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具有上下樓功能的代步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20480閱讀:420來源:國知局
具有上下樓功能的代步車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背景技術:
:一般的具有上下臺階功能的輪式代步工具,只能用于較寬敞的有臺階的場合使用,不具備多方向的上下功能,不能做原地轉向調頭,不能用于較狹窄的居民住宅的樓道中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上下樓功能的代步車,要解決的問題是:使純機械結構的代步車在居民樓道內自如上下行走,并具備防前傾后仰、防滑脫的性能。它由平地行走部分、上下樓部分、傳動系統、行走輪升降機構、上下樓防滑脫裝置、車體升降/原地轉向裝置、座椅水平調整裝置所組成:

車架1的中部由三角形支架通過轉軸安裝在踏板12的下面,座椅2安裝在踏板12的上部,前懸架16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下邊,后懸架17安裝在車架1的后部下邊,前輪3安裝在前輪轉臂4的下部,前輪轉臂4的上部通過前轉臂轉軸79安裝在方向桯77的下部,前十字拐輪7安裝在前十字拐輪軸20上,前十字拐輪軸20安裝在前懸架16上,后輪5安裝在后輪轉臂6的下部,后輪轉臂6的上部與后十字拐輪8同軸,安裝在后十字拐輪軸39上,后十字拐輪軸39安裝在后懸架17上,前轉向機構15設置在車架1的前部,行走輪升降機構11通過主拉索36、輔拉索37,前端與前輪轉臂4上的前臂結節34交連,后端與后輪轉臂6上的后臂結節35交連,車體升降/原地轉向裝置13設置在車架1的中部,座椅水平調整裝置14設置在踏板12與車架1之間,構成整車結構;

前輪軸架75安裝在前輪轉臂4的下部,前輪軸76安裝在前輪軸架75中,前輪3為2只,安裝在前輪軸76的兩端,前輪轉臂4的上部通過前轉臂轉軸79安裝在方向桯77的下部,后輪5和后輪轉臂6均為2只,分別安裝在車架1的后部兩側,后輪轉臂6的上部與后十字拐輪8同軸,通過后十字拐輪軸39安裝在后懸架17上,后輪5安裝在后輪轉臂6的下部,方向桯77通過方向桯座78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方向桯77的頂部安裝有方向桿80,方向桿80的末端安裝有方向握把81,方向握把81的下部裝有剎車握把82,剎車握把82上裝有剎車拉筋83,剎車拉筋83為2條,一條與剎車轉柄84相連,另一條與防滑脫制動裝置的支撐柄48相連,剎車制動鼓85同心安裝在后輪5上,剎車制動蹄86由主蹄和從蹄組成,與剎車制動鼓85、后輪5同心,安裝在后輪轉臂6的下部,剎車轉柄84安裝在兩制動蹄之間,構成平地行走部分;

前十字拐輪7與前驅鏈輪22同軸,安裝在前十字拐輪軸20上,前十字拐輪軸20安裝在前懸架16上,后十字拐輪8與后驅鏈輪24同軸,安裝在后十字拐輪軸39上,后十字拐輪軸39安裝在后懸架17上,構成上下樓部分;

驅動柄18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驅動操縱桿9安裝在驅動柄18上,主鏈輪19與驅動柄18同軸安裝,前驅鏈輪22與前十字拐輪7同軸安裝,后驅鏈輪24為雙輪,與后十字拐輪8同軸安裝在后十字拐輪軸39上,后輪鏈輪26與后輪5同軸安裝,主鏈輪19為雙輪,其中一輪通過前驅鏈條21與前驅鏈輪22交連,另一輪通過后驅鏈條23與后驅鏈輪24的一輪交連,后驅鏈輪24的另一輪通過后輪鏈條25與后輪鏈輪26交連,構成傳動系統;

