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附加輸出功率的車輪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的車輪機構,具體是一種可附加輸出功率的車輪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動自行車已經漸漸取代了自行車成為市民出 行的交通工具,而縱觀現有的電動自行車經常因為電動馬達輸出的功率不足,導致在上坡 時,苦于沒有足夠的動力即輸出功率來進行爬坡。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附加輸出功率的車輪機構,可以 積蓄行進中車輪轉動時動能,并可恰當放出能量,達到穩定速率和階段性自動提高輸出功 率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可附加輸出功率的車輪機構,設置于車輛的車輪上,所述機構包括車輛支架、 車輪、飛輪、輪系、離合器,通過原動裝置、飛輪分別或組合作用,使車輛運動,其特征在于 所述車輪的車輪軸線位置上安裝與車輪同軸線的蓄能飛輪,在所述飛輪的中心通過一組相 互嚙合的齒輪與車輪相連接,通過建立飛輪與車輪之間的傳動比即轉速比,實現飛輪與車 輪之間的轉速轉變和能量的相互傳遞。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原動裝置的動力可加在飛輪上或直接加在 車輪上。在所述連接飛輪與車輪之間的輪系上,或獨立于輪系設置一離合裝置,用于在緊 急剎車時迅速切斷飛輪與車輪之間的能量傳遞。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因飛輪積蓄的能量與其轉速的平方成正比,又因為飛輪的轉 速與車輪的轉速成正比,比例系數為飛輪與車輪之間輪系的傳動比。所以,當車輛在平路行 使時,加速,并使車輛保持一給較高的車速,此車速可以是正常車速,而此時飛輪以傳動比 的關系保持著一個更高的轉速,積蓄著巨大的動能。而當車輛上坡車輪減速時,飛輪也減 速,放出能量,從而提高了車輛的輸出功率,并且飛輪的轉速變化越大,飛輪積蓄過放出的 能量就越多,達到所要設計的階段性自動提高輸出功率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穩定了車輛行進過程中的速率,減小了路面對車速 的影響。有利于原動裝置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壽命。同時可階段性自動提高車輛的輸出功率, 因此可降低輸入功率,利用功率小的原動裝置,降低整車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1車輪、2輪轂、3飛輪軸、4飛輪、5齒輪一、6齒輪二、7齒輪三、8軸、9齒輪四、 10車輛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車輪1為外圓直徑為1. 2m,輪輻間有較大間隙的結構形式,將車輪1 與輪轂2固接在一起,構成傳統車輪的承重和運轉前進結構。在車輪1的車輪軸線位置上 安裝與車輪1同軸線的蓄能飛輪4,并在飛輪4的中心通過一組相互嚙合的齒輪與車輪1相 連接,通過建立飛輪4與車輪1之間的傳動比即轉速比,實現飛輪4與車輪1之間的轉速轉 變和能量的相互傳遞。
將輪轂2安裝在飛輪軸3上,使飛輪軸3可在輪轂2內自由轉動,同時飛輪4做成 直徑lm,質量為15kg,并且質量主要集中在飛輪4邊緣的形式。將飛輪軸3與飛輪4固接 在一起,飛輪軸3與齒輪二 6固接,齒輪二 6與齒輪三7嚙合,同時齒輪三7、齒輪四9與軸 8固接在一起。軸8安裝在車輛支架10上,并可繞其軸線自由轉動,齒輪四9與齒輪一 5嚙 合,將車輛支架10安裝在輪轂2上,并可使輪轂2在車輛支架10上自由轉動。其中相互嚙合各齒輪的壓力角、模數均相同,齒數情況可以如下齒輪一 5齒數為40,齒輪二 6齒數為8,齒輪三7齒數為40,齒輪四9齒數為8。以車輛支架10為參照,則齒輪一 5、齒輪二 6、齒輪三7、齒輪四9及各自的軸組成 一定軸輪系,其傳動比為25。該車輪機構可以用此定軸輪系來確定飛輪與車輪之間的轉速 比,此時即當飛輪轉速為25r/s (轉/秒)時,車輪轉速為lr/s,實現飛輪4與車輪1之間的 轉速轉變和能量的相互傳遞。原動裝置的動力可以加在飛輪軸3或車輪輪轂2上。并可以在軸8與齒輪四9之間設一離合器,則當離合器打開時,軸8可在齒輪四9 內空轉,從而切斷了飛輪4與車輪1之間的轉速轉變和能量的相互傳遞,達到安全使用的目 的。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 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 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 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 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一種可附加輸出功率的車輪機構,設置于車輛的車輪上,所述機構包括車輛支架、車輪、飛輪、輪系、離合器,通過原動裝置、飛輪分別或組合作用,使車輛運動,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的車輪軸線位置上安裝與車輪同軸線的蓄能飛輪,在所述飛輪的中心通過一組相互嚙合的齒輪與車輪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附加輸出功率的車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動裝置的動 力可加在飛輪上或直接加在車輪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附加輸出功率的車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飛輪與車 輪之間的輪系上,或獨立于輪系設置一離合裝置。
專利摘要一種可附加輸出功率的車輪機構,涉及車輛的車輪機構,設置于車輛的車輪上,所述機構包括車輛支架、車輪、飛輪、輪系、離合器,通過原動裝置、飛輪分別或組合作用,使車輛運動,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的車輪軸線位置上安裝與車輪同軸線的蓄能飛輪,在所述飛輪的中心通過一組相互嚙合的齒輪與車輪相連接,通過建立飛輪與車輪之間的傳動比即轉速比,實現飛輪與車輪之間的轉速轉變和能量的相互傳遞。有益效果是穩定了車輛行進過程中的速率,減小了路面對車速的影響。有利于原動裝置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壽命。同時可階段性自動提高車輛的輸出功率,因此可降低輸入功率,利用功率小的原動裝置,降低整車成本。
文檔編號B62M1/10GK201761614SQ20102022772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9日
發明者李軍 申請人:合肥科燁電物理設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