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裝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窗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普通汽車側窗玻璃安裝通常采用聚氨酯類膠粘接固定在整車上,通常要求玻璃內表面與鈑金粘膠面間距5~8mm,前后粘接面保持間距均勻一致,且粘接面不低于10mm寬以保證粘接力。這種結構要求粘膠面間距5~8mm,但若玻璃內表面與鈑金粘膠面間距過大,則無法保證玻璃粘膠效果,需更改車身設計滿足間距要求,涉及鈑金模檢具更改,變更成本大,周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輛側窗固定結構,該結構通過一個額外的連接架連接車身鈑金和玻璃,玻璃膠打在連接架上,連接架本身的尺寸可以根據需要自由調節,通過控制方管的厚度即可,無需再改動車身的設計,連接架的粘接面還可以通過設置波浪紋增加粘接面積,很好的解決了粘接面與玻璃內表面間距過大的問題,并提高了粘接性能。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車輛側窗固定結構,包括連接架、車身鈑金和玻璃,所述車身鈑金通過連接架與玻璃相連,所述連接架的內側為鈑金卡槽,連接架的外側為空心方管,所述車身鈑金過盈配合卡接在鈑金卡槽內,所述玻璃通過粘接膠粘接在空心方管的外側面上。
所述鈑金卡槽的根部還涂覆有一層密封油脂。
所述車身鈑金與鈑金卡槽的過盈量為1~2mm。
所述空心方管的外側面上設置有軸向的波浪紋路。
本實用新型車輛側窗固定結構通過一個額外的連接架連接車身鈑金和玻璃,玻璃膠打在連接架上,連接架本身的尺寸可以根據需要自由調節,通過控制方管的厚度即可,無需再改動車身的設計,連接架的粘接面還可以通過設置波浪紋增加粘接面積,很好的解決了粘接面與玻璃內表面間距過大的問題,提高了粘接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車輛側窗固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架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中:1連接架、2車身鈑金、3玻璃、4粘接膠、5密封油脂、11鈑金卡槽、12空心方管、13波浪紋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表述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車輛側窗固定結構,包括連接架1、車身鈑金2和玻璃3,所述車身鈑金2通過連接架1與玻璃3相連,所述連接架1的內側為鈑金卡槽11,連接架1的外側為空心方管12,所述車身鈑金2過盈配合卡接在鈑金卡槽11內,所述玻璃3通過粘接膠4粘接在空心方管12的外側面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鈑金卡槽11的根部還涂覆有一層密封油脂5,以保證安裝與密封;所述空心方管12的外側面上設置有軸向的波浪紋路13,以提高粘接力。
另外,作為優選,所述車身鈑金2與鈑金卡槽11的過盈量為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