升降操縱桿10通過轉軸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牽拉環28套裝在升降操縱桿10上,前臂結節34設置在前輪轉臂4上,后臂結節35設置在后輪轉臂6上,主拉索36前段的一端與前臂結節34交連,另一端經過前支撐輪29與牽拉環28交連,其后段的一端與牽拉環28交連,另一端通過后支撐輪30、下導向滑輪32與后臂結節35交連,輔拉索37的前端與前臂結節34交連,其后端通過過度滑輪33、上導向滑輪31與后臂結節35交連,前輪轉臂4通過前轉臂轉軸79安裝在方向桯77的下部,后輪轉臂6通過后十字拐輪軸39安裝在后懸架17上,定位鎖27安裝在后懸架17上,鎖舌40的頭部貫穿后輪轉臂6和后懸架17,鎖舌40的尾部裝于彈簧罩41中,通過拉筋43與升降操縱桿10相連接,彈簧42繞裝于鎖舌40尾部,支緊于鎖舌40與彈簧罩41之間,定位拉簧38的一端固定在后懸架17上,另一端固定在后輪轉臂6上,構成行走輪升降機構;

束輪44同心安裝在前十字拐輪7上,束爪45為4只,由彈簧支撐,安裝在束輪44上,鎖架47安裝在前懸架16上,鎖架47上對應束爪45開有鎖口46;防滑制動蹄49由主蹄和從蹄組成,對稱安裝在座板51上,座板51安裝在后懸架17上,支撐柄48安裝在兩防滑制動蹄之間,防滑制動鼓50同心安裝在后十字拐輪8上,構成上下樓防滑脫裝置;

前折臂57的上臂前端通過轉軸安裝在踏板12前部下邊,下臂前端通過轉軸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上邊,后折臂58的上臂后端通過轉軸安裝在踏板12的后部下邊,下臂后端通過轉軸安裝在車架1后部的上邊,推桿56的前端通過轉軸與前折臂57的上下臂的會合端交連,后端通過轉軸與后折臂58的上下臂的會合端交連,靠輪54為2只,鑲裝在推桿56的中部,垂桿53垂裝于兩輪之間,車架1的中部由三角形支架通過轉軸安裝在踏板12的下面,垂桿53的上端通過掛軸55吊裝在三角形支架的頂部,下端安裝有配重錘52,構成座椅水平調整裝置;

升降轉柄61通過轉軸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升降/原地轉操縱桿69通過活節68安裝在升降轉柄61上,升降/原地轉操縱桿69對應十字缺口圓輪66上的前卡槽位置,滑柱59的底部裝有支撐蹄70,通過滑套60安裝在車架1的中部,滑套60由上體和下體組成,上體固定在車架1上,下體通過前支臂64、后支臂65與支撐蹄70整體連接,前支臂64、后支臂65的上臂通過轉軸安裝在滑套60的下體底部,下臂通過轉軸安裝在支撐蹄70的上部,前拉臂62的前端通過轉軸安裝在升降轉柄61前部邊沿處,后端通過轉軸與前支臂64的上下臂會合端交連,后拉臂63的前端通過轉軸安裝在升降轉柄61的后部邊沿處,后端通過轉軸與后支臂65的上下臂會合端交連;十字缺口圓輪66通過輪座67由固定螺栓74鎖緊在車架1的中部,卡槽71為4個,呈90度布設在十字缺口圓輪66的輪沿上,十字缺口圓輪66的左側裝有左限位檔72,右側裝有右限位檔73,構成車體升降/原地轉向裝置;

幅拐87呈十字交叉狀,安裝在輪轂88的四周,幅拐87的外端安裝有呆輪89,幅拐87、呆輪89的表面敷有橡膠面料90,構成十字拐輪。

本實用新型將十字拐輪、束輪、四連桿、鏈傳動等技術進行整合,使純機械結構的代步車具有上下樓功能,具備上下樓安全、平穩、操作方便的特點,適用于腿腳不便人員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整車結構圖。

