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鉤尾框、緩沖器和從板組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鉤緩裝配組合的壓緊裝置。
背景技術:
鉤尾框、緩沖器和從板組裝后,稱為“緩尾小裝配”,即為鉤緩裝配組合,緩沖器用來緩和機車在運行中由于機車牽引力的變化或在起動、制動及調車作業時車輛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縱向沖擊和振動。緩沖器借助于壓縮內部彈性元件來緩和沖擊作用力,同時在彈性元件變形過程中利用摩擦和阻尼吸收,來緩沖機車在運行中由于機車牽引力的變化或在起動、制動及調車作業時車輛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縱向沖擊和振動?,F有技術中緩沖器在自由狀態下,緩沖器和從板的長度不能滿足緩尾小裝配車上安裝條件,緩尾小裝配的組合長度大于車鉤鉤匣長度尺寸,不能進行組裝;發明人基于現有技術中的缺陷研發了一種鉤緩裝配組合的壓緊裝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這種鉤緩裝配組合的壓緊裝置須借助壓力機將緩沖器壓縮,并與從板和鉤尾框組裝到一起形成緩尾小裝配,使緩尾小裝配的長度小于車鉤鉤匣尺寸,并保持這一狀態至裝車結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鉤緩裝配組合的壓緊裝置,結構設計簡單、科學合理、使用方便,借助壓力機將緩沖器壓縮,然后將從板和鉤尾框組裝到一起形成緩尾小裝配,能夠解決緩尾小裝配的組合長度大于車鉤鉤匣長度尺寸,不能進行組裝的問題,大大提高了組裝鉤尾框、緩沖器和從板的作業效率,降低了組裝鉤尾框、緩沖器和從板的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鉤緩裝配組合的壓緊裝置,包括尾框、緩沖器、從板;尾框設置在緩沖器上下兩側的位置,尾框圍繞緩沖器緊密設置,從板設置在緩沖器的左側,并與緩沖器壓緊接觸;在從板的左側設置有頂蓋,頂蓋與從板壓緊接觸,頂蓋由上墊塊和下墊塊焊接而成,在頂蓋的側部設置有圓形的凹槽;在頂蓋的垂直位置設置有螺桿,螺桿的一端固定在頂蓋的圓形凹槽中,螺桿的另一端凸出于尾框的外部,螺桿的中間位置設置有矩形的螺桿螺紋孔;頂桿的中間設置有頂桿螺紋孔,頂桿與螺桿垂直交叉設置,螺桿通過頂桿中間位置的頂桿螺紋孔旋合在一起,頂桿的上下兩端設置在尾框的兩側,頂桿的尺寸大于尾框的尺寸。
所述墊塊一側加工成弧形面。
所述螺桿下端面為加工成弧面的圓柱體,上端面加工成方形。
所述頂桿的上下兩端均加工成一側為弧形面。
這種鉤緩裝配組合的壓緊裝置的使用過程為:當要進行鉤緩裝配組合的壓緊作業的時候,在壓力機的配合下,將頂蓋的圓弧面對應從板的圓弧面安裝,將螺桿和頂桿按照矩形螺紋進行旋合,將頂桿帶弧面一側對應插入尾框扁銷孔前端,螺桿的圓弧形凸起端固定在頂蓋上的圓形凹槽中,頂蓋放置好后,將螺桿慢慢旋入至頂蓋與從板緊密貼合,通過頂蓋、螺桿、頂桿的配合使從板、緩沖器和尾框完成組裝。
所述在從板的左側設置有頂蓋,頂蓋與從板壓緊接觸,頂蓋由上墊塊和下墊塊焊接而成,在頂蓋的側部設置有圓形的凹槽;設置圓形的凹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便于螺桿固定安裝在頂蓋的圓形凹槽中,起到到固定螺桿的作用。
所述在頂蓋的垂直位置設置有螺桿,螺桿的一端固定在頂蓋的圓形凹槽中,螺桿的另一端凸出于尾框的外部,螺桿的中間位置設置有矩形的螺桿螺紋孔;這樣設置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螺桿的中間位置設置有矩形的螺桿螺紋孔使頂桿與螺桿垂直旋合在一起,起到固定螺桿和頂桿的目的。
