名)”)、四-[亞甲基-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Irganox 1010,Ciba-Geigy公司制)等。
作為上述光穩定劑,作為受阻胺系光穩定劑,例如可以舉出旭電化公司制“Adeka Stab LA-57(商品名)”等。
作為上述改性硅油,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如特公昭55-29950號公報中公開的環氧改性硅油、醚改性硅油、酯改性硅油、胺改性硅油、羧基改性硅油等。這些改性硅油通常是使聚硅氧烷與應該被改性的化合物發生反應而得到的液體。
上述改性硅油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并用2種以上。
上述改性硅油的分子量的優選下限為800,優選上限為5000。如果不到800,向表面的定域化會降低,如果超過5000,與樹脂的互容性會變得不佳,而滲出到得到的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表面,與玻璃的粘接力降低。更優選的下限為1500,更優選的上限為4000。
就上述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中上述改性硅油的含量而言,相對于聚乙烯醇縮醛樹脂100重量份而言,優選的下限為0.01重量份,優選的上限為0.2重量份。如果不到0.01重量份,會不能充分獲得防止由吸濕引起的泛白的效果;如果超過0.2重量份,與樹脂的互容性會變得不佳,而滲出到得到的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表面,與玻璃的粘接力降低。更優選的下限0.03重量份,更優選的上限為0.1重量份。
其中,這些添加劑具有吸收在本發明中使用的高能量射線的一部分或全部那樣的性質時,由于會阻礙本發明的效果,所以需要停止在必要最小限。
作為上述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膜厚,沒有特別限定,但如果考慮作為夾層玻璃的最小限度必要耐貫通性,從實用角度出發,優選為0.1~1.0mm。更優選為0.3~0.8mm。當大于該范圍時,向隔熱性微粒照射的高能量射線的能量變得過少,不能得到本發明的效果。另外,為了提高耐貫通性,根據需要,也可以在本發明的中間膜上層疊其它中間膜,但在這種情況下,也必需為不妨礙向隔熱性微粒照射的高能量射線的能量的程度。
上述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優選在10MHz下的相對介電常數為4.2以下、和/或、介質損耗角正切tanδ為0.08以下;在100MHz下的相對介電常數為3.8以下、和/或、介質損耗角正切tanδ為0.08以下;在1GHz下的介電常數為3.3以下、和/或、介質損耗角正切tanδ為0.08以下。這樣,成為電磁波吸收性能出色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
利用本發明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即使在使用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照射高能量射線,得到可以發揮出色的光學性能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
利用本發明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得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以下也稱為改性中間膜),也是本發明之一。
就改性中間膜而言,作為透明性指標的可見光透射率為70%以上,可見光透射率變化ΔTv為1.0%以上,在波長300~2100nm的波長區域的太陽光透射率為可見光透射率的85%以下,而且濁度值為1.0%以下。
上述可見光透射率是指具有380~780nm的波長區域的光的透射率,是依據JIS Z 8722(2000)“顏色的測定方法-反射和透射物體顏色”和JIS R 3106(1998)“板玻璃類的透射率·反射率·放射率·太陽輻射熱獲得率的試驗方法”而求得的在380~780nm的波長區域下的可見光透射率。另外,可見光透射率變化是指通過下述式(3)所示的從高能量射線照射后的可見光透射率減去高能量射線照射前的可見光透射率而求得的值。
可見光透射率變化(ΔTv)=Tv(高能量射線照射后)-Tv(高能量射線照射前)(3)就改性中間膜而言,在波長區域300~2500nm的太陽光透射率積分值T中,在波長區域1200~1400nm的透射率積分值的比例Ta為15.0%以上,和/或,在波長區域1400~1600nm的透射率積分值的比例Tb為10.0%以下,和/或,在波長區域1600~1800nm的透射率積分值的比例Tc為3.0%以下,和/或,在波長區域1800~2000nm的透射率積分值的比例Td為2.0%以下,和/或,在波長區域2000~2400nm的透射率積分值的比例Te為2.0%以下。
