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專用車普通半掛車組件領域,主要涉及一種可重構的模塊化支腿裝配總成。
背景技術:
:
國內所使用的支腿總成結構,均為焊接在半掛車上。在流水線上的焊接,影響生產進度。同時在當前,裝配式逐漸取代焊接式加工方式的發展環境下,支腿總成的后期裝配將是一種必然,其在普通鋼材的半掛車上可能應用不是很廣泛,但在半承載結構的半掛車上將會應用廣泛,包括鋼板材料與鋁合金混合使用的半掛車上。同時在出口到國外,需要拆解后再裝配的車上,也將是一個很好的應用。
根據國內市場的走向,以及國外市場的發展,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環境保護的提高,新材料的使用,焊接式加工將會很大一部分被組裝式加工方法代替,組裝式結構將是一個趨勢!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重構的模塊化支腿裝配總成,支腿總成做成一個模塊,方便組裝,同時可以根據主車的后回轉半徑以及客戶的需求進行重構,來保證達到使用效果。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可重構的模塊化支腿裝配總成,包括有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中間通過水平撐桿連接,所述水平撐桿的兩端通過水平支撐襯板安裝在支腿的內側面上,所述支腿的上端安裝有支腿固定板,所述水平撐桿與支腿固定板之間設有斜拉撐,所述支腿固定板的兩側分別通過支腿固定斜撐與支腿連接固定,所述支腿固定斜撐的底端部固定在水平支撐襯板的兩側,所述支腿固定板的上端安裝有支腿連接板。
所述的支腿為可升降的單動支腿,其兩支腿的外側分別安裝有升降機構。
所述的支腿為可升降的聯動支腿,其一個支腿的外側安裝有升降機構,所述支腿之間安裝有聯動桿。
所述的支腿底端安裝有滾輪。
所述的支腿固定板為三角形結構,其端面上邊緣分布有用于安裝支腿固定板的安裝孔,其中部分布有斜拉撐襯板安裝孔。
所述的支腿固定板的下方周邊位置處分別設有翻邊所述的斜拉撐的上端部通過斜拉撐襯板固定在支腿固定板上。
所述的斜拉撐和水平撐桿的上分別設有通孔。
所述的翻邊主要是增加整個支腿總成的強度,同時當支腿繞中心軸水平擺動時,翻邊能夠起到很好的抗扭的作用。翻邊的設計使整個固定板在豎值方向的面增大到50mm,而三面翻邊后,焊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使支腿固定板不在是一個板,而是一個不規則的C型結構件。
所述的通孔其一方面可以減輕重量;同時可以當支腿為液壓支腿時,孔的位置用于固定串聯兩個支腿的液壓管道,同時動力單元 的固定裝置也是靠這幾個孔來栓接的。
其各部件組合成支腿總成模塊,同時更換重構件支腿固定板,斜拉撐襯板可以實現單動支腿與聯動支腿之間的互換。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與現有結構比較,更具有后期的可裝配性,在流水線焊接時只需要前期焊好支腿連接支架即可,完全實現了后期裝配的效果!同時若客戶為減輕重量,可將支腿總成直接拆掉,使用時再安裝上,總的輕了約170公斤。能夠簡單的通過部件的重組,從而滿足單動馬腿,聯動馬腿,JOST馬腿的互換安裝,減少零部件的種類的同時,根據主車后回轉的不同可以將支腿前移或者后移,來適應不同的主車,并且支腿模塊化,減化工人的操作復雜性,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結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安裝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滾輪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支座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
一種可重構的模塊化支腿裝配總成,包括有支腿1,支腿1中間通過水平撐桿2連接,所述水平撐桿2的兩端通過水平支撐襯板3安裝在支腿1的內側面上,所述支腿1的上端安裝有支腿固定板4,所述水平撐桿2與支腿固定板4之間設有斜拉撐5,所述支腿固定板4的兩側分別通過支腿固定斜撐6與支腿1連接固定,所述支腿固定斜撐6的底端部固定在水平支撐襯板3的兩側,所述支腿固定板4的上端安裝有支腿連接板7。
所述的支腿1為可升降的單動支腿,其兩支腿的外側分別安裝有升降機構,或所述的支腿1為可升降的聯動支腿,其一個支腿的外側安裝有升降機構,所述支腿之間安裝有聯動桿。所述的支腿固定板4為三角形結構,其端面上邊緣分布有用于安裝支腿固定板的安裝孔,其中部分布有斜拉撐襯板安裝孔。
所述的支腿固定板的下方周邊位置處分別設有翻邊。
所述的斜拉撐5的上端部通過斜拉撐襯板8固定在支腿固定板4上。
所述的斜拉撐5和水平撐桿2的上分別設有通孔。
其各部件組合成支腿總成模塊,同時更換重構件支腿固定板,斜拉撐襯板可以實現單動支腿與聯動支腿之間的互換。
在生產過程中,我們可以在先將支腿連接板連接在車架9需要的位置,支腿總成模塊可以先噴漆,等車架噴好漆后再進行組裝,達到后期組裝的效果。
當將支腿腳拆除,重新組裝帶滾輪的支腿腳時,整個掛車10在不需要向上的力,使掛車前端保持抬起的狀態下即可以移動。使用圓形支腿腳時,僅僅給掛車一個向前或向后的水平的力,掛車就可以前后移動。而水平的力,僅僅是克服車輪和圓支腿的滾動摩擦力。這種圓形支腿有利于掛車的前后移動。
使用如圖3的支腿腳時,就需要將掛車前端抬起,需要給掛車一個向上的力,和水平的力才能實現掛車前后的移動。同時向上的力需要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