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制造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安全帶解鎖裝置和具有該安全帶解鎖裝置的車輛。
背景技術:
考慮到乘車過程中乘車人員的安全,車輛中設置有安全帶。相關技術中,安全帶鎖扣上具有鎖止裝置,乘車人員下車時需要自行手動對鎖止裝置解鎖,進而才能將安全帶從安全帶鎖扣處取出。對于部分人群而言,如老人,小孩,盲人以及攜帶物品較多的乘員,安全帶的解鎖操作困難,使用不便,嚴重影響了乘車人員的乘車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更便于乘車人員解鎖安全帶的安全帶解鎖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種具有上述安全帶解鎖裝置的車輛。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安全帶解鎖裝置,包括安全帶鎖扣、鎖止裝置和電磁吸附結構,所述鎖止裝置具有鎖止位置和解鎖位置,當所述鎖止裝置處于所述鎖止位置時,所述鎖止裝置適于鎖止固定所述安全帶鎖扣,所述電磁吸附結構適于在通電時吸附所述鎖止裝置以使所述鎖止裝置從所述鎖止位置移動到所述解鎖位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安全帶解鎖裝置,乘車人員解鎖安全帶時操作更方便,提升了乘車人員的乘車體驗。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安全帶解鎖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優選地,所述安全帶解鎖裝置還包括開關,所述開關開啟時,所述電磁吸附結構通電。
進一步地,所述開關位于車門內飾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開關設置成持續按下三秒之后所述電磁吸附結構通電。
優選地,所述電磁吸附結構的單次通電時間為5s。
優選地,所述電磁吸附結構通過車輛的控制插口與車輛的BCM連接。
優選地,所述鎖止裝置為“L”型,所述安全帶鎖扣的底部設有與鎖止裝置配合的鎖止孔,所述鎖止裝置可在所述鎖止位置和所述解鎖位置之間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安全帶解鎖裝置還包括殼體,所述安全帶鎖扣設有所述鎖止孔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殼體內,所述鎖止裝置可轉動地與所述殼體連接,所述電磁吸附結構固定在所述殼體內的底部。
可選地,所述電磁吸附結構的表面設有膠套。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車輛,設有如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安全帶解鎖裝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車輛,更便于乘車人員解鎖安全帶,提升了乘車人員的乘車體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安全帶解鎖裝置的外部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鎖止裝置位于鎖止位置時安全帶解鎖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鎖止裝置位于解鎖位置時安全帶解鎖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全帶解鎖裝置的控制電路圖。
附圖標記:
車輛1000,安全帶解鎖裝置100,安全帶鎖扣1,鎖止裝置2,電磁吸附結構3,開關4,殼體5,膠套6,控制插口300,插接件400,BCM500,安全電阻600,線路70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可以互相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結合附圖并參考具體實施例描述本實用新型。
首先結合圖1-圖4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安全帶解鎖裝置100。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安全帶解鎖裝置100可以包括安全帶鎖扣1、鎖止裝置2和電磁吸附結構3,安全帶鎖扣1用于與安全帶鎖緊固定,安全帶解鎖裝置100的下部可以與車輛1000的車身螺紋連接。
鎖止裝置2可以具有鎖止位置和解鎖位置,當鎖止裝置2處于鎖止位置時,鎖止裝置2可以鎖止固定安全帶鎖扣1,安全帶鎖扣1此時無法被拉動,安全帶可以保持鎖止以保證乘車人員在車輛1000行駛中的乘車安全。
當鎖止裝置2處于解鎖位置時,鎖止裝置2可以將安全帶鎖扣1解鎖,安全帶鎖扣1此時可以被乘車人員拉動,進而便于人員將安全帶從安全帶鎖扣1解除,便于人員下車。
電磁吸附結構3可以在通電時吸附鎖止裝置2,進而鎖止裝置2可以從鎖止位置移動到解鎖位置。可以理解的是,當電磁吸附結構3處于通電狀態時,鎖止裝置2可以位于解鎖位置,當電磁吸附結構3處于斷電狀態時,鎖止裝置2可以位于鎖止位置。常態下,電磁吸附結構3可以處于斷電狀態,此時鎖止裝置2可以鎖定安全帶鎖扣1,安全帶鎖扣1無法被隨意拉動。
當乘車人員需要系安全帶時,可以先令電磁吸附結構3處于通電狀態,此時鎖止裝置2位于解鎖位置,人員進而可以拉動安全帶鎖扣1以鎖緊固定安全帶。在乘車人員系好安全帶之后,可以令電磁吸附結構3處于斷電狀態,此時鎖止裝置2回到鎖止位置以鎖定安全帶鎖扣1,安全帶鎖扣1無法輕易被拉動,保證了人員的乘車安全。或者,在系安全帶,操作者也可以直接克服外力將安全帶鎖扣1扣在處于鎖止位置的鎖止裝置2。
