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前地板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車身地板。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顧客對于汽車安全性能及舒適度的要求也越來 越高。在發(fā)生碰撞事故時,汽車要在保護行人和車內乘員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車 輛及其內部構造的損壞。因此,汽車的結構設計要有良好的碰撞吸能和傳力效果,既要盡量 減少碰撞過程中對行人的傷害程度,保護乘員安全和舒適性,還要做到減少車輛的損失。車身地板的主要作用是更有效的將碰撞產生的碰撞力通過地板縱梁或橫梁有效 地分解和傳遞,從而避免乘員艙部位發(fā)生變形。傳統(tǒng)汽車前地板總成的設計方式是在地板 上布置兩根縱梁和前縱梁相連接,以使碰撞力從前縱梁傳遞到地板縱梁上和門檻上,這就 涉及到如何將前縱梁、門檻、中通道等結構連為一體,以及如何加強前縱梁、門檻、中通道等 結構的強度,如果碰撞力不能順利地傳遞到門檻上,絕大部分縱梁傳遞的力只能通過地板 縱梁傳遞,可能會導致地板橫梁產生變形和折疊,對乘員造成一定的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結構合理,可有效保證乘員安全的汽車前地板總 成。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前地板總成包括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通道,中通道的兩側 對稱依次焊接有地板和門檻,所述地板上設有前座椅橫梁、后座椅橫梁和分縱梁,所述分縱 梁的后端抵靠安裝于前座椅橫梁的側邊,關鍵在于所述中通道底面的中間軸向設有第一凹 腔,中通道的兩側邊一體成型有翻邊,所述翻邊與地板焊接,所述中通道的翻邊設有軸向的 加強筋。本實用新型的中通道利用第一凹腔減輕了重量,加強了強度,中通道兩側設置了 翻邊,加大了與地板的搭接面積,這就很好的保證了中通道與地板之間在力傳遞的時候保 持平衡,整體向后傳遞;中通道的翻邊設置了軸向的加強筋,加強了其結構強度。此外,地板 的前座椅橫梁和后座椅橫梁一起支撐著門檻,提高了側碰性能。所述中通道的翻邊的加強筋為條形凹腔,所述條形凹腔與地板焊接形成封閉梁結 構。凹腔結構的加強筋不僅強度可以保證,而且減輕了重量,有利于汽車的輕量化。所述門檻為槽形結構,其底部與地板焊接,頂部及側部與地板上的前座椅橫梁、后 座椅橫梁焊接,門檻側部還設有加強筋。槽形結構的門檻保證了其頂部、底部、側部均與地 板或地板上的各橫梁焊接,使門檻與地板結合穩(wěn)固,傳遞力的效果好,而且門檻側部的加強 筋還提高了門檻的強度,有效保證乘員艙不會在碰撞中變形。所述門檻側部的加強筋為條形凹腔,有利于汽車的輕量化。所述中通道的后部形成截面呈梯形的平滑的過渡面,不僅可以避免碰撞時的應力 集中,還解決了后排中間乘員腿部空間局促的問題。[0011]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前地板總成結構簡單、強度高,不僅增加了發(fā)生前碰時碰撞力 的傳遞路徑,提高了側碰性能,還改善了乘員的舒適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前地板總成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前地板總成的中通道的立體結構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前地板總成的中通道的仰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前地板總成的地板的結構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前地板總成的門檻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汽車前地板總成包括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通道1,中 通道1的兩側對稱依次焊接有地板2和門檻3,如圖4所示,地板2上設有前座椅橫梁21、 后座椅橫梁22和分縱梁23,所述分縱梁23的后端抵靠安裝于前座椅橫梁21的側邊。如圖2、3所示,所述中通道1底面的中間軸向設有第一凹腔14,中通道1的兩側邊 一體成型有翻邊11,所述翻邊11與地板2焊接,所述中通道的翻邊11設有軸向的加強筋 12。所述中通道的翻邊的加強筋12為條形凹腔,所述條形凹腔與地板焊接形成封閉 梁結構。凹腔結構的加強筋不僅強度可以保證,而且減輕了重量,有利于汽車的輕量化。所述中通道1的后部形成截面呈梯形的平滑的過渡面13,不僅可以避免碰撞時的 應力集中,還解決了后排中間乘員腿部空間局促的問題。如圖1、5所示,門檻3為槽形結構,其底部33與地板2焊接,頂部31及側部32 與地板上的前座椅橫梁21、后座椅橫梁22焊接,門檻側部32還設有加強筋34。槽形結構 的門檻3保證了其頂部、底部、側部均與地板或地板上的各橫梁焊接,使門檻與地板結合穩(wěn) 固,傳遞力的效果好,而且門檻側部的加強筋還提高了門檻的強度,有效保證乘員艙不會在 碰撞中變形。所述門檻側部的加強筋34為條形凹腔,有利于汽車的輕量化。在汽車發(fā)生前碰時,碰撞力沿著前縱梁向地板分縱梁23、門檻3和中通道1傳遞。 其中中通道1兩側的加強筋與底板形成的封閉梁分散了一部分力,這就很好的保證了地板 2在力傳遞的時候保持平衡,整體向后傳遞。此外,前座椅橫梁21、后座椅橫梁22和中通道 1 一起支撐著門檻3,提高了側碰性能。另外,中通道1后部做成平滑的過渡面13,解決了后 排中間乘員腿部空間局促的問題。
權利要求一種汽車前地板總成,包括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通道,中通道的兩側對稱依次焊接有地板和門檻,所述地板上設有前座椅橫梁、后座椅橫梁和分縱梁,所述分縱梁的后端抵靠安裝于前座椅橫梁的側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道底面的中間軸向設有第一凹腔,中通道的兩側邊一體成型有翻邊,所述翻邊與地板焊接,所述中通道的翻邊設有軸向的加強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前地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道的翻邊的加強筋為 條形凹腔,所述條形凹腔與地板焊接形成封閉梁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前地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檻為槽形結構,其底 部與地板焊接,頂部及側部與地板上的前座椅橫梁、后座椅橫梁焊接,門檻側部還設有加強 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前地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檻側部的加強筋為條形凹腔。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前地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道的后部形成截 面呈梯形的平滑的過渡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結構合理,可有效保證乘員安全的汽車前地板總成。該汽車前地板總成包括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通道,中通道的兩側對稱依次焊接有地板和門檻,所述地板上設有前座椅橫梁、后座椅橫梁和分縱梁,所述分縱梁的后端抵靠安裝于前座椅橫梁的側邊,關鍵在于所述中通道底面的中間軸向設有第一凹腔,中通道的兩側邊一體成型有翻邊,所述翻邊與地板焊接,所述中通道的翻邊設有軸向的加強筋。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前地板總成結構簡單、強度高,不僅增加了發(fā)生前碰時碰撞力的傳遞路徑,提高了側碰性能,還改善了乘員的舒適性。
文檔編號B62D25/20GK201626483SQ20102010056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月22日
發(fā)明者溫秀海, 王富春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