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充電技術,特別涉及車輛充電方法以及車輛充電系統。
背景技術:
現代車輛對于電能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電動車輛。
比如,對于無人駕駛車輛來說,由于存在大功率的計算終端,因此對電能的消耗更會加劇。
無人駕駛車輛是指通過車載傳感系統來感知車輛周圍環境,并根據感知所獲得的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等,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從而使車輛能夠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駛。
現有技術中,可以通過電動車輛充電站等來為電動車輛進行充電。
隨著電動車輛越來越多,對電能的消耗也會越來越大,相應地,如何有效地進行節能,則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車輛充電方法以及車輛充電系統,能夠節省對于電能的消耗。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車輛充電方法,包括:
在車身的指定區域噴涂一層摩擦生電材料,以便在風力的作用下使所述摩擦生電材料產生電能,利用產生的電能對車輛進行充電。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指定區域包括:車身的非玻璃區域。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在所述指定區域噴涂一層絕緣材料;
在所述絕緣材料上噴涂所述摩擦生電材料。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利用升壓裝置對所述摩擦生電材料產生的電能進行升壓;
利用升壓后的電能對車輛進行充電。
一種車輛充電系統,包括:
在車身的指定區域噴涂有一層摩擦生電材料的車輛;
所述摩擦生電材料在風力的作用下產生電能,利用產生的電能對車輛進行充電。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指定區域包括:車身的非玻璃區域。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
所述指定區域進一步噴涂有一層絕緣材料,所述摩擦生電材料位于所述絕緣材料之上。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
所述車輛充電系統中進一步包括:升壓裝置;
所述升壓裝置,用于對所述摩擦生電材料產生的電能進行升壓,利用升壓后的電能對車輛進行充電。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升壓裝置位于車輛的前倉或后備箱內。
基于上述介紹可以看出,采用本發明所述方案,可以在車身的指定區域噴涂一層摩擦生電材料,這樣,在風力的作用下,摩擦生電材料就會產生電能,進而可利用產生的電能來對車輛進行充電,從而節省了對于電能的消耗。
而且,原本車輛在行駛時就會與空氣摩擦而產生阻力,采用本發明所述方案后,并不會對車輛產生額外的阻力,是純粹的清潔能源,并且,無論車輛是否處于行駛狀態,只要有風,即可產生電能,進而可對車輛進行充電。
另外,摩擦生電材料的成本通常都比較低,這樣,如果發生剮蹭等情況,車輛的維修成本也會很低。
再有,采用本發明所述方案,不會造成額外的能源的消耗且不會造成任何有害物質的排放,非常環保。
再有,本發明所述方案可適用于各種車輛,如無人駕駛車輛和有人駕駛車輛等,具有廣泛適用性,且無需進行復雜的操作及使用復雜的設備,實現起來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車身的玻璃區域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升壓裝置與其它各部分的連接方式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無人駕駛車輛的充電方法實施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中提出一種新型的車輛充電方法,即在車身的指定區域噴涂一層摩擦生電材料,以便在風力的作用下使摩擦生電材料產生電能,進而利用產生的電能對車輛進行充電。
較佳地,所述指定區域可為車身的非玻璃區域。
圖1為本發明所述車身的玻璃區域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其中的“x”標記的區域即為玻璃區域,相應地,“x”以外的區域即為非玻璃區域。
當然,以上僅為舉例說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摩擦生電材料具體位于車身的哪些區域可根據實際需要而定。
可選用極易受摩擦而產生靜電的材料作為摩擦生電材料,比如,人造纖維等。
摩擦生電材料的厚度同樣可根據實際需要而定。
在風力的作用下,摩擦生電材料將會產生電能,進而可利用產生的電能來對車輛進行充電。
