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胎安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輪胎安裝裝置。
背景技術:
在輪胎的安裝過程中,需要將輪胎壓入輪輞中。傳統的工藝直接由人工利用工具將輪胎撬入輪輞中,對輪轂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良率低下。不僅如此,對于一些小型化的輪胎或較硬的輪胎,其人工壓入更為費力,效率低下,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輪胎安裝裝置,其操作便捷,省時省力,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和安裝質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人安全系數。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輪胎安裝裝置包括:中心軸,用于伸入輪轂的中心孔中;旋轉軸,旋轉軸與中心軸連接,旋轉軸沿輪轂的圓周旋轉;張大機構,設置于旋轉軸上,用于將輪胎的趾口進行張大;壓入機構,設置于旋轉軸上,用于將張大機構張大的趾口壓入輪輞。
本實用新型一種輪胎安裝裝置結構簡單,工人手持該輪胎安裝裝置將中心軸伸入輪轂的中心孔內,旋轉旋轉軸,利用張大機構將輪胎的內胎張大,利用壓入機構將張大的輪胎的趾口壓入輪輞中。
本實用新型一種輪胎安裝裝置操作便捷,省時省力,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和安裝質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人安全系數。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做如下改進:
作為優選的方案,中心軸的一端與旋轉軸連接,中心軸的另一端與緊固件連接,緊固件用于固定輪胎安裝裝置于輪轂上。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利用緊固件將輪胎安裝裝置與輪轂進行固定,緊固件承受壓入機構所產生的軸向力,保證在壓入輪胎趾口的過程中,不會發生偏移。
作為優選的方案,張大機構和壓入機構通過安裝座與旋轉軸連接。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安裝便捷,且當張大機構與壓入機構出現損壞時,直接更換安裝座即可,更節省成本。
作為優選的方案,安裝座設置于旋轉軸上靠近輪轂的底面,張大機構水平設置于安裝座上靠近輪轂的水平底面,壓入機構豎直設置于安裝座上遠離中心軸的豎直側面。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
作為優選的方案,安裝座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裝部以及沿中心軸軸向延伸的第二安裝部,第一安裝部與第二安裝部呈垂直設置,張大機構水平設置于第一安裝部上靠近輪轂的水平底面,壓入機構豎直設置于第二安裝部上遠離中心軸的豎直側面。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張大機構設置于第一安裝部,壓入機構設置于第二安裝部,當旋轉軸旋轉時,可以保證張大機構先張大輪胎趾口,壓入機構再將輪胎趾口壓入輪輞,張大機構和壓入機構不會發生干涉,且更便于在安裝座上安裝張大機構和壓入機構。
作為優選的方案,張大機構和/或壓入機構的邊緣呈弧形。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減少輪胎與張大機構和壓入機構之間的摩擦阻力。
作為優選的方案,張大機構和/或壓入機構的截面呈圓形。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減少輪胎與張大機構和壓入機構之間的摩擦阻力。
作為優選的方案,張大機構和/或壓入機構與安裝座固定連接。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張大機構和/或壓入機構與輪胎相對運動時為滑動摩擦。
作為優選的方案,張大機構和/或壓入機構與安裝座轉動連接。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張大機構和/或壓入機構與輪胎相對運動時為滾動摩擦,摩擦阻力小,操作人員在安裝時更省時省力。
