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型車載分動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載分動箱,特別涉及一種針對四輪驅動車使用的改進型車載分動箱。
背景技術:
隨著運輸的需要,四驅柴油卡車開始應用在農村的貨物運輸中。四輪驅動的車輛馬力大、動力足,載貨量大、適應能力強,非常適合在郊外或者路況較差的山路上使用。現有四驅卡車的驅動結構,通常以變速箱帶動分動箱來驅動卡車前、后橋運轉,分動箱為手動操作,控制動力合理分配到前橋或者后橋上,實現卡車前驅、后驅或者四驅工作。其中,手剎鼓作為一種必備的剎車工具裝在變速箱輸出軸上,由于分動箱位于前、后橋與變速箱之間,當分動箱換在空檔位時,手剎鼓將只會將變速箱的輸出軸鎖緊,而不會對前、后橋起到剎車作用,使停車手剎失效,從而嚴重影響行車安全;同時,由于分動箱結構設計的缺陷,換擋齒輪磨損嚴重,且傳動過程不穩定,給卡車使用帶來麻煩。改進結構設計,提高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成為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鑒于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使用安全、可靠,操作靈活,運轉穩定的改進型車載分動箱。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改進型車載分動箱,包括分動箱箱體和連接在箱體上的動力輸入軸、后橋驅動軸、 前橋驅動軸和離合傳動機構,動力輸入軸通過離合傳動機構帶動后橋驅動軸和前橋驅動軸旋轉,動力輸入軸和后橋驅動軸在同一個軸心線上,還包括手剎鼓,手剎鼓連接在分動箱箱體外側后橋驅動軸的外端,手剎鼓與分動箱箱體固定連接。所述離合傳動機構中后驅動離合齒輪通過花鍵活動連接在動力輸入軸上,后驅齒輪固定在后橋驅動軸一端,后驅齒輪側面設有內齒套,內齒套與后驅動離合齒輪外齒配合傳動。所述后驅齒輪與后橋驅動軸為一體結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改進型車載分動箱,通過改變手剎鼓位于分動箱上的位置,使手剎鼓工作時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后橋驅動軸上,使后橋驅動軸不能旋轉,不會受到分動箱內其它結構連接狀態的影響,保證了手剎的可靠性,提高了車輛使用的安全性;同時,以內齒套作為換擋結構的傳動部分,內部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安全、操作靈活,傳動可靠,大大提高了耐用性,外表設計更美觀、實用,整個結構特別適合在載重量較大的四驅柴油卡車上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改進型車載分動箱,包括分動箱箱體12和連接在箱體上的動力輸入軸1、后橋驅動軸10、前橋驅動軸7、離合傳動機構4和手剎鼓11。動力輸入軸1和后橋驅動軸10在同一個軸心線上,動力輸入軸1通過離合傳動機構4的調整、控制分別帶動后橋驅動軸10及前橋驅動軸7旋轉,以實現車輛四輪驅動或后驅動。手剎鼓11位于分動箱箱體12外側后橋驅動軸10的外端,手剎鼓11固定在分動箱箱體12上,手剎鼓11直接作用并限制后橋驅動軸10旋轉。離合傳動機構4主要分布在動力輸入軸1下方,其中,后驅動離合齒輪2通過花鍵活動連接在動力輸入軸1上,后驅動離合齒輪2與分動箱箱體12內的后橋驅動軸10相對。 后橋驅動軸10內側端面設有帶有內齒套5的后驅齒輪3,后驅齒輪3與后橋驅動軸10設計為一體結構,這樣可有效增加傳動過程的穩定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內齒套5位于后驅齒輪3側面并與后驅動離合齒輪2相對,當后驅動離合齒輪2和后驅齒輪3分別通過離合傳動機構4的下方傳動部分連接傳動時,前橋驅動軸7和后橋驅動軸10被分別帶動旋轉,實現了四輪驅動;而當后驅動離合齒輪2通過花鍵移動到動力輸入軸1外端,并與后驅齒輪3 的內齒套5嚙合時,后驅動離合齒輪2則將動力直接傳遞到后橋驅動軸10上,實現了后軸的單獨驅動。車輛行駛過程中,如果路況較好,需要高速行駛時,可以通過外接操作手柄撥動后驅動離合齒輪2與后橋驅動軸10上后驅齒輪3側面的內齒套5相嚙合,使動力輸入軸1上的動力直接通過后驅齒輪3傳遞到后橋驅動軸10上,帶動后橋驅動軸10快速旋轉,完成高速行駛過程。而當路況較差、載重量大、需要較大動力時,撥動外接操作手柄,使后驅動離合齒輪2從后驅齒輪3的內齒套5中脫出,動力輸入軸1上的動力通過后驅動離合齒輪2傳遞到離合傳動機構4下方的傳動部分中,通過相應傳動控制,實現前橋驅動軸7和后橋驅動軸10的同時傳動,完成四輪驅動過程。手剎鼓11連接在后橋驅動軸10上,手剎工作時,作用力直接作用于后橋驅動軸 10,有效限制了后橋驅動軸10轉動,保證了手剎的可靠性,同時,手剎鼓11工作過程不會受分動箱內各傳動部分連接狀態的影響,包括空擋狀態,提高了車輛停靠的安全性。
權利要求1.改進型車載分動箱,包括分動箱箱體和連接在箱體上的動力輸入軸、后橋驅動軸、前橋驅動軸和離合傳動機構,所述動力輸入軸通過離合傳動機構帶動后橋驅動軸和前橋驅動軸旋轉,動力輸入軸和后橋驅動軸在同一個軸心線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手剎鼓,所述手剎鼓連接在分動箱箱體外側后橋驅動軸的外端,手剎鼓與分動箱箱體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車載分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傳動機構中后驅動離合齒輪通過花鍵活動連接在動力輸入軸上,后驅齒輪固定在后橋驅動軸一端,后驅齒輪側面設有內齒套,內齒套與后驅動離合齒輪外齒配合傳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進型車載分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驅齒輪與后橋驅動軸為一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型車載分動箱,包括分動箱箱體和連接在箱體上的動力輸入軸、后橋驅動軸、前橋驅動軸、離合傳動機構和手剎鼓,動力輸入軸和后橋驅動軸在同一個軸心線上,動力輸入軸通過離合傳動機構帶動后橋驅動軸和前橋驅動軸旋轉,手剎鼓連接在分動箱箱體外側后橋驅動軸的外端,手剎鼓固定在分動箱箱體上。手剎鼓直接作用于后橋驅動軸,保證了手剎使用的可靠性,提高了車輛停靠的安全性。內齒套的嚙合傳動設計,保證了連接傳動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操作靈活,外表設計美觀,其結構特別適合在載重量較大的柴油卡車上使用。
文檔編號B60K17/344GK202080130SQ20112014734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1日
發明者林春為 申請人:林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