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摩托車的置物箱和集成電器盒結構,特別是一種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踏板摩托車上通常都設置有置物箱,近年來通常將集成電器盒設置在置物箱內,便于電器的集中控制和維修,也便于電纜的布置。
現有技術置物箱和集成電器盒的連接一般采用電器支架和連接耳片結構,電器支架通過螺栓固定在連接耳片上,同時置物箱底部還設置有遮蓋檢修孔的檢修蓋,也通過螺栓固定在連接耳片上。該結構雖然連接牢固,但在檢修化油器、高壓包時,需要用工具打開檢修蓋才能進行檢修操作,給檢修帶來很大不便。
此外,摩托車的車架銘牌必須按規定安裝在車架上且不需要拆卸工具就可看到的位置。由于踏板摩托車車架周圍均被覆蓋件所遮蓋,所以現有結構一般將車架銘牌固定在車架踏板位置,并穿過覆蓋件上的孔而懸掛顯示,顯得很不協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有效克服現有技術化油器、高壓包檢修不便等技術缺陷,并解決車架銘牌沒有合適安裝位置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包括置物箱和集成電器盒,所述置物箱上設置有卡口,所述集成電器盒上設置有與所述卡口卡接的卡緊片,所述卡口處還設置有壓緊按鈕。
所述卡口為一個前卡口和二個后卡口,所述卡緊片為一個前卡緊片和二個后卡緊片。
所述前卡口包括前開口和前擋塊,前擋塊位于前開口的前部,其水平位置高于前開口。所述后卡口包括后開口和后擋塊,后擋塊位于后開口的中部,其水平位置高于后開口。所述壓緊按鈕設置在后擋塊上,包括一端與后擋塊連接的張臂和與張臂連接的凸頭。
所述前卡緊片包括前基片、與前基片連接的前卡片和固接在前基片上表面的上前擋片,前卡片的水平位置低于前基片。所述后卡緊片包括后基片、與后基片連接的后卡片和固接在后基片上表面的后擋片,后卡片的水平位置低于后基片。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全新設計的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通過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之間卡扣形式的軟連接,既可以保證扣合連接狀態的牢固,又具有不需要工具就可以拆裝的特點,使維修化油器和高壓包時更加方便快捷。此外,本發明置物箱采用后置蓄電池設計,增加了置物箱空間,且置物箱安裝位置處在發動機上方,濕度低,易于提高電器的性能和使用壽命。集成電器盒設計使電器高度集中,解決了布線問題,便于維修。同時,本發明還同時解決了車架銘牌一直找不到合適安裝位置的問題。由于本發明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不需要工具就可以拆裝的結構,通過將車架銘牌斜裝在置物箱下方的車架上,查看時只需掀開坐墊,整體取下集成電器盒就可以從檢修孔看到車架銘牌,解決了車架銘牌一直找不到合適安裝位置的問題。車架銘牌安裝位置與水平面成45°角,不僅處于最佳觀看角度,并且該處空間還可以安裝各種型號的車架銘牌。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向剖視圖;圖3為本發明置物箱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B-B向剖視圖;圖5為圖4中V區域的放大圖;圖6為本發明集成電器盒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中C-C向剖視圖;圖8為圖1中I區域的放大圖;圖9為圖1中II區域的放大圖;圖10為圖2中III區域的放大圖;圖11為圖2中IV區域的放大圖;圖12為圖10結構拆裝時的狀態圖;圖13為圖11結構拆裝時的狀態圖;圖14為本發明置物箱安裝在車架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0-置物箱; 20-集成電器盒;11-箱底;12-箱壁;13-前卡口;14-后卡口;15-壓緊按鈕;21-盒底; 22-盒壁;23-盒蓋;24-前卡緊片; 25-后卡緊片;131-前開口; 132-前擋塊; 141-后開口;142-后擋塊; 151-張臂; 152-凸頭;241-前基片; 242-前卡片; 243-前擋片;251-后基片; 252-后卡片; 253-后擋片;30-車架;31-置物箱前安裝支承; 32-置物箱前安裝橫管;40-車架銘牌;50-高壓包;60-化油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向剖視圖。