這樣,可以在可見光區域得到高透明性,而且通過使成為熱效應的原因的紅外線、特別是向皮膚的吸收變高的波長區域在上述范圍,可以抑制皮膚溫度的上升。
使用JIS Z 8722和JIS R 3106記載的權系數,并通過標準化可以求得波長區域780~2100nm的紅外線透射率Tir,利用該紅外線透射率Tir評價改性中間膜的隔熱性能。另外,紅外線透射率是指通過下述式(4)所示的從高能量射線照射后的紅外線透射率減去高能量射線照射前的紅外線透射率而求得的值。
紅外線透射率變化(ΔTir)=Tir(高能量射線照射后)-Tir(高能量射線照射前)(4)對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照射含具有3.0eV以上的能量的電磁波的高能量射線而成的改性的隔熱性微粒,也是本發明之一。
使用上述改性中間膜而成的夾層玻璃也是本發明之一。
作為上述夾層玻璃中使用的玻璃,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透明板玻璃,例如可以舉出浮法(float)板玻璃、拋光板玻璃、模板玻璃、嵌網玻璃、嵌線玻璃、著色板玻璃、熱射線吸收玻璃等有機玻璃。其中,優選使用熱射線吸收玻璃。
作為上述熱射線吸收玻璃,沒有特別限定,其中優選綠玻璃。另外,在上述熱射線吸收玻璃中,只要使用可見光透射率75%以上、在波長區域900~1300nm的透射率為65%以下的熱射線吸收玻璃,隔熱性微粒的紅外線切斷性在長于1300nm的長波長側較大,在900~1300nm的區域較小,所以對于相同的可見光光線透射率,也可以降低太陽光透射率,提高太陽光切斷率。這樣的熱射線吸收玻璃,可以在夾持中間膜的1對玻璃中用于兩側,也可以只用于一側。
作為上述玻璃的厚度,可以根據用途適當選擇,沒有特別限定,但在具有吸收本發明中使用的高能量射線的性質的情況下,必須薄至高能量射線的能量被提供給隔熱微粒的程度。
本發明的夾層玻璃,通過使用本發明的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可以抑制樹脂的劣化,隔熱性、透明性極出色,所以可以適當用于例如汽車的擋風玻璃、側窗玻璃、后窗玻璃、天窗玻璃;飛機或電車等交通工具的玻璃部位、建筑用玻璃等。
利用本發明,可以提供即使在使用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的情況下、也能獲得可以發揮出色的光學性能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以及夾層玻璃。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舉出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被這些實施例所限定。
(實驗例1)(1)隔熱性微粒的表面處理向已脫水處理的乙醇(Nakarai Tesque公司制)中溶解作為惰性物質的四乙氧基硅烷(Shin-Etsu Silicone公司制,KBE04)并成為2重量%,使預先用100℃熱處理1小時的ITO粉末(三井金屬公司制)懸浮成為20重量%,由此配制溶液。通過使用珠磨機(beads mill)充分攪拌得到的配制溶液,在ITO微粒的表面覆蓋氧化硅,同時微粉碎化。接著,通過離心分離機回收分散液中的粒子。然后,在150℃下熱處理回收的粒子,得到用氧化硅處理表面的ITO微粒。
(2)含隔熱性微粒的增塑劑溶液的制作對已溶解了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酚(Ciba Specialty Chemical公司制TINUVIN 326)、高分子酚系抗氧化劑(Ciba-Geigy公司制,Irganox 1010)、2-乙基己酸(NakaraiTesque公司制)的三乙二醇雙(2-乙基己酸酯)(協和發酵工業公司制3GO),以溶解了聚氧亞烷基烷基苯基醚磷酸酯(第一工業公司制,PlysurfA210G)的乙醇(Nakarai Tesque公司制)為分散液,使用涂料混合器(paintshaker)使利用氧化硅來實施表面處理后的ITO微粒分散,得到含ITO微粒的增塑劑溶液。
(3)含隔熱性微粒的中間膜的制作用塑性機,混煉得到的含ITO微粒的增塑劑溶液與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積水化學工業公司制S-Lec BH-8),利用擠壓機從金屬模擠出并成薄片狀,得到厚760μm的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各成分的準備組成如表1所示。
(4)夾層玻璃的制作用透明的擋風玻璃(縱30cm×橫30cm×厚2.5mm)從得到的含ITO微粒的中間膜的兩端將其夾持,并將其放入橡皮袋內,以20torr的真空度脫氣20分鐘之后,在脫氣狀態下移入干燥爐內,進一步在90℃下保持30分鐘,同時進行真空壓制成形。這樣,在高壓鍋中,以135℃、壓力12kg/cm2的條件,對已如此預壓接的夾層玻璃進行20分鐘壓接,得到夾層玻璃。
(5)高能量射線的照射以如下所示的條件,向得到的夾層玻璃照射作為高能量射線的超UV光和超Xe光,與未照射的夾層玻璃進行比較。
