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分塊式背門外板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是分塊式背門外板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汽車 背門外板通常采用整體式鈑金結構,其結構簡單,加工制作方便,但是存在如下缺點(I)采用整體式沖壓成型結構,由于背門板長度較長,且拉延程度深,需要通過較大的模具和沖壓設備來加工,模具制造難度大,成本高;(2)整體沖壓成型,其強度低,整體性能差,較難保證背門板可以吸收碰撞能量。通常會在背門板上增加加強件來增加它的強度,但是這種方法不僅增加成本,還增加了整車重量,不利于車身輕量化的實現。(3)通常汽車背門外板尾燈處采用安裝尾燈裝飾條的結構方式,其安裝牌照處所形成的坑成為背門外板段差,在制造過程中需要增加塑料件來完成背門外板沖壓成型,增加了塑料件的模具,成本高;且安裝牌照處所形成的段差無法延續至背門與側圍分縫處,造型受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背門板強度低,制造成本高等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安裝方便的分塊式背門外板結構,其裝配簡便,制造方便,模具制造簡單,易于批量生產,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分塊式背門外板結構,包括背門板上板和背門板下板,所述背門板上板兩端分別焊接有尾燈安裝板,所述背門板上板與尾燈安裝板之間通過加強板支撐連接;所述尾燈安裝板同背門板上板焊接成整體后與背門板下板焊接;所述尾燈安裝板上通過緊固件安裝尾燈。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背門板上板與背門板下板的焊縫處形成有牌照凹坑,所述牌照凹坑延伸至背門板與側圍分縫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采用分塊式結構背門板,若干分塊組件通過焊接連接,組合式的背門板在結構上形成了新的造型機構,由于背門板上板與背門板下板的焊縫處形成有牌照凹坑,牌照凹坑所形成的段差可以延伸至背門板與側圍分縫處,即背門外板可以始終保證存在段差,橫穿整個背門,不僅造型美觀,鈑金件生產工藝簡單,易于制造。背門板的拼接簡單,且緊固牢靠,強度高。易于批量生產,成本低,生產效率高。
[0013]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后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分塊式背門外板結構,包括背門板上板I和背門板下板3,背門板上板I的兩端分別焊接有尾燈安裝板4,背門板上板I與尾燈安裝板4之間通過加強板2支撐連接,用于增加強度;尾燈安裝板4同背門板上板I焊接成整體后與背門板下板3焊接;背門板上板I與背門板下板3的焊縫處形成有牌照凹坑(圖中未標出),此牌照凹坑即為背門外板的段差,其可延伸至背門與側圍的分縫處,保證整個背門外板始終形成有段差,橫穿整個背門。其尾燈安裝板4上通過螺栓安裝尾燈5。實際安裝過程中,通過如下步驟完成 第一步將背門板上板I的兩端通過加強板2分別焊接尾燈安裝板4,連接成一整體結構;第二步將第一步中已焊接成整體結構的背門板上板I和尾燈安裝板4與背門板下板3焊接;第三步位于尾燈安裝板4上通過螺栓(圖中未畫出)安裝尾燈5。即完成了本實用新型的全部安裝,安裝快速簡便,連接可靠,強度高,使用性能好。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1.一種分塊式背門外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門板上板(I)和背門板下板(3),所述背門板上板(I)兩端分別焊接有尾燈安裝板(4),所述背門板上板(I)與尾燈安裝板(4)之間通過加強板(2)支撐連接;所述尾燈安裝板(4)同背門板上板(I)焊接成整體后與背門板下板(3 )焊接;所述尾燈安裝板(4 )上通過緊固件安裝尾燈(5 )。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分塊式背門外板結構,其特征在于背門板上板(I)與背門板下板(3)的焊縫處形成有牌照凹坑,所述牌照凹坑延伸至背門板與側圍分縫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塊式背門外板結構,包括背門板上板和背門板下板,所述背門板上板兩端分別焊接有尾燈安裝板,所述背門板上板與尾燈安裝板之間通過加強板支撐連接;所述尾燈安裝板同背門板上板焊接成整體后與背門板下板焊接;所述尾燈安裝板上通過緊固件安裝尾燈。本實用新型采用分塊式結構背門板,若干分塊組件通過焊接連接,組合式的背門板在結構上形成了新的造型機構,由于背門板上板與背門板下板的焊縫處形成有牌照凹坑,牌照凹坑所形成的段差可以延伸至背門板與側圍分縫處,即背門外板可以始終保證存在段差,橫穿整個背門,不僅造型美觀,鈑金件生產工藝簡單,易于制造。
文檔編號B60J5/00GK202685864SQ20122034232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雷雨成, 金玉璨 申請人:無錫同捷汽車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