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具體涉及一種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
背景技術:
現有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通常采用焊接控制臂,控制臂分為上體和下體兩部分,在制造過程中上體和下體分別沖壓成型后,采用點焊或縫焊等焊接方法將上下體合并到一起。采用該種方式的控制臂總成質量重,增加懸架非懸掛質量;焊接總成變形很難控制,造成產品一致性差。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層板沖壓成型的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具有重量輕的優點,能夠提高車輛的操縱穩定性和乘坐舒適性。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采用高強度熱軋鋼板或冷扎鋼板沖壓成型控制臂本體,控制臂本體包括三個臂部,控制臂本體的第一臂部上設有用于裝配球頭銷總成的安裝座、第二臂部上設有控制臂前橡膠襯套以及第三臂部上設有控制臂后橡膠襯套,控制臂前、后橡膠襯套均采用天然橡膠由過盈配合方式利用液壓機壓入于懸掛控制臂本體上,所述控制臂前、后橡膠襯套為同軸設置。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懸掛控制臂本體采用高強度熱軋鋼板或冷扎鋼板沖壓成型,相對于上下體拼焊的控制臂,重量可以大大減輕,降低了非懸掛質量,能夠提高車輛的操縱穩定性和乘坐舒適性,同時控制臂前、后橡膠襯套采用同軸設置,從制動工況下控制臂強度分析結果看,單層鋼板沖壓設計強度足以滿足整車性能要求,控制臂前、后橡膠襯
套設置。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控制臂本體的第二臂部包括有與第一臂部和第三臂部銜接的斜板,端部裝配有控制臂前橡膠襯套的縱向板,以及連接斜板和縱向板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包括有凹弧板部和凸弧板部,凹弧板部與斜板連接,凸弧板部與縱向板連接;所述第二臂部的弧形板上凸弧板部曲率半徑小于凹弧板部的曲率半徑。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高控制臂的衰減振動能力。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控制臂本體采用高強度熱軋鋼板沖壓成型,所述高強度熱軋鋼板厚度為0.4mm。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很好的滿足控制臂強度的同時,使得控制臂質量大大減輕。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 實施例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包括有具有三個臂的控制臂本體1,控制臂本體I的第一臂部11上設有用于裝配球頭銷總成的安裝座111,第二臂部12上設有控制臂前橡膠襯套121以及第三臂部13上設有控制臂后橡膠襯套131 ;所述的控制臂本體I采用高強度熱軋鋼板或冷扎鋼板沖壓成型,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臂本體I采用高強度熱軋鋼板沖壓成型,鋼板厚度為0.4mm。所述控制臂前、后橡膠襯套121、131均采用天然橡膠由過盈配合方式利用液壓機壓入于懸掛控制臂本體I上,所述控制臂前、后橡膠襯套121、131為同軸設置。所述控制臂本體I的第二臂部12包括有與第一臂部11和第三臂部13銜接的斜板122,端部裝配有控制臂前橡膠襯套121的縱向板123,以及連接斜板122和縱向板123的弧形板124 ;所述弧形板包124括有凹弧板部1241和凸弧板部1242,凹弧板部1241與斜板122連接,凸弧板部1242與縱向板123連接;所述第二臂部11的弧形板124上凸弧板部1242曲率半徑小于凹弧板部1241的曲率半徑。這樣經弧形板124連接后,使得控制臂前、后橡膠襯套121、131為同軸設置 時過渡更自然,強度好,具有更加合理合適的衰減振動能力。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采用高強度熱軋鋼板或冷扎鋼板沖壓成型控制臂本體,控制臂本體包括三個臂部,控制臂本體的第一臂部上設有用于裝配球頭銷總成的安裝座、第二臂部上設有控制臂前橡膠襯套以及第三臂部上設有控制臂后橡膠襯套,控制臂前、后橡膠襯套均采用天然橡膠由過盈配合方式利用液壓機壓入于懸掛控制臂本體上,所述控制臂前、后橡膠襯套為同軸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本體的第二臂部包括有與第一臂部和第三臂部銜接的斜板,端部裝配有控制臂前橡膠襯套的縱向板,以及連接斜板和縱向板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包括有凹弧板部和凸弧板部,凹弧板部與斜板連接,凸弧板部與縱向板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部的弧形板上凸弧板部曲率半徑小于凹弧板部的曲率半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臂本體采用高強度熱軋鋼板沖 壓成型,所述高強度熱軋鋼板厚度為0.4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轉向懸掛控制臂,包括有采用高強度熱軋鋼板或冷扎鋼板沖壓成型控制臂本體,控制臂本體包括三個臂部,控制臂本體的第一臂部上設有用于裝配球頭銷總成的安裝座、第二臂部上設有控制臂前橡膠襯套以及第三臂部上設有控制臂后橡膠襯套,控制臂前、后橡膠襯套均采用天然橡膠由過盈配合方式利用液壓機壓入于懸掛控制臂本體上,所述控制臂前、后橡膠襯套為同軸設置。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重量可以大大減輕,降低了非懸掛質量,能夠提高車輛的操縱穩定性和乘坐舒適性,同時,從制動工況下控制臂強度分析結果看,單層鋼板沖壓設計強度足以滿足整車性能要求。
文檔編號B60G7/00GK203142320SQ201320153529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9日
發明者陳昆岳, 林振長, 莊克貴, 顏海晶, 呂良斌, 柯鵬鵬 申請人:溫州鴻鵬汽配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