(超UV光照射試驗)制作5cm×10cm的照射樣品,以如下的條件實施本發明的方法。試驗裝置Eye Super UV測試器(巖崎電氣公司制,SUV-F11型)UV強度100mW/cm2有限波長295~450nm黑板(black panel)溫度63℃裝置內相對濕度50%照射距離235nm照射時間300小時(超Xe光照射試驗)制作5cm×10cm的照射樣品,以如下的條件實施本發明的方法。試驗裝置SuperXenonWeatherMeter S×2-75(Suga試驗機株式會社制)UV強度180W/m2黑板溫度63℃裝置內相對濕度50%照射時間300小時(實驗例2)作為惰性物質,使用四正丁氧基鋯(松本制藥工業公司制,OrgatixZA60)來代替四乙氧基硅烷,除此以外,利用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和夾層玻璃,照射高能量射線。
(實驗例3)作為惰性物質,使用叔丁酸鋁(川研Fine Chemical公司制,ASBN)來代替四乙氧基硅烷,除此以外,利用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和夾層玻璃,照射高能量射線。
(實驗例4)
通過用瑪瑙乳缽粉碎2小時,得到表面已無定形化的ITP微粒。接著,利用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含ITO微粒的增塑劑溶液,制作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和夾層玻璃,照射高能量射線。
(實驗例5)用磷酸的5%水溶液,在超聲波照射ITO粉末(三井金屬公司制)的同時進行懸浮·攪拌,接著通過在100℃下干燥已回收的粉末,得到吸附磷酸的ITO粉末。用鉬酸銨的5%硝酸酸性水溶液,進一步對其進行超聲波照射,同時懸浮·攪拌,接著,通過在100℃下干燥回收的粉末,得到由鉬酸銨覆蓋的ITO粉末。接著,利用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含ITO微粒的增塑劑溶液,制作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和夾層玻璃,照射高能量射線。
(實驗例6)用磷酸的5%水溶液,在超聲波照射ITO粉末的同時進行懸濁·攪拌,接著通過在100℃下干燥已回收的粉末,得到吸附磷酸的ITO粉末。利用由蒸餾水、氯化鈉、碳酸氫鈉、氯化鉀、磷酸一氫鉀、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三羥基甲基氨基甲烷配制成的Na+=142mM、K+=5mM、Mg2+=1.5mM、Ca2+=2.5mM、Cl-=148.8mM、HPO42-=1.0mM、SO2-=0.5mM的磷酸水溶液,使用噴射磨機(jet mill)進一步對其進行表面處理和微粉碎。接著,通過在100℃下干燥已回收的粉末,得到用氫氧化磷灰石覆蓋表面的ITO粉末。接著,利用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含ITO微粒的增塑劑溶液,制作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和夾層玻璃,照射高能量射線。
(實驗例7)作為惰性物質,使用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hin-Etsu Silicone公司制,KBM 503)來代替四乙氧基硅烷,除此以外,利用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和夾層玻璃,照射高能量射線。
(實驗例8)作為惰性物質,使用2-(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Shin-Etsu Silicone公司制,KBM303)來代替四乙氧基硅烷,除此以外,利用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和夾層玻璃,照射高能量射線。
(實驗例9)作為惰性物質,使用苯基甲氧基硅烷(Shin-Etsu Silicone公司制,KBM103)來代替四乙氧基硅烷,除此以外,利用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和夾層玻璃,照射高能量射線。
(參考例1)除了使用沒有用惰性物質保護表面的ITO微粒以外,利用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含ITO微粒的增塑劑溶液,制作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和夾層玻璃,照射高能量射線。
<評價>
對在實驗例1~9和參考例1中制作的夾層玻璃,用以下方法進行評價。結果見表1~3。
(6)中間膜中的隔熱性微粒的粒徑確認在制作中間膜的超薄片之后,使用以下的透射型電子顯微鏡(TEM),在以下的測定條件下,對ITO微粒的分散狀態進行拍攝、觀察。此外,拍攝為3μm×4μm的范圍,以20000倍拍攝,在照片的印相中拉伸為3倍。