如圖1、圖2所示,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的主體結構包括置物箱10和集成電器盒20,集成電器盒20安裝在置物箱10的盒底上。本發明置物箱采用后置蓄電池設計,增加了置物箱空間,且置物箱安裝位置處在發動機上方濕度低,易于提高電器的性能和使用壽命。集成電器盒設計使電器高度集中,解決了布線問題,便于維修。其中,集成電器盒20前部設置的前卡緊片24卡接在置物箱盒底前部設置的前卡口13上,集成電器盒20后部設置的后卡緊片25卡接在置物箱盒底后部設置的后卡口14上,后卡緊片25與后卡口14的卡接處設置有壓緊按鈕15,利用壓緊按鈕結構形成不需要工具就可以方便拆裝的可拆裝卡扣連接。
圖3為本發明置物箱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B-B向剖視圖,圖5為圖4中V區域的放大圖。如圖3、圖4和圖5所示,置物箱10呈橢圓盆狀,包括箱底11和箱壁12,箱底11的后部為近似圓形的凹陷部,前部為一平面,用于安裝集成電器盒。具體地,箱底11上分別開設有一個前卡口13和二個后卡口14,二個后卡口14分別為左后卡口和右后卡口,每個后卡口14上還設置有壓緊按鈕15。前卡口13包括前開口131和前擋塊132,前擋塊132位于前開口131的前部,其水平位置高于前開口131;后卡口14包括后開口141和后擋塊142,后擋塊142位于后開口141的中部附近,其水平位置高于后開口141;壓緊按鈕15設置在后擋塊142上,包括一端與后擋塊142連接的張臂151和與張臂151的另一端連接的凸頭152,張臂151呈斜上狀,凸頭152的頭部向下。箱底11前卡口13和后卡口14之間的平面處開設有檢修孔。
圖6為本發明集成電器盒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中C-C向剖視圖。如圖6和圖7所示,集成電器盒20呈近似矩形狀,包括盒底21、盒壁22和盒蓋23,點火器20A、閃光器20B和啟動繼電器20C等電器安裝在盒壁22內的盒底21上,盒底21下表面還安裝調壓整流器20D。盒壁22的前部設置有一個前卡緊片24,用于卡接置物箱10的前卡口13,盒壁22的后部設置有二個后卡緊片25,二個后卡緊片25分別為左后卡緊片和右后卡緊片,用于卡接置物箱10的二個后卡14。具體地,前卡緊片24包括一前基片241、前卡片242和前擋片243,其中,前基片241為水平狀,一端固接在盒壁22上,另一端與前卡片242連接,其水平位置與盒底21基本相同;前卡片242為水平狀,一端與前基片241的前端連接,另一端向前伸出,其水平位置低于前基片241;前擋片243為豎直狀,一端固接在前基片241的上表面上,另一端向上延伸。后卡緊片25包括一后基片251、后卡片252和后擋片253,其中,后基片251為水平狀,一端固接在盒壁22上,另一端與后卡片252連接,其水平位置與盒底21基本相同;后卡片252為水平狀,一端與后基片251的后端連接,另一端向后伸出,其水平位置低于后基片251;后擋片253為豎直狀,一端固接在后基片251的上表面上,另一端向上延伸。盒蓋23扣設在盒壁22上,前部夾設在盒壁22和前擋片243之間,后部夾設在盒壁22和后擋片253之間,盒蓋23可以采用螺栓固定。
圖8為圖1中I區域的放大圖,圖9為圖1中II區域的放大圖。如圖8、圖9所示,集成電器盒20前部的前卡緊片24卡接在置物箱10的前卡口13內;集成電器盒20后部的后卡緊片25卡接在置物箱10的后卡口14內,壓緊按鈕15壓設在后卡緊片25上。
圖10為圖2中III區域的放大圖,圖11為圖2中IV區域的放大圖。如圖10、圖11所示,集成電器盒20后部的后卡緊片25從后擋塊142的下方伸入后開口141,完全伸入后保持水平狀態,壓緊按鈕15的頭部壓設在后卡緊片25的上表面。由于后卡緊片25處于水平狀態,后擋塊142將起到阻止后卡緊片25前后移動的作用,使后卡緊片25牢固地固定在后開口141內。集成電器盒20前卡緊片最前端的前卡片242從前擋塊132的下方伸入前開口131,前擋片243與盒蓋23貼合,可以起到阻止前卡緊片向前運動的作用,同時,前擋塊132壓在前卡片242上,起到阻止前基片241向上運動的作用,使前卡緊片牢固地固定在前開口131內。
圖12為圖10結構拆裝時的狀態圖,圖13為圖11結構拆裝時的狀態圖。如圖12、圖13所示,當需要取下集成電器盒時,先用手按住壓緊按鈕15,施加向下的壓力F,壓緊按鈕15壓迫后卡緊片25使其呈向下彎曲狀,此時后卡緊片25可實現整體后移;同時,在盒蓋23的前部施加一向后的壓力F′,盒蓋23壓迫前擋片243進而使前卡片242后移,前卡片242從前擋塊132下退回,集成電器盒整體可順利脫出。