圖2:上下樓和平地行走及傳動部分原理圖。

圖3:行走輪升降機構原理圖。

圖4:定位鎖結構圖。

圖5:上樓防滑脫鎖裝置圖。

圖6:下樓防滑脫制動裝置圖。

圖7:座椅水平調整裝置原理圖。

圖8:車體升降裝置結構圖。

圖9:原地轉向裝置圖。

圖10:前轉向及剎車機構示意圖。

圖11:十字拐輪結構圖。

圖中:1、車架,2、座椅,3、前輪,4、前輪轉臂,5、后輪,6、后輪轉臂,7、前十字拐輪,8、后十字拐輪,9、驅動操縱桿,10、升降操縱桿,11、行走輪升降機構,12、踏板,13、車體升降/原地轉向裝置,14、座椅水平調整裝置,15、前轉向機構,16、前懸架,17、后懸架,18、驅動柄,19、主鏈輪,20、前十字拐輪軸,21、前驅鏈條,22、前驅鏈輪,23、后驅鏈條,24、后驅鏈輪,25、后輪鏈條,26、后輪鏈輪,27、定位鎖,28、牽拉環,29、前支撐輪,30、后支撐輪,31、上導向滑輪,32、下導向滑輪,33、過度滑輪,34、前臂結節,35、后臂結節,36、主拉索,37、輔拉索,38、定位拉簧,39、后十字拐輪軸,40、鎖舌,41、彈簧罩,42、彈簧,43、拉筋,44、束輪,45、束爪,46、鎖口,47、鎖架,48、支撐柄,49、防滑制動蹄,50、防滑制動鼓,51、座板,52、配重錘,53、垂桿,54、靠輪,55、掛軸,56、推桿,57、前折臂,58、后折臂,59、滑柱,60、滑套,61、升降轉柄,62、前拉臂,63、后拉臂,64、前支臂,65、后支臂,66、十字缺口圓輪,67、輪座,68、活節,69、升降/原地轉操縱桿,70、支撐蹄,71、卡槽,72、左限位檔,73、右限位檔,74、固定螺栓,75、前輪軸架,76、前輪軸,77、方向桯,78、方向桯座,79、前轉臂轉軸,80、方向桿,81、方向握把,82、剎車握把,83、剎車拉筋,84、剎車轉柄,85、剎車制動鼓,86、剎車制動蹄,87、幅拐,88、輪轂,89、呆輪,90、橡膠面料。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概述本實用新型的整車結構和實施方式:車架1的中部由三角形支架通過轉軸安裝在踏板12的下面,座椅2安裝在踏板12的上部,前懸架16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下邊,后懸架17安裝在車架1的后部下邊,前輪3安裝在前輪轉臂4的下部,前輪轉臂4的上部通過前轉臂轉軸79安裝在方向桯77的下部,前十字拐輪7安裝在前十字拐輪軸20上,前十字拐輪軸20安裝在前懸架16上,后輪5安裝在后輪轉臂6的下部,后輪轉臂6的上部與后十字拐輪8同軸,安裝在后十字拐輪軸39上,后十字拐輪軸39安裝在后懸架17上,前轉向機構15設置在車架1的前部,行走輪升降機構11通過主拉索36、輔拉索37,前端與前輪轉臂4上的前臂結節34交連,后端與后輪轉臂6上的后臂結節35交連,車體升降/原地轉向裝置13設置在車架1的中部,座椅水平調整裝置14設置在踏板12與車架1之間,構成整車結構。

本實用新型通過座椅水平調整裝置14的設置,在實施上下樓功能時不發生后仰和前傾,使座椅2始終保持在水平狀態。通過前輪3、后輪5及其操控機構的設置,實施平地行走功能;通過前十字拐輪7、后十字拐輪8和車體升降/原地轉向裝置13及操控機構的設置,實施上下樓功能;通過行走輪升降機構11的設置,實施上下樓和平地行走功能的轉換。本實用新型上下樓和平地行走共用一套傳動系統。

結合圖2、圖10說明本實用新型平地行走和上下樓部分以及傳動系統的結構和實施方式:前輪軸架75安裝在前輪轉臂4的下部,前輪軸76安裝在前輪軸架75中,前輪3為2只,安裝在前輪軸76的兩端,前輪轉臂4的上部通過前轉臂轉軸79安裝在方向桯77的下部,后輪5和后輪轉臂6均為2只,分別安裝在車架1的后部兩側,后輪轉臂6的上部與后十字拐輪8同軸,通過后十字拐輪軸39安裝在后懸架17上,后輪5安裝在后輪轉臂6的下部,構成平地行走部分。