ITP微粒的粒徑為在上述拍攝中得到的照片中的微粒的最長徑。另外,測定上述拍攝范圍3μm×4μm中的全部微粒的粒徑,利用體積換算平均,求得平均粒徑。
觀察裝置透射型電子顯微鏡(日立制作所株式會社制H-7100FA型)加速電壓100kV切片制作裝置超薄切片機(Raika株式會社制EM-ULTRACUT·S)REICHERT-NISSEI-FCS(冷凍切削系統Raika株式會社制FC-S型)刀DIATOME ULTRA CRYO DRY(DIATOME株式會社制)(7)夾層玻璃的可見光透射率的測定使用直記分光光度計(島津制作所公司制,U-4000),依據JIS Z 8722和JIS R 3106,求得380~780nm的波長區域的可見光透射率Tv、300~2500nm的太陽光透射率Ts、黃度指數值以及CIE1976L*a*b*顯示系統中的b*。
(8)紅外線透射率的測定和隔熱性能的評價使用JIS Z 8722和JIS R 3106記載的權系數,通過標準化求得波長區域780~2100nm的近紅外線區域的紅外線透射率Tir。利用求得的Tir大小來評價夾層玻璃的隔熱性能。
(9)夾層玻璃的濁度值的評價依據JIS K 6714(1995)“飛機用甲基丙烯酸樹脂板”,測定高能量射線照射后的夾層玻璃的濁度值(濁值)。
(10)夾層玻璃的耐氣候性和耐光性的評價上述黃度指數值和上述CIE1976L*a*b*顯示系統中的b*值,從可見光透射率的測定中的測定數據求得,從其變化值評價耐氣候性和耐光性。
此外,耐氣候性、耐光性是指用上述黃度指數值變化、b*值變化和可見光透射率變化來評價的指標。即,伴隨基質樹脂的劣化的可見光透射率降低、黃度指數值的上升、b*值上升的程度低時,為耐氣候性、耐光性良好的狀態。
從表1~3的實驗例1~9的結果可知,ITO微粒以納米級進行微分散。另外,通過照射超UV光和超Xe光,可見光透射率增加,而且紅外線透射率降低。進而,可知抑制黃度指數值和b*值的上升,防止伴隨樹脂劣化的夾層玻璃的黃變。
從參考例1可知,由于具有ITO微粒所具有的表面活性,照射高能量射線引起基質樹脂劣化,結果夾層玻璃的可見光透射率降低,另外YI值和b*值上升。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利用本發明,可以提供即使在使用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的情況下也能得到可以發揮出色的光學性能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以及夾層玻璃。
權利要求
1.一種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含有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基質樹脂以及液態增塑劑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通過照射含具有3.0eV以上的能量的電磁波的高能量射線,提高波長380~780nm的可見光透射率,同時降低波長780~2100nm的近紅外線透射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高能量射線為選自超UV光、UV線、可見光線、超Xe光、Xe光、激光、電子射線以及微波的至少1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高能量射線包括波長300~450nm的光。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照射高能量射線的前后,在以下范圍內照射高能量射線,即下述式(1)所示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黃色指數值變化(ΔYI)為0%以下,而且下述式(2)所示的CIE1976L*a*b*表示系統中的b*值變化(Δb*)為0%以下,ΔYI=YI(高能量射線照射后)-YI(高能量射線照射前)(1)Δb*=b*(高能量射線照射后)-b*(高能量射線照射前)(2)。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物質為具有5.0eV以上的能帶隙的絕緣性金屬氧化物。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物質為選自(含水)磷鉬酸銨、(含水)磷釩酸銨、(含水)磷鎢酸銨以及(含水)磷酸銨的至少1種。
7.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物質為選自氫氧磷灰石、碳酸磷灰石、氟化磷灰石、磷酸三鈣以及磷酸八鈣的至少1種。
8.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物質為選自有機硅烷化合物、有機鈦化合物、有機鋁化合物以及有機鋯-鋁化合物的至少1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機硅烷化合物、有機鈦化合物、有機鋁化合物以及有機鋯-鋁化合物是芳香族化合物。
