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定位自行車支撐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行車類,具體的講是涉及一種用于自行車、折疊自行車的多定位自行車 支撐架。
技術背景縱觀市場上所供應的各類折疊車普遍存在著的一個缺陷,折疊后停放不穩,或無法停 放,否則就得增加輔助停車架或者干脆讓其"躺下"了事,或選用雙支撐腳,這樣不僅增 加整車重量,同時也破壞了整車的完美,給騎行者帶來不便與障礙。同時因目前折疊車配 置的支撐架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只有一個方支撐定位,對于反向上下車的騎行者,則使用很 不方便。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多定位自行車支撐架,該 支撐架采用方框形狀支撐座,并在該框的各側面的邊緣上開設定位槽,同時在支撐桿的連 接軸處設置萬向接片,以使支撐桿實現多角度轉動定位。 本發明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一種多定位自行車支撐架,包括自行車支撐桿及其連接軸、自行車支撐連接板,以及 固定在連接板上的支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呈方框形狀,該方框的頂面與支撐連接 板固定連接,位于方框的四周的每一側面的下邊緣至少設置一個定位槽,在方框的其中兩 個相對位置的側面上開有孔,兩孔之間固定設置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上設置有萬向接片,該萬向接片上設置有兩個 L,且兩個孔的中心線互相 垂直,其中一個孔與連接軸轉動配合,另一個孔與支撐桿連接軸轉動配合。所述定位槽的槽口尺寸與支撐桿的端面尺寸匹配。本發明的優點是,根據三足鼎立原理,折疊時前后輪形成兩個支點,在二輪中心的前 方增加一個支撐點形成三個支點使其在折疊后能平穩停放,且該支撐點可選擇多角度變 換,可解決反向上下車的騎行者作為傳統支撐的另一面支撐,零件結構合理、加工簡單、 重量輕、使用方便、通用性強。
附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發明騎行狀態支撐架位置示意圖;附圖3為本發明停放支撐架位置示意圖;附圖4為本發明萬向接片連接立體示意圖; 附圖5為本發明支撐座正面視圖; 附圖6為本發明支撐座側面視圖; 附圖7為本發明支撐座俯視圖; 附圖8為本發明萬向接片側面視圖; 附圖9為本發明萬向接片正面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特征及其它相關特征作進一歩詳細說明,以便于 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如圖l-9所示,標號1-12分別表示螺釘l、自行車支撐連接板2、支撐座3、連接 軸4、拉簧5、拉簧掛鉤6、萬向接片7、支撐桿8、支撐桿連接軸9、定位槽IO、螺栓孔 11、拉簧掛鉤位置12。本實施例多定位自行車支撐架,包括自行車支撐桿8及其連接軸9、自行車支撐連接 板2,以及固定在連接板2上的支撐座3,支撐座3呈方框形狀,該方框的頂面與支撐連 接板2通過螺釘1固定連接,位于方框的四周的每一側面的下邊緣至少設置一個定位槽 10,在方框的其中兩個相對位置的側面上開有孔,兩孔之間固定設置有連接軸4,在連接 軸4上設置有萬向接片7,該萬向接片7上設置有兩個孔,且兩個孔的中心線互相垂直, 其中一個孔與連接軸4轉動配合,另一個孔與支撐桿連接軸9轉動配合。定位槽10的槽口尺寸與支撐桿8的端面尺寸匹配。凡自行車或折疊車車架中部下方都有一片為固定各類支撐架而設計的支撐連接板2通 過螺栓1與支撐架牢固的連接為一體,多定位支撐架可方便的同樣固定在此。實現多定位的 過程主要技術是在傳統的支撐桿8支撐座3中的連接軸4的連接處增加一個萬向接片7使其 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實現多角度轉動,在支撐座3的四個面都需加工多個定位槽10,支 撐桿8通過拉簧5連接兩頭的拉簧掛鉤6,這樣就可實現圖示所需的騎行狀態(圖2)、停放 狀態(圖3)時所需的各支撐點位置。
權利要求
1. 一種多定位自行車支撐架,包括自行車支撐桿及其連接軸、自行車支撐連接板,以及固定在連接板上的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呈方框形狀,該方框的頂面與支撐連接板固定連接,位于方框的四周的每一側面的下邊緣至少設置一個定位槽,在方框的其中兩個相對位置的側面上開有孔,兩孔之間固定設置有連接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定位自行車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上設置有萬 向接片,該萬向接片上設置有兩個孔,且兩個孔的中心線互相垂直,其中一個孔與連 接軸轉動配合,另一個孔與支撐桿連接軸轉動配合。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定位自行車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槽口尺寸 與支撐桿的端面尺寸匹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自行車類,具體地講是涉及一種用于自行車、折疊自行車的多定位自行車支撐架,該支撐架采用方框形狀支撐座,并在該框的各側面的邊緣上開設定位槽,同時在支撐桿的連接軸處設置萬向接片,以使支撐桿實現多角度轉動定位,其優點是,在二輪中心的前方增加一個支撐點形成三個支點使其在折疊后能平穩停放,且該支撐點可選擇多角度變換,可解決反向上下車的騎行者作為傳統支撐的另一面支撐,零件結構合理、加工簡單、重量輕、使用方便、通用性強。
文檔編號B62H1/02GK101279621SQ20071004061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14日
發明者鄔時高, 陳劍平, 陳心怡 申請人:上海三代人車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