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座椅,屬于汽車配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公交車、長途客車、旅游巴士等公共汽車是百姓經常乘坐的交通工具,現有的公共汽車其座椅沒有減震措施,在緊急情況下突然減速或者剎車時,乘客由于慣性會向前傾,易與前方座椅或周圍物體發生碰撞,另一方面,在較長時間的乘坐過程中,由于汽車反復的加速、減速,以及路途發生的顛簸,難免讓人產生乘車疲勞、不適,嚴重者還會發生嘔吐。因此,現有座椅的結構有待改進,以達到使乘客乘車更為輕松、舒適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震、乘坐舒適的汽車座椅,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座椅,包括座椅本體和支撐座,所述座椅本體下部設有矩形塊,所述矩形塊前后兩側分別設有凹陷部,所述矩形塊下側設有齒輪,所述齒輪的軸心通過連接條與矩形塊固定,所述矩形塊前后側分別設有垂直板,所述垂直板朝向矩形塊的一側各設有凸起條,所述凸起條各自通過彈簧減震塊與凹陷部連接,所述彈簧減震塊沿行車方向的拉伸長度小于凹陷部的長度,所述垂直板與支撐座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座位于齒輪下方,所述支撐座上表面固定有齒條,所述齒條與齒輪嚙合。
進一步的,所述座椅本體側面設有掛鉤,所述掛鉤懸掛有圓筒,所述圓筒設有旋蓋。
進一步的,所述座椅本體上表面固定有陶瓷坐墊。
進一步的,所述座椅本體上表面設有絨布坐墊。
進一步的,所述絨布坐墊設有坐墊套,所述坐墊套通過系帶與座椅本體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凸起條通過彈簧減震塊與凹陷部連接,通過彈簧減震塊對座椅進行減震,齒輪連接結構利于對震動引起的座椅位移起到遲滯作用,減少車速突然變化引起的身體傾斜,其能減少乘車疲勞與暈車現象,使用舒適,且結構簡單、成本低。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座椅本體;2、支撐座;3、矩形塊;4、凹陷部;5、齒輪;6、連接條;7、垂直板;8、凸起條;9、彈簧減震塊;10、齒條;11、掛鉤;12、圓筒;13、旋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座椅,包括座椅本體1和支撐座2,所述座椅本體1下部設有矩形塊3,所述矩形塊3前后兩側分別設有凹陷部4,所述矩形塊3下側設有齒輪5,所述齒輪5的軸心通過連接條6與矩形塊3固定,所述矩形塊3前后側分別設有垂直板7,所述垂直板7朝向矩形塊3的一側各設有凸起條8,所述凸起條8各自通過彈簧減震塊9與凹陷部4連接,所述彈簧減震塊9沿行車方向的拉伸長度小于凹陷部4的長度,使用中座椅本體1不會因大幅度震動而脫離,所述垂直板7與支撐座2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座2位于齒輪5下方,所述支撐座2上表面固定有齒條10,所述齒條10與齒輪5嚙合。
所述座椅本體1側面設有掛鉤11,所述掛鉤11懸掛有圓筒12,所述圓筒12設有旋蓋13,在車窗緊閉的車廂內,當有乘客暈車發生嘔吐時,可吐至圓筒12內,再將旋蓋13緊閉,避免刺激性氣味彌漫車廂;所述座椅本體1上表面固定有陶瓷坐墊,傳統的塑料車座在夏季容易吸收陽光或空氣中的熱量而使車座溫度較高,陶瓷坐墊具有良好的隔熱作用,乘坐不易有燥熱感;所述座椅本體1上表面設有絨布坐墊,所述絨布坐墊設有坐墊套,所述坐墊套通過系帶與座椅本體1連接,冬天既保暖又便于清洗。
本實用新型中,凸起條8通過彈簧減震塊9與凹陷部4連接,通過彈簧減震塊9對座椅進行減震,齒輪5連接結構利于對震動引起的座椅位移起到遲滯作用,減少車速突然變化引起的身體傾斜,夏天使用陶瓷坐墊冬天換成絨布坐墊;其能減少乘車疲勞與暈車現象,使用舒適,且結構簡單、成本低。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它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前面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變型、等同替換和未付出創造性勞動所作的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