另外,在噴涂摩擦生電材料之前,還可先在車身的指定區域噴涂一層絕緣材料。
可選用常用的一些絕緣材料,比如,塑料、橡膠等。
絕緣材料的厚度同樣可根據實際需要而定。
比如,在車身的非玻璃區域噴涂上絕緣材料之后,可在絕緣材料上進一步噴涂摩擦生電材料。
通過噴涂絕緣材料,可以盡可能地防止漏電等現象的發生,從而提高了車輛的安全性。
在上述基礎上,還可進一步設置一個升壓裝置。
可利用升壓裝置來對摩擦生電材料產生的電能進行升壓,進而利用升壓后的電能來對車輛進行充電。
摩擦生電材料產生的電能通常無法直接用于對車輛進行充電,需要借助于升壓裝置來對其進行升壓,從而使得升壓后的電能能夠滿足充電要求,進而利用升壓后的電能來對車輛進行充電。
升壓裝置可位于車輛內部,比如,可位于車輛的前倉內或后備箱內。
在實際應用中,所述對車輛進行充電通常是指對車輛的電池或電瓶進行充電。
以電瓶為例,升壓裝置的輸出端可與電瓶相連,以便為電瓶進行充電,輸入端可與車身鈑金以及摩擦生電材料相連,從而構成回路,獲取電能,并對其進行升壓。
相應地,圖2為本發明所述升壓裝置與其它各部分的連接方式示意圖,如圖2所示,絕緣材料位于車身鈑金之上,摩擦生電材料進一步位于絕緣材料之上。
本發明所述方案可適用于各種車輛,尤其是無人駕駛車輛,因為無人駕駛車輛存在大功率的計算終端,因此對電能的消耗更會加劇。
基于上述介紹,以無人駕駛車輛為例,圖3為本發明所述無人駕駛車輛的充電方法實施例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包括以下具體實現方式。
在301中,在無人駕駛車輛的車身的非玻璃區域噴涂一層絕緣材料。
可選用常用的一些絕緣材料,比如,塑料、橡膠等。
在302中,在絕緣材料上噴涂一層摩擦生電材料。
為增強電能獲取效果,可選用極易受摩擦而產生靜電的材料作為摩擦生電材料,比如,人造纖維等。
如何噴涂上述絕緣材料和摩擦生電材料為現有技術。
在303中,利用升壓裝置對摩擦生電材料在風力的作用下產生的電能進行升壓。
升壓裝置可位于車輛內部,比如,可位于車輛的前倉內或后備箱內。
在304中,利用升壓后的電能對無人駕駛車輛進行充電。
比如,對無人駕駛車輛中的電瓶進行充電,進而可利用電瓶中的電能來驅動無人駕駛車輛進行工作。
以上是關于方法實施例的介紹,以下通過系統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方案進行進一步說明。
本實施例中公開了一種車輛充電系統,包括:在車身的指定區域噴涂有一層摩擦生電材料的車輛,摩擦生電材料在風力的作用下產生電能,利用產生的電能對車輛進行充電。
較佳地,所述指定區域可為車身的非玻璃區域。
可選用極易受摩擦而產生靜電的材料作為摩擦生電材料,比如,人造纖維等。
這樣,在風力的作用下,摩擦生電材料將會產生電能,進而可利用產生的電能來對車輛進行充電。
另外,在噴涂摩擦生電材料之前,還可先在車身的指定區域噴涂一層絕緣材料,比如,塑料、橡膠等。
即所述指定區域進一步噴涂有一層絕緣材料,摩擦生電材料位于絕緣材料之上。
通過噴涂絕緣材料,可以盡可能地防止漏電等現象的發生,從而提高了車輛的安全性。
本實施例所述車輛充電系統中還可進一步包括:升壓裝置。
升壓裝置用于對摩擦生電材料產生的電能進行升壓,利用升壓后的電能對車輛進行充電。
摩擦生電材料產生的電能通常無法直接用于對車輛進行充電,需要借助于升壓裝置來對其進行升壓,從而使得升壓后的電能能夠滿足充電要求,進而利用升壓后的電能來對車輛進行充電。
升壓裝置可位于車輛內部,比如,可位于車輛的前倉內或后備箱內。
通過上述各實施例中的介紹可以看出,采用本發明所述方案,可以在車身的指定區域噴涂一層摩擦生電材料,這樣,在風力的作用下,摩擦生電材料就會產生電能,進而可利用產生的電能來對車輛進行充電,從而節省了對于電能的消耗。
而且,原本車輛在行駛時就會與空氣摩擦而產生阻力,采用本發明所述方案后,并不會對車輛產生額外的阻力,是純粹的清潔能源,并且,無論車輛是否處于行駛狀態,只要有風,即可產生電能,進而可對車輛進行充電。
另外,摩擦生電材料的成本通常都比較低,這樣,如果發生剮蹭等情況,車輛的維修成本也會很低。
再有,采用本發明所述方案,不會造成額外的能源的消耗且不會造成任何有害物質的排放,非常環保。
再有,本發明所述方案可適用于各種車輛,如無人駕駛車輛和有人駕駛車輛等,具有廣泛適用性,且無需進行復雜的操作及使用復雜的設備,實現起來簡單方便。
在本發明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裝置和方法等,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上述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的集成的單元,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上述軟件功能單元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或處理器(processor)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盤、移動硬盤、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