前十字拐輪7與前驅鏈輪22同軸,安裝在前十字拐輪軸20上,前十字拐輪軸20安裝在前懸架16上,后十字拐輪8與后驅鏈輪24同軸,安裝在后十字拐輪軸39上,后十字拐輪軸39安裝在后懸架17上,構成上下樓部分。前十字拐輪7、后十字拐輪8各為2只,分別安裝在車架1的兩側,每個十字拐輪上均裝有4只幅拐和4只呆輪,上樓時,每個十字拐輪上的4只呆輪接替向上搭鉤住樓梯的臺階,拉舉代步車在樓梯上逐級爬升;下樓時,每個十字拐輪上的4只呆輪接替向下搭住樓梯臺階,托舉代步車在樓梯上逐級下行。

驅動柄18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驅動操縱桿9安裝在驅動柄18上,主鏈輪19與驅動柄18同軸安裝,前驅鏈輪22與前十字拐輪7同軸一體安裝,后驅鏈輪24為雙輪,與后十字拐輪8同軸一體安裝,后輪鏈輪26與后輪5同軸一體安裝,主鏈輪19為雙輪,其中一輪通過前驅鏈條21與前驅鏈輪22交連,另一輪通過后驅鏈條23與后驅鏈輪24的一輪交連,后驅鏈輪24的另一輪通過后輪鏈條25與后輪鏈輪26交連,構成傳動系統。向前推驅動操縱桿9,驅動柄18向前形成一個轉角,主鏈輪19隨之向前轉動,通過前驅鏈條21、前驅鏈輪22驅動前十字拐輪7向前轉動,通過后驅鏈條23、后驅鏈輪24驅動后十字拐輪8向前轉動,同時,后驅鏈輪24的另一輪經后輪鏈條25、后輪鏈輪26驅動后輪5向前轉動,代步車做前行運動,實施上下樓或平地行走。主鏈輪19中裝有束輪,驅動操縱桿9向前推,主鏈輪19隨之轉動,驅動操縱桿9向后拉回位,主鏈輪19不轉動。

方向桯77通過方向桯座78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方向桯77的頂部安裝有方向桿80,方向桿80的末端安裝有方向握把81,構成平地行走的轉向部分。前輪3屬于被動輪,為代步車的轉向輪。方向桯77可在方向桯座78中靈活轉動,向前推或向后拉方向握把81,可通過方向桿80轉動方向桯77,經前輪轉臂4、前輪軸架82、前輪軸83,帶動前輪3改變行走方向,完成代步車平地行走的左右轉向。

方向握把81的下部裝有剎車握把82,剎車握把82上裝有剎車拉筋83,剎車拉筋83為2條,一條與剎車轉柄84相連,另一條與防滑脫制動裝置的支撐柄48相連,剎車制動鼓85同心安裝在后輪5上,剎車制動蹄86由主蹄和從蹄組成,與剎車制動鼓85、后輪5同心,安裝在后輪轉臂6的下部,剎車轉柄84安裝在兩制動蹄之間,構成平地行走的剎車部分。代步車平地行走需要減速或停車時,握緊剎車握把82,通過剎車拉筋83控制剎車轉柄84改變轉角,支撐剎車制動蹄86的兩蹄貼緊剎車制動鼓85,實施代步車平地行走的減速和停車。

結合圖3、圖4說明本實用新型行走輪升降機構的結構和實施方式:升降操縱桿10通過轉軸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牽拉環28套裝在升降操縱桿10上,前臂結節34設置在前輪轉臂4上,后臂結節35設置在后輪轉臂6上,主拉索36前段的一端與前臂結節34交連,另一端經過前支撐輪29與牽拉環28交連,其后段的一端與牽拉環28交連,另一端通過后支撐輪30、下導向滑輪32與后臂結節35交連,輔拉索37的前端與前臂結節34交連,其后端通過過度滑輪33、上導向滑輪31與后臂結節35交連,前輪轉臂4通過前轉臂轉軸79安裝在方向桯77的下部,后輪轉臂6通過后十字拐輪軸39安裝在后懸架17上,構成行走輪升降機構。

