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童車前護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桿,特別是一種安裝在童車上的前護桿。
背景技術:
一般人們在帶著嬰兒外出散步或購買東西時所使用的童車要根 據需要而容易折疊、收放或攜帶,為此,生產者提出了種種方案。由 于傳統的童車前護桿通常是由一固定安裝在車架上的整桿構成,因此 采用這種前護桿的童車不能實現折疊或全部折疊的目的。故,有必要 開發一種可折疊、收放的前護桿,以適應可折疊、收放童車的需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折疊、收放的 童車前護桿,以適應可折疊、收放童車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童車前護桿,其特征在于該前護桿包括兩側桿及一前扶手 管,兩側桿的一端分別設置有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可固定于車架上, 所述側桿的一^鉸接在與其對應的固定裝置上,所述兩側桿的另一端 分別與前扶手管的兩端鉸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固定裝置包括一前扶手卡合塑 膠,所述前扶手卡合塑膠的一側設置有一凹槽,前扶手卡合塑膠上樞 接有一可封堵凹槽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設置有可卡在車架上的卡鉤。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方式的改進,在前扶手卡合塑膠的另一側設置有一前扶手擋片。
上述前扶手管由中間連桿和兩側連桿組成,其中中間連桿的兩端 分別與兩側連桿的一端鉸接,兩側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側桿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前護桿是由側桿和前扶 手管鉸接而成,側桿與前扶手管可折疊在一起,因而其可滿足折疊、 收放童車的需要;本前護桿是通過設置在前扶手卡合塑膠上的凹槽、 定位板及卡鉤安裝在車架上,從而便于前護桿在車架上的安裝與拆 卸。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2是
圖1的局部放大圖3是
圖1的另一局部放大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及圖4,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童車前護桿,包括兩側 桿1及一前扶手管2,前扶F-管彎左右的兩側桿1的一端分別設置有 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可固定于車架上,其中側桿1的一端鉸接在與其 對應的固定裝置上,兩側桿1的另一端分別與前扶手管2的兩端鉸接。
參照圖2,該固定裝置包括一前扶手卡合塑膠3,在前扶手卡合 塑膠3的一側辨置有一凹槽4,前扶手卡合塑膠3上樞接有一可封堵 凹槽4的定位板5,定位板5上設置有可卡在車架上的卡鉤6,卡鉤6可延伸至凹槽4內,安裝前護桿時,打開定位板,將車架置于凹槽
內,再轉動定位板使定位板上的卡鉤卡在車架上即可,因而便于前護 桿在車架上的安裝與拆卸。
參照圖3,在前扶手卡合塑膠3的另一側設置有一前扶手擋片7, 前扶手擋片7可采用"L"形狀,前扶手擋片可防止前護桿前端的位 置過低,以提高前護桿的安全防護性能。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前扶手管2是由中間連桿21和 兩側連桿22組成,其中中間連桿21的兩端分別與兩側連桿22的一 端鉸接,兩側連桿22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側桿1鉸接。由于側桿和前 扶手管是通過絞接的方式連接,側桿與前扶手管可折疊在一起,因而 其可滿足折疊、收放童車的需要。
權利要求1. 一種童車前護桿,其特征在于該前護桿包括兩側桿及一前扶手管,兩側桿的一端分別設置有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可固定于車架上,所述側桿的一端鉸接在與其對應的固定裝置上,所述兩側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前扶手管的兩端鉸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童車前護桿,其特征在于固定裝置包 括一前扶手卡合塑膠,所述前扶手卡合塑膠的一側設置有一凹槽, 前扶手卡合塑膠上樞接有一可封堵凹槽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設置 有可卡在車架上的卡鉤。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童車前護桿,其特征在于在前扶手卡 、合塑膠的另一側設置有一前扶手擋片。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童車前護桿,其特征在于所 述前扶手管由中間連桿和兩側連桿組成,其中中間連桿的兩端分 別與兩側連桿的一端鉸接,兩側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側桿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童車前護桿,其特征在于該前護桿包括兩側桿及一前扶手管,兩側桿的一端分別設置有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可固定于車架上,所述側桿的一端鉸接在與其對應的固定裝置上,所述兩側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前扶手管的兩端鉸接;本實用新型可滿足折疊、收放童車的需要,且便于安裝與拆卸。
文檔編號B62B9/00GK201296276SQ200820201138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26日
發明者袁文彬 申請人:袁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