當乘車人員需要解除安全帶時,可以先令電磁吸附結構3處于通電狀態,此時鎖止裝置2位于解鎖位置,人員進而可以拉動安全帶鎖扣1以解除安全帶,乘車人員解除安全帶的過程操作更便捷。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安全帶解鎖裝置100,通過設置電磁吸附裝置,可以自動吸附鎖止裝置2以使鎖止裝置2解鎖,乘車人員下車時無需手動對鎖止裝置2解鎖,乘車人員解除安全帶的過程操作更便捷,提升了乘車人員的乘車體驗。
具體地,電磁吸附結構3可以為電磁閥,由此可以使安全帶解鎖裝置100結構更加簡單。
優選地,如圖4所示,安全帶解鎖裝置100還可以包括開關4,開關4開啟時,電磁吸附結構3可以處于通電狀態,此時鎖止裝置2可以位于解鎖位置,人員進而可以拉動安全帶鎖扣1以解除安全帶。換言之,當人員需要解除安全帶時,可以先開啟開關4時鎖止裝置2解鎖,進而可以拉動安全帶鎖扣1以解除安全帶。
具體地,開關4可以位于車門內飾板上,由此,人員可以更便捷地操作開關4以方便解除安全帶。
具體地,開關4可以設置成持續按下三秒之后電磁吸附結構3通電,換言之,當人員按下開關4持續三秒之后,電磁吸附結構3才會通電以使鎖止裝置2處于解鎖位置,由此可以防止人員在車輛1000行駛過程中誤碰開關4導致鎖止裝置2誤解鎖,保護了乘車人員在車輛1000行駛中的安全。
具體地,開關4可以為隱藏于門板開關面板中的平面型開關,進而可以防止人員在車輛1000行駛過程中誤碰開關4導致鎖止裝置2誤解鎖,保護了乘車人員在車輛1000行駛中的安全。
優選地,電磁吸附結構3的單次通電時間可以設置為5s,即電磁吸附結構3可以在通電5s后自動斷電,換言之,鎖止裝置2在位于解鎖位置5s后可以自動回復至鎖止位置,從而既給人員解鎖安全帶預留了充足的時間,又可以在人員解鎖安全帶之后及時鎖止安全帶鎖扣1,防止安全帶鎖扣1隨意被拉動。
此外,人員可以在電磁吸附結構3通電后拉動安全帶鎖扣1以系緊安全帶,而在人員系好安全帶后,電磁吸附結構3可以自動斷電以保證安全帶被及時鎖定,保護了人員的乘車安全。
優選地,如圖4所示,電磁吸附結構3可以通過車輛1000的控制插口300與車輛1000的BCM500(body control module,中文名稱:車身控制模塊)連接,進而BCM500可以控制電磁吸附結構3通斷電狀態和通電的持續時間。
具體地,BCM500可以同時與多個控制插口300連接,每個座位的安全帶解鎖裝置100中的電磁吸附結構3均可以通過線路700與一個插接件400連接,每個插接件400可以對應一個控制插口300,由此,BCM500可以同時控制車輛1000中所有座位的電磁吸附結構3通斷電狀態和通電的持續時間。此外,電磁吸附結構3可以與安全電阻600串聯以保證電磁吸附結構3處于額定的工作電壓。
更加具體地,如圖4所示,開關4可以位于BCM500與控制插口300所串聯的主電路上,由此,當人員開啟開關4時,BCM500可以同時對多個電磁吸附結構3通電,進而使車輛1000的全部座位的鎖止裝置2同時位于解鎖位置,便于乘車人員集體解鎖安全帶。由此,當車輛1000的某些座位存在行動不便的人時,這些座位上的安全帶可以由他人開啟開關4一并解鎖,更便于人員解鎖安全帶。
優選地,如圖2和圖3所示,鎖止裝置2可以為“L”型,安全帶鎖扣1的底部可以設有與鎖止裝置2配合的鎖止孔(圖中未示出),鎖止裝置2可在鎖止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轉動。當鎖止裝置2位于鎖止位置時,鎖止裝置2可以伸入鎖止孔內以鎖止安全帶鎖扣1,當鎖止裝置2位于解鎖位置時,鎖止裝置2可以從鎖止孔脫離,由此安全帶鎖扣1可以被乘車人員拉動。
在一些具體的實施例中,如圖1-圖3所示,安全帶解鎖裝置100還可以包括殼體5,安全帶鎖扣1設有鎖止孔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殼體5內,安全帶鎖扣1與安全帶連接的部分可以伸出殼體5外,鎖止裝置2可以可轉動地與殼體5連接,電磁吸附結構3可以固定在殼體5內的底部,安全帶鎖扣1可以位于殼體5的頂部。
可以理解的是,常態下鎖止裝置2可以位于殼體5的頂部以伸入鎖止孔內鎖止安全帶鎖扣1,此時安全帶鎖扣1無法被人員從殼體5內拉出。當電磁吸附結構3通電時,鎖止裝置2可以旋轉到殼體5的底部與電磁吸附結構3吸附固定,進而鎖止裝置2可以離開鎖止孔以使安全帶鎖扣1解鎖,此時安全帶鎖扣1可以被人員從殼體5內拉出。
由此,殼體5可以保護鎖止裝置2順利在鎖止位置與解鎖位置之間轉動,防止外界因素干擾安全帶解鎖裝置100的工作。
可選地,如圖2和圖3所示,電磁吸附結構3的表面可以設有膠套6,膠套6可以設在電磁吸附結構3吸附鎖止裝置2時與鎖止裝置2接觸的位置(例如電磁吸附結構3的頂部),由此鎖止裝置2在從鎖止位置移動到解鎖位置時,膠套6可以減小鎖止裝置2在觸碰電磁吸附機構的過程中產生的異響,提高車輛1000的NVH性能。
下面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1000。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1000設有如本實用新型上述任一種實施例的安全帶解鎖裝置100。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1000,通過設置安全帶解鎖裝置100,更便于乘車人員解鎖安全帶,提升了乘車人員的乘車體驗。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進行接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