前輪轉臂4以前轉臂轉軸79為軸,托舉前輪3向上升起和向下落地,后輪轉臂6以后十字拐輪軸39為軸,托舉后輪5向上升起和向下落地。前輪3、后輪5的升起和著地,實施代步車的上下樓和平地行走功能的轉換。向后拉動升降操縱桿10,牽拉環28經前支撐輪29,將主拉索36向后拉,由于主拉索36的前端鎖死在前臂結節34上,主拉索36便可將以前轉臂轉軸79為軸的前輪轉臂4拉起,提升前輪3,由于輔拉索37的前端鎖死在前臂結節34上,后端鎖死在后臂結節35上,前輪轉臂4向上提升的同時,輔拉索37經過度滑輪33、上導向滑輪31,將以后十字拐輪軸39為軸的后輪轉臂6向上拉起,提升后輪5。前輪3、后輪5升起后,前十字拐輪7、后十字拐輪8著地,代步車進入上下樓功能狀態;向前推升降操縱桿10,牽拉環28經后支撐輪30,向前拉動主拉索36,由于主拉索36的后端鎖死在后臂結節35上,主拉索36經后支撐輪30、下導向滑輪32將后輪轉臂6向下拉,后輪5隨之下降,由于輔拉索37的前端鎖死在前臂結節34上,后端鎖死在后臂結節35上,拉下后輪轉臂6的同時,輔拉索37經上導向滑輪31、過度滑輪33,將前輪轉臂4向下拉,致使前輪3隨后輪5同時下降著地,前十字拐輪7、后十字拐輪8隨車架1升起,代步車進入平地行走功能狀態。

定位鎖27、定位拉簧38為前輪3、后輪5的升降定位而設置。定位鎖27安裝在后懸架17上,鎖舌40的頭部貫穿后輪轉臂6和后懸架17,鎖舌40的尾部裝于彈簧罩41中,通過拉筋43與升降操縱桿10相連接,彈簧42繞裝于鎖舌40尾部,支緊在鎖舌40與彈簧罩41之間,定位拉簧38的一端固定在后懸架17上,另一端固定在后輪轉臂6上。

定位鎖27在后輪轉臂6落下時將其鎖定。前后行走輪需升起時,向后拉升降操縱桿10的同時,拉筋43拉動鎖舌40,使其從后輪轉臂6的孔洞中退出,后輪轉臂6解鎖。前后行走輪需降下時,向前推升降操縱桿10,待后輪轉臂6轉至后懸架17時,鎖舌40的頭部便頂在后輪轉臂6上,當后輪轉臂6上的孔洞與后懸架17上的孔洞對正時,在彈簧42的張力作用下,鎖舌40彈出,進入后輪轉臂6的孔洞中,將后輪轉臂6鎖緊在后懸架17上。定位拉簧38在后輪轉臂6上升時隨后輪轉臂6的角度改變而拉長,后輪轉臂6上升到位時,定位拉簧38收緊,將后輪轉臂6拉緊定位,后輪5即被定位,后輪轉臂6定位后,由于主拉索36、輔拉索37的作用,將前輪轉臂4拉緊,前輪3也隨之被定位。

結合圖5、圖6說明本實用新型上下樓防滑脫裝置的結構和實施方式:束輪44同心安裝在前十字拐輪7上,束爪45為4只,由彈簧支撐,安裝在束輪44上,鎖架47安裝在前懸架16上,鎖架47上對應束爪45開有鎖口46,構成上樓防滑脫鎖裝置。束爪45設置在束輪44向前轉動收起,向后轉動彈出狀態,代步車上樓,前十字拐輪7向前轉動,束爪45收入束輪44中,如前十字拐輪7失去動力而向后轉動,束爪45彈出,卡入鎖口46中,由于束輪44安裝在前十字拐輪7上,一體結構,前十字拐輪7隨之被鎖死,無法向后轉動,代步車便可卡在樓梯臺階上,不能下滑。