圖1~圖13所示的本發明結構將卡扣結構設置在集成電器盒的前部和后部,顯然,該卡緊結構也可以設置在集成電器盒的左側和右側,也能實現本發明目的。
本發明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安裝時,把集成電器盒的后卡緊片對應插入置物箱的后卡口內,并促使集成電器盒后部向后靠緊,再向前推動集成電器盒使前卡緊片插入置物箱的前卡口內,集成電器盒在置物箱里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都得到限制。拆裝時,一手在后卡口處在壓緊按鈕上施加作用力,使二個后卡緊片彎曲脫離后卡口,并促使其整體向后移動,同時另一手在集成電器盒前部施加作用力助其前卡緊片脫出置物箱的前卡口,動作完成就可以取出集成電器盒。
圖14為本發明置物箱安裝在車架上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4所示,置物箱10通過置物箱前安裝支承31和置物箱前安裝橫管32安裝在踏板摩托車的車架30上,車架銘牌40斜裝在置物箱10下方置物箱前安裝支承31上,高壓包50和化油器60也安裝在車架30位于置物箱10的下方。取下集成電器盒20就可以通過檢修孔檢修高壓包50和化油器60,從檢修孔還能看到車架銘牌40。按規定,摩托車的車架銘牌40必須安裝在車架上不需要拆卸工具就可看到的位置,由于踏板摩托車車架周圍均被覆蓋件所遮蓋,為此現有技術一般將車架銘牌固定在車架踏板位置,并穿過覆蓋件上的孔而懸掛顯示。本發明上述結構將車架銘牌斜裝在置物箱10下方,查看時只需掀開坐墊,整體取下集成電器盒20就可以從檢修孔看到車架銘牌,解決了車架銘牌一直找不到合適安裝位置的問題。車架銘牌安裝位置與水平面成45°角,不僅處于最佳觀看角度,并且該處空間還可以安裝各種型號的車架銘牌。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包括置物箱和集成電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箱上設置有卡口,所述集成電器盒上設置有與所述卡口卡接的卡緊片,所述卡口處還設置有壓緊按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為一個前卡口和二個后卡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緊片為一個前卡緊片和二個后卡緊片。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卡口包括前開口和前擋塊,前擋塊位于前開口的前部,其水平位置高于前開口。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卡口包括后開口和后擋塊,后擋塊位于后開口的中部,其水平位置高于后開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按鈕設置在后擋塊上,包括一端與后擋塊連接的張臂和與張臂連接的凸頭。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卡緊片包括前基片、與前基片連接的前卡片和固接在前基片上表面的上前擋片,前卡片的水平位置低于前基片。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卡緊片包括后基片、與后基片連接的后卡片和固接在后基片上表面的后擋片,后卡片的水平位置低于后基片。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踏板車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連接裝置,包括置物箱和集成電器盒,所述置物箱上設置有卡口,所述集成電器盒上設置有與所述卡口卡接的卡緊片,所述卡口處還設置有壓緊按鈕。所述卡口為一個前卡口和二個后卡口,所述卡緊片為一個前卡緊片和二個后卡緊片。本發明通過置物箱與集成電器盒之間卡扣形式的軟連接,既可以保證扣合連接狀態的牢固,又具有不需要工具就可以拆裝的特點,使維修化油器和高壓包時更加方便快捷,并解決了車架銘牌沒有合適安裝位置的問題。
文檔編號B62J99/00GK101037122SQ20071009866
公開日2007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4日
發明者陳長生, 吳正光 申請人:重慶宗申技術開發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