作為優選的方案,在安裝座上設有張大凸起和/或壓入凸起,張大 機構套設于張大凸起上,張大機構以張大凸起為軸心轉動,壓入機構套設于壓入凸起上,壓入機構以壓入凸起為軸心轉動。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輪胎安裝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輪胎安裝裝置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輪胎安裝裝置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安裝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輪胎安裝裝置的爆炸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輪胎安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中心軸、2旋轉軸、3張大機構、4壓入機構、5緊固件、6安裝座、61水平底面、62豎直側面、63第一安裝部、64第二安裝部、65張大凸起、66壓入凸起、7輪轂、8輪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輪胎安裝裝置的其中一些實施例中,
如圖1-3所示,輪胎安裝裝置包括:中心軸1、旋轉軸2、張大機構3以及壓入機構4。
中心軸1用于伸入輪轂7的中心孔中,中心軸1的一端與旋轉軸2連接,中心軸1的另一端與緊固件5連接,緊固件5用于固定輪胎安裝裝置與輪轂7,旋轉軸2與中心軸1呈垂直連接設置,旋轉軸2沿輪轂7的圓周旋轉,在本實施例中緊固件5可為螺母。
張大機構3和壓入機構4通過安裝座6安裝于旋轉軸2上,安裝座6設置于旋轉軸2上靠近輪轂7的底面,張大機構3水平設置于安裝座6上靠近輪轂7的水平底面61,壓入機構4豎直設置于安裝座6上遠離中心軸1的豎直側面62。張大機構3用于將輪胎8的趾口進行張大,壓入機構4用于將張大機構3張大的輪胎8的趾口壓入輪輞。
張大機構3和壓入機構4的截面呈圓形,結構相同,均為圓環, 且在本實施例中張大機構3和壓入機構4由金屬材料制成,耐磨使用壽命長。當然,其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如聚四氟乙烯,可以有效降低張大機構3和壓入機構4對輪胎8的磨損。
張大機構3和壓入機構4與安裝座6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一種輪胎安裝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
首先,操作人員將輪胎8的一側趾口壓入輪轂;
其次,將中心軸1從輪胎趾口沒有壓入輪轂的一側伸入輪轂7的中心孔中,利用緊固件5將輪胎安裝裝置與輪轂7進行固定;
最后,旋轉旋轉軸2,在旋轉的過程中應注意,以張大機構3在前,壓入機構4在后為方向進行旋轉,保證張大機構3先將輪胎8的趾口張大,壓入機構4再將張大的輪胎8的趾口壓入輪輞中。
本實用新型一種輪胎安裝裝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實用新型一種輪胎安裝裝置操作便捷,省時省力,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和安裝質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人安全系數。
第二,張大機構3和壓入機構4的截面呈圓形,張大機構3和壓入機構4與輪胎8相對運動時,其為滑動摩擦,摩擦阻力小。
第三,張大機構3和壓入機構4通過安裝座6與旋轉軸2連接,結構簡單,安裝便捷,且當張大機構3與壓入機構4出現損壞時,直接更換安裝座6即可,更節省成本。
第四,利用緊固件5將輪胎安裝裝置與輪轂7進行固定,更便于操作人員進行人工壓胎,在輪胎8的壓入過程輪胎與輪轂7不會發生相對移動,更省力。
第五,張大機構3和壓入機構4均為圓環結構,結構相同,可以進行批量生產,大大提高了其生產效率,簡化生產步驟,降低生產成本。
如圖4-6所示,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實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術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安裝座6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裝部63以及沿中心軸1軸向延伸的第二 安裝部64,第一安裝部63與第二安裝部64呈垂直設置,張大機構3設置于第一安裝部63上靠近輪轂7的水平底面61,壓入機構4設置于第二安裝部64上遠離中心軸1的豎直側面62。
采用上述優選實施例的方案,結構簡單,張大機構3設置于第一安裝部63,壓入機構4設置于第二安裝部64,當旋轉軸2旋轉時,可以保證張大機構3先張大輪胎8的趾口,壓入機構4再將輪胎8的趾口壓入輪輞。
進一步,張大機構3和壓入機構4與安裝座6轉動連接,在安裝座6上設有張大凸起65和壓入凸起66,張大機構3套設于張大凸起65上,張大機構4以張大凸起65為軸心轉動,壓入機構4套設于壓入凸起66上,壓入機構4以壓入凸起66為軸心轉動。
采用上述優選實施例的方案,結構簡單,張大機構3和壓入機構4與輪胎8相對運動時為滾動摩擦,摩擦阻力小,操作人員在安裝時更省時省力。
以上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