防滑制動蹄49由主蹄和從蹄組成,與后十字拐輪8同心,對稱安裝在座板51上,座板51安裝在后懸架17上,支撐柄48安裝在兩防滑制動蹄之間,防滑制動鼓50同心安裝在后十字拐輪8上,構成下樓防滑脫制動裝置。下樓防滑脫制動裝置采用剎車制動技術,與平地行走的制動裝置使用一套操控機構,剎車拉筋83做成2條,一同受控于剎車握把82。由于慣力和重力的作用,當代步車下樓出現車速失控過快時,適當握緊剎車握把82,通過剎車拉筋83控制支撐柄48改變轉角,支撐防滑制動蹄49的兩蹄貼緊防滑制動鼓50,由于防滑制動鼓50同軸安裝在后十字拐輪8上,一體結構,后十字拐輪8的轉數隨之降低,控制代步車下樓車速。

結合圖7說明本實用新型座椅水平調整裝置的結構和實施方式:前折臂57的上臂前端通過轉軸安裝在踏板12前部下邊,下臂前端通過轉軸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上邊,后折臂58的上臂后端通過轉軸安裝在踏板12的后部下邊,下臂后端通過轉軸安裝在車架1后部的上邊,推桿56的前端通過轉軸與前折臂57的上下臂的會合端交連,后端通過轉軸與后折臂58的上下臂的會合端交連,靠輪54為2只,鑲裝在推桿56的中部,垂桿53垂裝于兩輪之間,車架1的中部由三角形支架通過轉軸安裝在踏板12的下面,垂桿53的上端通過掛軸55吊裝在三角形支架的頂部,下端安裝有配重錘52,構成座椅水平調整裝置。

配重錘52具有一定重量,始終垂于地心方向,由于配重錘52的作用,垂桿53始終垂直于地心方向。當代步車上樓,車架1隨樓梯的坡度易出現仰角,使乘用人員的上體隨座椅發生后仰時,垂桿53在配重錘52的作用下,靠向靠輪54位于后折臂58一側的輪,使推桿56向后折臂58推進,后折臂58打開,使車架1的后部向下拉開與踏板12的距離,推桿56推動后折臂58的同時拉動前折臂57閉合,使車架1前部向踏板12合攏,由于車架1的前部向上收攏,后部向下展開,座椅2在后折臂58的支撐下保持水平狀態。當代步車下樓,車架1隨樓梯的坡度易出現傾角,使乘用人員的上體隨座椅發生前傾時,垂桿53在配重錘52的作用下,靠向靠輪54位于前折臂57一側的輪,使推桿56向前折臂57推進,前折臂57打開,使車架1的前部向下拉開與踏板12的距離,推桿56推動前折臂57的同時拉動后折臂58閉合,使車架1后部向踏板12合攏,由于車架1的前部向下展開,后部向上收攏,座椅2在前折臂57的支撐下保持水平。代步車在上下樓的過程中,座椅2始終保持水平狀態,乘用者的上體始終保持直立狀態。

結合圖8、圖9說明本實用新型車體升降及原地轉向裝置的結構和實施方式:升降轉柄61通過轉軸安裝在車架1的前部,升降/原地轉操縱桿69通過活節68安裝在升降轉柄61上,升降/原地轉操縱桿69對應十字缺口圓輪66上的前卡槽位置,滑柱59的底部裝有支撐蹄70,通過滑套60安裝在車架1的中部,滑套60由上體和下體組成,上體固定在車架1上,下體通過前支臂64、后支臂65與支撐蹄70整體連接,前支臂64、后支臂65的上臂通過轉軸安裝在滑套60的下體底部,下臂通過轉軸安裝在支撐蹄70的上部,前拉臂62的前端通過轉軸安裝在升降轉柄61前部邊沿處,后端通過轉軸與前支臂64的上下臂會合端交連,后拉臂63的前端通過轉軸安裝在升降轉柄61的后部邊沿處,后端通過轉軸與后支臂65的上下臂會合端交連;十字缺口圓輪66通過輪座67由固定螺栓74鎖緊在車架1的中部,卡槽71為4個,呈90度分隔布設在十字缺口圓輪66的輪沿上,十字缺口圓輪66的左側裝有左限位檔72,右側裝有右限位檔73,構成車體升降/原地轉向裝置。