10.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物質是從具有醇系羥基的化合物、具有酚系羥基的化合物以及具有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中選擇的至少1種。
11.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物質是從四氯化碳、季銨鹽化合物、Mo(η3-C3H5)4配位化合物、Cr(η3-C3H5)3配位化合物、Co2(CO)8簇、Ru3(CO)12簇選擇的至少1種。
12.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用無定形(非晶質)金屬氧化物保護隔熱性微粒的表面,使隔熱性微粒的表面惰性化。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無定形金屬氧化物是從無定形氧化銦、無定形氧化錫、無定形氧化銻、無定形的摻雜了錫的氧化銦、無定形的摻雜了氧化銻的氧化錫、無定形氧化硅、無定形氧化鋁、無定形氧化鋯、無定形氧化鈣、無定形氧化鈦、無定形氧化鋅以及無定形氧化鈰選擇的至少1種。
14.根據權利要求1、2、3、4、5、6、7、8、9、10、11、12或13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含有平均粒徑為100nm以下的表面被保護的摻雜了錫的氧化銦(ITO)微粒,其含量相對于基質樹脂100重量份為3.0重量份以下。
15.根據權利要求1、2、3、4、5、6、7、8、9、10、11、12或13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隔熱性微粒是從摻雜了錫的氧化銦(ITO)微粒、摻雜了銻的氧化錫(ATO)微粒、摻雜了鋁的氧化鋅微粒、摻雜了銦的氧化鋅微粒、摻雜了鎵的氧化鋅微粒、六硼化鑭微粒以及六硼化鈰微粒選擇的至少1種。
16.根據權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或15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質樹脂為聚乙烯醇縮醛樹脂。
17.根據權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或16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液態增塑劑是從己二酸二己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四乙二醇二-2-庚酸酯以及三乙二醇二庚酸酯選擇的至少1種。
18.一種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被權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或16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所改性,其特征在于,含有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基質樹脂以及液態增塑劑,波長380~780nm的可見光透射率為70%以上,而且波長300~2100nm的太陽光透射率為85%以下,濁度值為1.0%以下。
19.一種夾層玻璃,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18所述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而成。
20.一種被改性的隔熱性微粒,其特征在于,對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照射含具有3.0eV以上的能量的電磁波的高能量射線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在使用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的情況下也能得到可以發揮出色的光學性能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以及夾層玻璃。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的改性方法、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以及夾層玻璃的特征在于,對含有由惰性物質覆蓋的隔熱性微粒、基質樹脂以及液態增塑劑的隔熱夾層玻璃用中間膜,通過照射含具有3.0eV以上的能量的電磁波的高能量射線,提高波長380~780nm的可見光透射率,同時降低波長780~2100nm的近紅外線透射率。
文檔編號B60J1/00GK1989081SQ20058002428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5日
發明者八田文吾, 深谷重一 申請人:積水化學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