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涉及雨刮器配件的技術領域,具體地是一種雨刮條。
背景技術:
所謂的雨刮條是指雨刮器上與擋風玻璃直接接觸的部件,其在雨刮驅動器的帶動不斷做往復擺動從而對車輛的前后擋風玻璃表面進行清理。但是當車輛停車時,上述的雨刮器的雨刮條仍然一直與擋風玻璃緊貼,這就導致空氣中的灰塵不斷的從擋風玻璃上滑落并堆積于雨刮條與擋風玻璃的貼合處上方。這就導致雨刮器進行使用過程中,雨刮條上堆積的灰塵將會隨著雨刮條的擺動涂抹在擋風玻璃上,而灰塵中含有的砂粒不僅會造成擋風玻璃的劃傷,而且,車輛行駛過程中,在雨刮器啟動的初期,由于上述堆積的灰塵將會導致擋風玻璃模糊而產生駕駛人員實現模糊的問題,其將會產生較大的駕駛安全風險。另外,在冬季,容易造成雨刮條與擋風玻璃凍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雨刮條,其在雨刮器停止工作狀態下不會造成雨刮條和擋風玻璃之間形成積灰,同時也避免了雨刮條與擋風玻璃凍結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雨刮條,它包括用于與雨刮器的搖臂連接的外殼,安裝于外殼上的膠條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膠條本體包括安裝端、工作端和支撐桿,位于膠條本體上部的安裝端沿自身軸線與外殼轉動配合,位于膠條本體下部的工作端固定于安裝端上,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安裝端的外側壁固定,支撐桿的另一端沿安裝端的徑向朝外延伸,所述安裝端、工作端和支撐桿為一體式結構,安裝端上方設有一連接塊,連接塊內設有喇叭形的開口,開口的大口端露置于外殼外,開口的小口端通過一連接管與支撐桿內的噴氣通道連通,連接管的上端與開口的小口端連通,連接管的下端依序貫穿外殼和安裝端并與噴氣通道的上端連通,噴氣通道的下端沿支撐桿的長度方向延伸并貫穿支撐桿的下端面。當雨刮器停止工作時,安裝端相對外殼轉動,從而使工作端與車輛的擋風玻璃遠離,同時所述的支撐桿與擋風玻璃相抵靠。
所述的工作端內設有內腔和用于供給內腔清潔液的進液通道,內腔沿工作端的長度方向延伸形成長條形結構,進液通道的一端與內腔連通,進液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裝端內且與安裝端內的供液管連通,所述工作端的外側壁上設有多個噴嘴孔,全部噴嘴孔均通過支管與內腔連通。
所述的工作端為兩個,兩個工作端沿安裝端的周向間隔設置,所述支撐桿沿安裝端的周向設于兩個工作端之間。
所述工作端的寬度為上大下小,且工作端寬度較大的上部與安裝端的下部連接。
所述工作端位于寬度較大的上部和寬度較小的下部之間的外側壁上沿工作端的寬度方向朝內內凹形成弧面。
所述工作端沿寬度方向所對應的兩側均各自設有一弧面,各弧面上分別設有噴嘴孔。
膠條本體的工作端內位于各弧面所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一均壓腔,均壓腔與各自對應的弧面上的全部噴嘴孔連通,各均壓腔分別通過各自的支管與內腔連通。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雨刮條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首先,通過膠條本體的工作端與安裝端的轉動配合,可以使雨刮器停止時工作端轉動至脫離擋風玻璃的位置,從而避免了雨刮條與擋風玻璃之間積灰,其次,通過支撐桿可以將工作端撐離擋風玻璃的外表面,同時通過噴氣通道,可以在雨刮器啟動時,使支撐桿與擋風玻璃之間形成氣流間隙,進一步減少砂粒對于擋風玻璃的劃傷,再其次,清潔劑直接通過雨刮膠條上的噴嘴孔噴出,因此隨著雨刮膠條的擺動,自然均勻的涂覆于擋風玻璃上,其清潔的效果好,同時清潔劑的利用率高,最后,通過在膠條本體的兩側面均設置噴嘴,可以在雨刮膠條往復擺動的時候,通過彈性的膠條本體一面變形受壓使噴嘴孔閉塞,而另一面拉伸使噴嘴孔擴張的原理,達到膠條本體往復擺動的過程中一面出水一面閉塞的目的,提高了清潔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雨刮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區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其中,1、膠條本體,2、安裝端,2.1、供液管,3、工作端,4、內腔,5、進液通道,6、噴嘴孔,7、支管,8、弧面,9、均壓腔,10、外殼,11、支撐桿,11.1、噴氣通道,12、連接塊,12.1、開口,13、連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文中所述的上部、下部均是指附圖1中的方向,其旨在便于技術人員的理解,而不應當解讀為對本專利技術方案的限定。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雨刮條,它包括用于與雨刮器的搖臂連接的外殼10,安裝于外殼10上的膠條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膠條本體1包括安裝端2、工作端3和支撐桿11,位于膠條本體2上部的安裝端沿自身軸線與外殼10轉動配合,位于膠條本體1下部的工作端3固定于安裝端2上,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安裝端2的外側壁固定,支撐桿11的另一端沿安裝端2的徑向朝外延伸,所述安裝端2、工作端3和支撐桿11為一體式結構,安裝端2上方設有一連接塊12,連接塊12內設有喇叭形的開口12.1,開口12.1的大口端露置于外殼10外,開口12.1的小口端通過一連接管13與支撐桿11內的噴氣通道11.1連通,連接管13的上端與開口12.1的小口端連通,連接管13的下端依序貫穿外殼10和安裝端2并與噴氣通道11.1的上端連通,噴氣通道11.1的下端沿支撐桿11的長度方向延伸并貫穿支撐桿11的下端面。
所述的工作端3內設有內腔4和用于供給內腔4清潔液的進液通道5,內腔4沿工作端3的長度方向延伸形成長條形結構,進液通道5的一端與內腔4連通,進液通道5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裝端2內且與安裝端2內的供液管2.1連通,所述工作端3的外側壁上設有多個噴嘴孔6,全部噴嘴孔6均通過支管7與內腔4連通。
所述的工作端3為兩個,兩個工作端3沿安裝端2的周向間隔設置,所述支撐桿11沿安裝端2的周向設于兩個工作端3之間。
所述的安裝端2的外側壁上位于兩個工作端3之間的位置設有一支撐桿11,支撐桿11的一端與安裝端2的外側壁固定,支撐桿11的另一端沿安裝端2的徑向朝外延伸。
所述工作端3的寬度為上大下小,且工作端3寬度較大的上部與安裝端2的下部連接。
所述工作端3位于寬度較大的上部和寬度較小的下部之間的外側壁上沿工作端3的寬度方向朝內內凹形成弧面8。
所述工作端3沿寬度方向所對應的兩側均各自設有一弧面8,各弧面8上分別設有噴嘴孔6。
膠條本體1的工作端3內位于各弧面8所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一均壓腔9,均壓腔9與各自對應的弧面8上的全部噴嘴孔6連通,各均壓腔9分別通過各自的支管7與內腔4連通。
以上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