一般的小高層樓房的樓梯緩臺都比較狹窄,代步車在上下樓經過這樣的緩臺時,必須做2次原地90度轉向,方可將車頭對正下一組樓梯。代步車在完成一組樓梯的上下后,做一次原地90度轉向,再前行一小段距離,接近下一組樓梯時,再做一次原地90度轉向,方可進行下一組樓梯的上下。車體升降/原地轉向裝置的設置,即為解決代步車進入樓梯緩臺做2次原地90度轉向。

向后拉升降/原地轉操縱桿69,升降轉柄61向后轉動,推動前拉臂62向后移動,拉動后拉臂63向前移動,致使前支臂64、后支臂65的上、下臂會合端向滑柱59收攏,兩支臂推動滑柱59和支撐蹄70下行,支撐蹄70著地后,將車體支起,前十字拐輪7、后十字拐輪8離地;向前推升降/原地轉操縱桿69,各力臂構件產生相反動作,使滑柱59上升收起,支撐蹄70隨之上升收起,將車體落下,前十字拐輪7、后十字拐輪8著地。

十字缺口圓輪66與車架1為一體結構,對應車架1而言,十字缺口圓輪66為呆輪,在車體升起時,對應滑柱59而言,十字缺口圓輪66為轉輪,活節68只能橫向活動,不可縱向活動,在車體升起的同時,繼續向后拉升降/原地轉操縱桿69,使其下部進入十字缺口圓輪66的前卡槽,再向左或向右斜拉升降/原地轉操縱桿69至左限位檔72或右限位檔73位置,十字缺口圓輪66便可隨升降/原地轉操縱桿69向左或向右做90度轉動,帶動代步車的車體以滑柱59為軸,隨十字缺口圓輪66向左或向右做90度轉動,完成代步車原地90度轉向。左限位檔72、右限位檔73為限定代步車做90度轉角而設置。

結合圖11說明本實用新型十字拐輪的結構和實施方式:幅拐87呈十字交叉狀,安裝在輪轂88的四周,幅拐87的外端安裝有呆輪89,幅拐87、呆輪89的表面敷有橡膠面料90,構成十字拐輪。每只十字拐輪上均裝有4只幅拐和4只呆輪,其作用是:在代步車實施上下樓時,由于十字拐輪的轉動,幅拐87隨轉動方向而變換角度,致使呆輪89在樓梯臺階的臺面上落下或抬起,搭鉤臺階,拉舉代步車在樓梯臺階上逐級爬升,或托舉代步車在樓梯臺階上逐級下行。十字拐輪每轉動一周,代步車便可爬升或下降4級臺階。

上樓時,任一呆輪搭鉤住樓梯的臺階后,隨十字拐輪的轉動,幅拐對應臺階的臺面逐漸改變角度,致使接觸臺階臺面的呆輪隨幅拐的角度改變而滾動,待后一呆輪搭鉤住前進方向的上一臺階時,前一呆輪便離開臺階臺面抬起,完成一級臺階的爬升;下樓時,任一呆輪搭向樓梯的臺階臺面后,隨十字拐輪的轉動,幅拐對應臺階的臺面逐漸改變角度,致使接觸臺階臺面的呆輪隨幅拐的角度改變而滾動,待后一呆輪搭住前進方向的下一臺階時,前一呆輪便離開臺階臺面抬起,完成一級臺階的下行。

幅拐87和呆輪89的表面敷有橡膠面料90,一可增加機件的摩擦力,二可在機件運動時不損傷樓梯臺階的工作面。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和县| 自贡市| 莆田市| 渝北区| 会东县| 景泰县| 屯留县| 西宁市| 梁山县| 台东市| 滕州市| 精河县| 荥阳市| 梓潼县| 航空| 南丰县| 定日县| 余江县| 奉节县| 司法| 天峨县| 民乐县| 修文县| 客服| 三都| 丰镇市| 大庆市| 修水县| 东莞市| 六枝特区| 枣阳市| 名山县| 布拖县| 石屏县| 贡嘎县| 龙陵县| 邛崃市| 庆云县| 济宁市| 法库县|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