所述頂桿的中間設置有頂桿螺紋孔,頂桿與螺桿垂直交叉設置,螺桿通過頂桿中間位置的頂桿螺紋孔旋合在一起,頂桿的上下兩端設置在尾框的兩側,頂桿的尺寸大于尾框的尺寸;這樣設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一方面通過螺桿通過頂桿中間位置的頂桿螺紋孔旋合在一起,主要起到固定螺桿的作用;另一方面頂桿的尺寸大于尾框的尺寸,頂桿的上下兩端設置在尾框的兩側,其主要目的是通過頂桿與尾框的固定連接作用,把緩沖器固定在尾框中的目的。
所述頂蓋的上墊塊為50×60×15規格的鋼板,下墊塊為130×140×150規格的鋼材,在45mm方向加工成R115的圓弧面,在另一側中心位置加工一個內徑45mm深5mm的圓形凹槽,頂蓋所用的鋼材材質為方形45號鋼加工而成。
所述螺桿為具有Tr45×6矩形螺紋,有效螺紋長度為145mm,一端為圓弧面,另一端為外徑32mm的圓柱形體。其中在圓柱形體側加工成長25mm的32×32規格的方頭形;螺桿所用的鋼材材質為方形45號鋼加工而成。
所述所述頂桿在79×60中心位置、260mm尺寸方向上設置有長度分別為65mm、110mm的40×50規格、50mm尺寸方向為R25mm的半圓弧面長方體,在中部中心處上做60mm長度方向上設置有Tr45×6的矩形螺桿螺紋孔;頂桿所采用的鋼材材質為方形45號鋼加工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方案提供一種鉤緩裝配組合的壓緊裝置,結構設計簡單、科學合理、使用方便,能夠解決緩尾小裝配的組合長度大于車鉤鉤匣長度尺寸,不能進行組裝的問題,大大提高了組裝鉤尾框、緩沖器和從板的作業效率,降低了組裝鉤尾框、緩沖器和從板作業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頂蓋的三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螺桿正視圖和俯視圖、以及螺桿螺紋孔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頂桿的三視圖;
圖中標記:1、尾框,2、緩沖器,3、從板,4、頂蓋,5、螺桿,6、頂桿,7、上墊塊,8、下墊塊, 9、凹槽,10、頂桿螺紋孔,11、螺桿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鉤緩裝配組合的壓緊裝置,包括尾框1、緩沖器2、從板3;尾框1設置在緩沖器2上下兩側的位置,尾框1圍繞緩沖器2緊密設置,從板3設置在緩沖器2的左側,并與緩沖器2壓緊接觸;在從板3的左側設置有頂蓋4,頂蓋4與從板3壓緊接觸,頂蓋4由上墊塊7和下墊塊8焊接而成,在頂蓋4的側部設置有圓形的凹槽9;在頂蓋4的垂直位置設置有螺桿5,螺桿5的一端固定在頂蓋4的圓形凹槽9中,螺桿的另一端凸出于尾框1的外部,螺桿5的中間位置設置有矩形的螺桿螺紋孔11;頂桿6的中間設置有頂桿螺紋孔10,頂桿6與螺桿5垂直交叉設置,螺桿5通過頂桿6中間位置的頂桿螺紋孔10旋合在一起,頂桿6的上下兩端設置在尾框1的兩側,頂桿6的尺寸大于尾框1的尺寸。
所述墊塊8一側加工成弧形面。
所述螺桿5下端面為加工成弧面的圓柱體,上端面加工成方形。
所述頂桿6的上下兩端均加工成一側為弧形面。
這種鉤緩裝配組合的壓緊裝置的使用過程為:當要進行鉤緩裝配組合的壓緊作業的時候,在壓力機的配合下,將頂蓋4的圓弧面對應從板3的圓弧面安裝,將螺桿5和頂桿6按照矩形螺紋進行旋合,將頂桿6帶弧面一側對應插入尾框扁銷孔前端,螺桿5的圓弧形凸起端固定在頂蓋4上的圓形凹槽9中,頂蓋4放置好后,將螺桿5慢慢旋入至頂蓋4與從板3緊密貼合,通過頂蓋4、螺桿5、頂桿6的配合使從板3、緩沖器2和尾框1完成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