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廢油管定位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摩托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摩托車廢油管的定位結構。
背景技術:
摩托車廢油管連接于化油器的底部,起排出化油器內廢油的作用。目前,廢油管除 上端的連接點外,其余部分懸空,這樣廢油管自然下垂,會與發動機相貼靠。由于發動機高 速運行后表面的溫度很高,容易將廢油管燙壞,甚至于將廢油管內殘留的汽油點燃,存在燒 車等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摩托車廢油管定位結構,以消除發 動機高溫對廢油管的影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摩托車廢油管定位結構,包括化油器、進氣管、 發動機、廢油管、支架和管夾,其中化油器的出油口通過進氣管與發動機的進油口連接,該 化油器底部的廢油口與廢油管的上端連接,所述廢油管的上部從支架中穿過,該支架固定 在進氣管上,所述廢油管的下端由管夾夾住,該管夾與發動機相固定。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廢油管的上端與化油器相接,廢油管的上部管身由支架定位, 而廢油管的下端通過管夾支撐,這樣廢油管的管體不會與發動機表面接觸,且廢油管的管 體與發動機的表面之間具有一定的間距,不會受發動機高速運行后表面高溫的影響,在避 免廢油管被燙壞的同時,消除了燒車等安全隱患。為了簡化結構、便于加工制作,并有利于快速裝配,所述支架為長條矩形薄片,該 支架的一端開有供廢油管穿過的過孔,支架的另一端通過螺栓與進氣管固定。所述管夾通過螺栓與發動機的曲軸箱體相固定,這樣管夾拆裝既快捷又方便。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對廢油管支撐定位,使廢油管不與發動機接觸,從而消 除了發動機高溫對廢油管的影響,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實施容易等特點,在各種類型 的摩托車上均可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向旋轉局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化油器1、進氣管2、發動機3、廢油管4、支架5和 管夾6構成,其中化油器1的出油口與進氣管2的一端連接,該進氣管2的另一端與發動機 3的進油口連接。所述化油器1、進氣管2及發動機3均采用現有技術,其結構在此不做贅
3述。所述化油器1底部的廢油口與廢油管4的上端連接,廢油管4的上部由支架5定位,該 支架5為長條矩形薄片,在支架5的兩端均開有過孔,所述廢油管4的上部從支架5 —端的 過孔中穿過,支架5另一端的過孔通過穿設的螺栓與進氣管2固定連接。所述廢油管4的 下端由管夾6夾住,該管夾6通過螺栓與發動機3的曲軸箱體相固定。
權利要求一種摩托車廢油管定位結構,包括化油器(1)、進氣管(2)、發動機(3)和廢油管(4),其中化油器(1)的出油口通過進氣管(2)與發動機(3)的進油口連接,該化油器底部的廢油口與廢油管(4)的上端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油管(4)從支架(5)中穿過,該支架(5)固定在進氣管(2)上,所述廢油管(4)的下端由管夾(6)夾住,該管夾(6)與發動機(3)相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廢油管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為長條 矩形薄片,該支架(5)的一端開有供廢油管(4)穿過的過孔,支架(5)的另一端通過螺栓與 進氣管⑵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廢油管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夾(6)通過螺 栓與發動機(3)的曲軸箱體相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廢油管定位結構,包括化油器(1)、進氣管(2)、發動機(3)和廢油管(4),其中化油器(1)的出油口通過進氣管(2)與發動機(3)的進油口連接,該化油器底部的廢油口與廢油管(4)的上端連接,所述廢油管(4)的上部從支架(5)中穿過,該支架(5)固定在進氣管(2)上,所述廢油管(4)的下端由管夾(6)夾住,該管夾(6)與發動機(3)相固定。本實用新型通過對廢油管支撐定位,使廢油管不與發動機接觸,從而消除了發動機高溫對廢油管的影響,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實施容易等特點。
文檔編號B62J37/00GK201694314SQ201020231650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1日
發明者吳宗美, 曾侯君, 陳延輝 申請人: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